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所以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只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新的定位才能真正实现观念和行动上的改变。
【关键词】传统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演变 区别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甚至重生,人才至关重要。当代的竞争主要是围绕人才的竞争,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无法应对现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以,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人事管理。由于两种管理理念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产生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一、传统人事管理
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作为人事部门内,从事日常事物的工作。它是在一定管理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和相关的事为对象,运用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相互关系的某种状态,实现一定目标的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和。简单一点说就是人事管理主要是对事物的管理。着重点并不是人。人事管理只是把人视为完成工作,赚取利润的工具。在尽可能健全的机械化制度下规范员工的行为,以达到控制员工的效果。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对人们的取得、开发、保持和运用等发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事管理的发展,遵循市场的规则和制度,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用人理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当成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重视人的开发和培训,实现能岗匹配,并使企业最终获得最高的收益的管理行为。
三、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法家思想不仅对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有所影响,而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主要体现在: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个体必须服从群体 ;伦理倾向讲究“中庸之道”;官本位的思想和家长式的领导以及人情至上。这些影响使得人情、服从、追求晋升的想法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更富有中国特色。
(二)产业革命兴起后,工厂代替手工作坊,开始了对工厂管理的探索。但是由此产生的劳工问题日益突出,所以以计件工资制为主的科学管理开始出现,也使得人事管理开始被人们关注。之后的霍桑实验使人们发现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局限性,更加关注人的因素,开辟了人事管理的新方向。
(三)经过不断地探索之后,人力资源管理代替传统人事管理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这个时候开始,把人当作一种潜在的资本,对人员的管理上采取更长远的观点。
四、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一)在观念上的区别。人事管理把员工视为企业的成本,认为发给员工福利和员工为了完成各项工作所产生的各项费用都是企业的成本。这种观念导致企业是把尽可能缩小成本作为企业的目标,这样就导致企业比较看重短期的费用,从而忽略员工能动性给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同时会导致管理者把员工当作工具,不重视员工的情绪,以至于引发严重的内部矛盾。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企业员工是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人,应尊重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并将员工看作最为重要的资源,充分理解员工的需要和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活力。
(二)在目的上的区别。人事管理主要是保障企业短期目标的实现,企业把目标定位在求生存,而没有与企业的发展相连接,没有与变化发展的外部宏观经济相联系,这将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出现停滞。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保障企业的长远利益的实现为目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根据企业任务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制定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让员工参与决策,不断地使企业在激烈地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三)与其他部门关系的区别。人事管理与其他部门关系是对立、抵触的。人事管理只在乎自己部门的事物完成的数量和效率,对于其他部门提出的要求一般都是不管不顾的。因此,人事管理只注重管理现有的人员和工作。而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是和谐的、互相帮助的。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工作任务更多都是依靠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各部门工作经验和技术的分享,使得企业实现真的的技术流通和利润最大化。
(四)对待员工态度的差别。人事管理的模式对待员工态度是独裁的。用命令的方式让员工工作,给员工很大的工作压力。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员工只能例行公事,机械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员工的工作方式一板一眼,根本没有任何的创造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模式更加尊重员工,允许员工尝试,允许员工犯错。整个员工环境是民主的,员工可以就自己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改进方式。在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中,员工的工作效率不仅大幅度提升,而且工作质量也逐步提高,员工更愿意在不断地变化中接受挑战。
(五)管理方式的不同。人事管理在管理方式上显得僵硬,要求员工完全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员工执行比较具体的工作事项。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方式上比较灵活、方法多样、提倡人性化管理。企业重视员工在工作中知识的提高,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不同的管理方式使员工呈现不同的企业文化、公司理念和学习氛围。
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虽然在当今社会中,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还是存在一些困难,但是这些困难终将被解决,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的舞台上演绎更辉煌的篇章,最终促进企业在激励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翟共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区别[J].领导科学,2004.
[3]郑丽娟.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报,2001,(01).
【关键词】传统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演变 区别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甚至重生,人才至关重要。当代的竞争主要是围绕人才的竞争,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无法应对现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以,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人事管理。由于两种管理理念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产生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一、传统人事管理
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作为人事部门内,从事日常事物的工作。它是在一定管理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和相关的事为对象,运用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相互关系的某种状态,实现一定目标的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和。简单一点说就是人事管理主要是对事物的管理。着重点并不是人。人事管理只是把人视为完成工作,赚取利润的工具。在尽可能健全的机械化制度下规范员工的行为,以达到控制员工的效果。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对人们的取得、开发、保持和运用等发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事管理的发展,遵循市场的规则和制度,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用人理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当成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重视人的开发和培训,实现能岗匹配,并使企业最终获得最高的收益的管理行为。
三、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法家思想不仅对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有所影响,而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主要体现在: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个体必须服从群体 ;伦理倾向讲究“中庸之道”;官本位的思想和家长式的领导以及人情至上。这些影响使得人情、服从、追求晋升的想法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更富有中国特色。
(二)产业革命兴起后,工厂代替手工作坊,开始了对工厂管理的探索。但是由此产生的劳工问题日益突出,所以以计件工资制为主的科学管理开始出现,也使得人事管理开始被人们关注。之后的霍桑实验使人们发现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局限性,更加关注人的因素,开辟了人事管理的新方向。
(三)经过不断地探索之后,人力资源管理代替传统人事管理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这个时候开始,把人当作一种潜在的资本,对人员的管理上采取更长远的观点。
四、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一)在观念上的区别。人事管理把员工视为企业的成本,认为发给员工福利和员工为了完成各项工作所产生的各项费用都是企业的成本。这种观念导致企业是把尽可能缩小成本作为企业的目标,这样就导致企业比较看重短期的费用,从而忽略员工能动性给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同时会导致管理者把员工当作工具,不重视员工的情绪,以至于引发严重的内部矛盾。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企业员工是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人,应尊重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并将员工看作最为重要的资源,充分理解员工的需要和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活力。
(二)在目的上的区别。人事管理主要是保障企业短期目标的实现,企业把目标定位在求生存,而没有与企业的发展相连接,没有与变化发展的外部宏观经济相联系,这将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出现停滞。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保障企业的长远利益的实现为目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根据企业任务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制定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让员工参与决策,不断地使企业在激烈地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三)与其他部门关系的区别。人事管理与其他部门关系是对立、抵触的。人事管理只在乎自己部门的事物完成的数量和效率,对于其他部门提出的要求一般都是不管不顾的。因此,人事管理只注重管理现有的人员和工作。而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是和谐的、互相帮助的。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工作任务更多都是依靠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各部门工作经验和技术的分享,使得企业实现真的的技术流通和利润最大化。
(四)对待员工态度的差别。人事管理的模式对待员工态度是独裁的。用命令的方式让员工工作,给员工很大的工作压力。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员工只能例行公事,机械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员工的工作方式一板一眼,根本没有任何的创造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模式更加尊重员工,允许员工尝试,允许员工犯错。整个员工环境是民主的,员工可以就自己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改进方式。在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中,员工的工作效率不仅大幅度提升,而且工作质量也逐步提高,员工更愿意在不断地变化中接受挑战。
(五)管理方式的不同。人事管理在管理方式上显得僵硬,要求员工完全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员工执行比较具体的工作事项。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方式上比较灵活、方法多样、提倡人性化管理。企业重视员工在工作中知识的提高,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不同的管理方式使员工呈现不同的企业文化、公司理念和学习氛围。
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虽然在当今社会中,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还是存在一些困难,但是这些困难终将被解决,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的舞台上演绎更辉煌的篇章,最终促进企业在激励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翟共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区别[J].领导科学,2004.
[3]郑丽娟.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报,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