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作动器阀位移超差导致的PBIT故障分析

来源 :教练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讲解了某型教练机飞行控制系统飞行前自检测工作过程及自检项目,并结合一起方向舵舵机(作动器)自检时四通道故障的分析排除过程,介绍了飞控系统报作动器故障后如何使用便携式多功能测试设备中MBIT、FTI软件定位排故的方法,提出了检查注意事项及处置建议.
其他文献
初教6飞行中发生G-LOC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本文介绍G-LOC的概念和身体感受,分析飞行中产生G-LOC的生理学基础,总结初教6飞行中发生的G-LOC案例特点,从理论和飞行实践两方面提出三条针对初教6飞行中发生G-LOC的应对措施.
飞行训练评估系统可根据飞行过程中记录的飞行参数按飞行标准自动判定飞行员飞行水平,但现有的飞行训练评估系统只评判出飞行成绩,没有体现出飞行员的生理状态.本文探讨在飞行训练评估系统中引入生理信息的方法,以便了解飞行员飞行水平与生理状态的变化关系.方法 采用生理参数检测装备获取飞行员生理信息;基于生理信息数据进行生理状态挖掘建模;探讨飞行成绩与生理状态评估数据之间相关性,从而实现生理信息进入飞行训练评估系统.
飞行员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不同训练阶段及配套教练机.飞行学员能力的成长是一种以习惯养成、技能生成为核心的训练过程,教练难度大、风险高、周期长,不同教练机之间的衔接性直接影响飞行学员能否顺利“晋级”,并间接影响其技能的接受程度、习惯的养成深度以及飞行文化的形成高度,最终影响飞行训练成才率.本文通过分析国际教练机体系发展在衔接性方面的考虑,结合飞行学员能力成长特点,总结教练机跨代衔接在飞行性能、人机界面、操纵特性等方面存在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为探索新的训练体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