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做好对教材中古诗的指导,还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拓展学生学习古诗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和敏感度。文中从“以背景为线”“以文体为线”“以主题为线”三方面介绍古诗词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实践。
  【关键词】古诗教学;拓展策略;文体;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古诗教学中,教师大多只关注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了解诗词大意中,忽略了古诗的拓展阅读。在古诗教学中,不仅要扎扎实实处理好对教材的指导,还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广泛开展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欣赏能力。下面,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为例,就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开展拓展延伸谈一些做法。
  一、以背景为线拓展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元日》是《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古诗,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春节独有的景象,如“换新桃符”“放爆竹”“畅饮屠苏酒”及开始送暖的春风,写出春节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整首诗轻松活泼,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展现出了诗人除旧迎新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教学《元日》这首诗时应该如何开展拓展阅读呢?在研读教材、查閱资料中不难发现,王安石的一生写的诗歌多达1500余首,而且多数都是政治诗,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的诗歌要么把反映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分析,抒发济世匡俗的抱负,要么歌颂新法的成效,要么寄情于山水解精神的苦闷。王安石的一生先后经历了两次拜相两次罢相。《元日》与选入小学阶段诗词篇目的《泊船瓜洲》《梅花》两首古诗,都与王安石的变法、拜相、罢相背景有关。
  《元日》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一次拜相,那时的他充满信心刚开始准备推行新政。王安石看见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自己变法开始的新气象,心中那新事物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信念,必然会凝聚、流淌于笔端。
  《泊船瓜洲》《梅花》也是王安石写的作品。《泊船瓜洲》这首诗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写的。从字面上看,古诗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景色,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实在字里行间却蕴含着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开创变法新局面的强烈欲望。
  《梅花》这首诗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写的,诗人艰难处境和孤独心态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这时的王安石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墙角”写出了数枝梅的环境简陋,也暗喻诗人当时所处的变法环境恶劣。“独自”一词写出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孤芳自赏,也寓意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在教学《元日》这首诗时,可以就诗人的写作背景为线,拓展《泊船瓜洲》《梅花》两首古诗,在王安石政治生涯两起两落的心境变化中,不仅加深学生对《元日》内涵的了解,还加深了对诗人的认识,走进诗人的内心。
  二、以文体为线拓展
  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是《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首诗写清明前后,雨丝绵绵,又密又细,行人孤身行路,加上春衫尽湿,令人愁绪万千。与牧童的问路中,若远若近的杏花村令人回味。诗人通过描述清明时节的所见所闻,触景伤怀,表达自己内心的落寞与深深的思念之情。
  教学《清明》这首诗时如何开展拓展延伸呢?《清明》这首诗不仅广为流传,还被后人改成许多不同的文体。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将这首诗改成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有人将其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也有人将其改成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将其改为一首绝妙的好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有人将其改成了一个精巧的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幕启)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些短剧本、词、散文、三言诗、五言绝句等不同文体,或对原诗文字的断句,或文字的省略、变化,或标点符号的变化。变体后形式各异,内容离古诗《清明》的意境不远,令人回味无穷。在教学《清明》这首诗时,可以从中选取一些作品进行拓展,让学生感受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体裁的同时,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以主题为线拓展
  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古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创作的。当时,他为了科考,独自一人在举目无亲的洛阳与长安之间漂泊,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的“异乡”本已让他心中感到孤独、寂寞,加上重阳佳节的来临,更让他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兄弟。
  从表达情感上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可以围绕“思乡、思亲”这一个主题进行拓展延伸,拓展一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比如,可以拓展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五言绝句《静夜思》,寂寥的庭院里,诗人深夜不能入眠,望着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迷离恍惚中以为是白皑皑的浓霜。秋月的清冷,季节的寒冷烘托出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感受到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还可以拓展唐代诗人张籍写的乡愁诗《秋思》,秋风使木叶黄落,诗人感受诗中借助寄家书时的行动和心理描写,表现诗人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从单元主题看,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九课《古诗三首》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绘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重阳这个节日的民间风俗。根据本课3首的古诗同属于有关“传统节日”,可以围绕这一主题,拓展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比如,可以拓展唐代诗人林杰写的《乞巧》,这是一首与“七夕”有关的古诗。七夕佳节之夜,家家户户的妇女对着月亮穿线乞巧。让我们感受到唐宋时期盛行的乞巧节女性们对月穿针,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习俗,同时感受这个带有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也可以拓展唐代诗人皮日休写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秋之夜,洁白而新鲜的桂花像是从月亮上掉下来似的,或许这是传说中的嫦娥撒下来的吧。一幅“夜赏月桂图” 的描写,让我们感受中秋节的独有民俗——看月赏桂,心中不禁对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综上所述,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需要教者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多方面、多角度开展拓展延伸,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思辨,即思考、辨析。思辨能力是一种高级认知能力,也是道德与法治课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青年法律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应采用更加实用、体验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与法律事件、实际案例和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新鲜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互动和思辨,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法律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用案例教学、价值分析等教学方法,加强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在初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他必须能协调好自己与科任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在教育合力下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协调工作;爱与理解;关系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说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像一张网,那么班
“这种大棚好啊,不仅防雨避风适合海南气候,种起菜来也比较实用,而且比高中档大棚省钱多了,真是一举多得!”2015年3月20日,在海口市秀英区马坡洋万亩蔬菜基地召开的“海口蔬菜设施大棚建设现场会”上,统历岭蔬菜合作社理事长洪光益凭着自己多年的蔬菜种植经验,对在这次现场会上推广的简易大棚倍加赞誉。  相比海南省目前常用的大棚,这种新型简易大棚有多种优点。  首先是造价低廉。设计这种新型简易蔬菜大棚的海
【摘要】众所周知,在最近几年的体育高考术科考试中,考试的项目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唯有100米跑是每年的必考项目,所以说100米跑是每个参加体育高考术科考试的考生必须要通过的项目,100米跑的成绩好与坏还影响了其他的运动成绩,从而可见其重要性。而要提高100米跑的训练成绩,离不开步幅、步频的训练,腿部小肌肉群又影响了步幅、步频的提高,所以说腿部小肌肉群的训练是短跑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影
1.山脚下有一家小茶馆,它的主人是个老爷爷。  2.忙碌了一天,老爷爷有些累了,他关上店门,想好好睡个觉。  “笃、笃、笃……”谁在敲门?  3.老爷爷披上衣服去开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初中物理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初级阶段,引导学生们对各种物理概念形成清晰准确的认知对于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初中物理压强教学的现状,浅谈了几点提升压强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各位同行共享。  【关键词】初中物理;压强;重力  压强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常容易将压力的概念与重力或者压强相混淆,形成认识重叠,影响学习的有效性。因此笔者认为,教师
许多学生都害怕上语文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语文教师如果将一篇课文细细地分析,反复地强调其思想内容,一味地发问,学生便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产生厌烦的情绪。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首要任务,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他们爱上语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通过实践,我体会到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每篇课文的朗读指导,通过朗读来激发起学生爱学习语文的情感。
【摘要】要启开孩子们心灵的大门,教师必须真正做到用爱心关怀学生,用真心感受学生,用诚心教育学生。笔者结合自身的几个事例谈谈班主任工作的点滴感悟。  【关键词】凝聚力;动之以情;率先垂范;尊重;转化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们看到沙利文老师用自己无私的爱让海伦走出了生活的黑暗,使她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作家。这就是师者的力量,教育的力量。担任班主任十多年的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只有爱学生,才能取得真实
我校在家校合作的道路上摸索了十多年,呈现出家校共赢的良好局面。下面,我谈谈在家校合作中如何有效地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希望能引发一点思考:  一、以点带面,家校工作逐步发展  我们学校的家校合作能形成今天这种比较良好的局面,其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刚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是老师怕麻烦,家长没经验,学校家长委员会名存实亡,更谈不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面对这种局面,我认为,这中间的关键问题就是转变观念的问题。当
本报综合消息 按照梅州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有关要求,10月29日上午,梅州市教育局召开主题教育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專题会议。通过对照党章党规,全面查找差距与不足,砥砺初心使命,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纪律意识,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梅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旭同志主持会议并带头作对照检查发言。梅州市委主题教育第二指导组副组长罗坚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