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激光在治疗倒睫中的临床体会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氩激光在治疗倒睫上的疗效.方法 对17例患者(23只眼)进行非对照前瞻性研究.对倒睫进行氩激光治疗去除,病人给予连续6个月的追踪随访.结果 氩激光是治疗倒睫的有效工具.结论 氩激光治疗倒睫有效。

其他文献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黑色素细胞肿瘤.19世纪初由Carrswell首先命名.1951年国内首次报道.恶性黑色素瘤大多发生在皮肤,如躯干、头颈、手背、下肢等部位,也可发生于皮肤以外的粘膜、脑膜、脉络膜、腮腺、呼吸道、胃肠道等.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好发年龄为50岁~90岁,亦可见于儿童.恶性黑色素瘤在眼部最常发生于脉络膜(85%),9%发生于睫状体,只
期刊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双侧多于单侧,部分病例有家族遗传史.本文对先天性上睑下垂一家系的五代7例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可能存在的遗传学规律.1.先证者:女,22岁.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出生时发现双侧上睑明显下垂遮盖部分眼球,上抬无力,伴有内眦赘皮,其间未行任何治疗.查体:双眼视力、色觉正常,无复视.上睑遮盖瞳孔,左侧达瞳孔中央水平线,右侧达瞳孔上缘,双侧上睑提肌肌力弱,左侧2 mm,右
期刊
患者男,47岁.因右眼视力无痛性下降1个月,于2012年9月25日就诊于抚顺市眼病医院.既往身体健康.查体,右眼视力0.02,+2.50 D矫正至0.12,左眼视力0.3,+4.00 D矫正至1.0.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Tyn(-),瞳孔直径3 mm,光反射敏锐,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混浊(+),眼底视盘色正界欠清,全周赤道前视网膜呈黄白色表浅隆起,随体位而移动,视网膜表面光滑,黄斑
期刊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区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 membranes,IMEM)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经视力、直间接眼底镜及光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IMEM患者75例共86只眼,分析不同IMEM形态与视力的关系.结果 86只眼最佳矫正视力0.01~1.0(0.50±0.30),其中≤0.3为
目的 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损害性质.方法 应用海德堡眼底造影系统对67例(67只眼主检)临床确诊CSC患者进行绿色激光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对18例适于光凝治疗的患者直接光凝封闭RPE渗漏点,并观察视网膜下液吸收速度.结果 64只眼绿色激光眼底像显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盘脱)同时FFA显示RPE渗漏点,
大块渗出性视网膜病又称Coats病,是一种少见疾病,我们遇到2例被误诊的Coats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术后部分患者斜视回退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120例患者的术后一天眼位、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与远期眼位的关系进行分析,寻找影响斜视回退的可能因素.结果 120例随访平均25.34个月(12~50个月).眼位:正位90例(75%),外斜29例(24.17%),内斜1例(0.83%);术后远期眼位只与术后一天眼位和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
目的 比较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AS-OCT)与Orbscan Ⅱ以及超声法眼的节生物测量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33例(66只眼)近视眼患者分别行AS-OCT,Orbscan Ⅱ以及A型超声测量仪(DGH550和DGH4000)进行眼前节生物测量,获取角膜中央厚度(CCT),前房深度(ACD),角膜直径,瞳孔直径以及前房角度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OCT,Orbscan Ⅱ以及超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搏动性眼血流量病变规律和特点.方法 糖尿病人40例.其中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各40只眼,应用POBF仪测量的脉搏周期内眼压变化值、平均眼压、心搏周期内眼内容积变化幅度(PuleeAmplitudeofVolumePV)等参数,并与年龄、性别、屈光度相匹配的正常人群作比较.结果 BDR组的POBF、PA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和P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