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的优势特点、潜在风险与优化路径——基于36所试点高校的文本分析

来源 :教育与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基计划”是在总结自主招生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教育根本要求所进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对2020年和2021年36所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文本分析发现,“强基计划”招生定位于有志深耕基础学科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坚持科学与公平的价值导向,集中优质资源多维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但政策执行过程中依旧有潜在风险,部分高校考生入围或录取条件模糊、多维度的评价标准有待完善、人才培养成效可能不及预期.
其他文献
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独特且不容忽视的学生群体.研究对比分析了以互动辩论和常规讲座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法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互动辩论和常规讲座两种授课方式均显著降低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消极情绪.但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参与常规讲座的学生,参与互动辩论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课后保留了更多的积极情绪.辩论作为互动学习的教学法,可以实现情绪调节,有助于个体发展和创新者涌现.
哈佛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改革对世界各国教育博士培养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回应专业博士教育社会质疑、弥补哲学博士教育长期缺失双重需要推动下,哈佛大学对教育博士学位培养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撤销原教育博士学位(Ed.D.)、新设教育领导博士学位(Ed.L.D.)、创设教育哲学博士学位(Ph.D.),形成了两种博士学位并存共生新格局.从培养模式比较看,专业博士回归“实践”属性,教育哲学博士凸显“学术性”特点,且两者均高度重视跨学科教育和培养质量提升.我国培养教育博士起步较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可借鉴哈佛大学经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