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关系研究的经济学视角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首先阐述了国际关系经济学视角的基本背景情况;接着对国际经济政治学理论进行了理解和阐述,说明了政治学和经济学双重学科背景的意义,以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最后从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背景很好的解释了国际关系的重要性,旨在从经济学的视角公平合理的研究国际关系。
  关键词 国际关系研究;重要缺失;经济学视角;经济学学科
  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具备主要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表现为活跃性,国际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内容并且深受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国际关系必然会和政治产生联系,目前,国际关系的研究主要是经济学和政治学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拓展,而经济学学科和政治学学科的研究能够很好的解释和判断国际关系,经济学学科是重要的国际关系学科,区别于语言、政治、国际文化等学科,具备中性的研究立场,往往能够合理公平的判断国际关系,这就要求国内学界倡导经济学学科,吸取国际的经济学著作精华,从而更好的研究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的趋势并且具备跳跃性的因素,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关系是比较合理的途径。
  一、国际关系经济学视角的基本背景情况
  自二战后,世界的格局呈现两极分化并且是以意识形态认知为主的联盟对抗,此时的经济因素并没有左右格局的对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定了推倒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并且在国际政治和军事方面进行了威胁,在这个时期,双方采取了各种方案实行针对,比如经济方面的封闭对策,国家之间物质禁止运行,国际上的制裁,这是以军事和政治为主的形式对立并影响和作用了很多发展中国家,而且重武器的研发更是表现出政治冲突和国家利益冲突的严峻形势以及国际层面的威胁性。
  然而,冷战结束后,全球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国家间的关系出现了缓和期和合作期并且涉及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中美建交、美苏谈判、第三世界国际地位上升等都体现了经济的地位,国家之间以经济为主进行了干扰、外贸等各种策略,而且隨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交流的形式更加明显,还带动了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政治、军事、经济贸易等的影响日益增强,世界经济一体化。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阐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国际关系呈现相互融合的现象,这是经济因素的作用,国际政治学已经不能分析国际的动态和社会的动态,得出的结论也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在国际学术界,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并且缺乏规范的边界,国家之间存在市场和经济浮动,这就需要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来进行阐释和定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经过发展产生了三个方向,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其内容支持政治和经济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并且认为经济为主要的位置,政治表现的是辅助功能;其次是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其认为政治和经济是毫不相干的关系并且各有各的执行功能,经济活动只是生产物品和消费市场并且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其三是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其和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不同点是认为政治为主体并左右经济活动,这些都是具备现实意义的。
  这些流派的理论和观点在国际关系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某个政治事件的发生都能用其中的理论和观点来进行阐述和判断,比如自由学者可以分析经济和政治之间产生的微妙关系和相互作用,如罗伯特,用边际效用很好的解决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动态,再比如对成本进行分析,有效的总结了政治问题。国际关系应该是以经济为核心而开展的各种贸易、文化交流等,可以对经济区域进行划分。经济学的理论可以支持各种国际的关系并进行动态的发展预测,经济和政治这两门学科应该是有合理的接入点和平衡点,两者结合可以更加高效的解释国际现象和社会动态,比如通货膨胀的现象,根据经济学的判断,它能够激化社会矛盾、造成价格上涨、引起收支失衡、加剧市场动荡等,如果上升到国家层次,是能够影响政治的,因此经济学和政治学是有关联的。
  三、政治学和经济学双重学科背景的意义
  经济因素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并且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形式会有不同的情况和意义,首先,如果经济学和政治学所研究的某一事物或者真理表现为无违和现象,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关系具有三重层意义。其一,国际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涉及范围广泛的学科,国家之间会进行文化交流,或者社会关系的交流,又或者是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合作,而经济关系也是国家之间重要交流,它的层面是一个并列的关系,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方式对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和解剖可以把其看作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这是一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二,经济关系是变量,它在国际关系中表现出不稳定性,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社会现象中的相关联系,对于经济方面的学者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为国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其三,经济因素是比较广泛,深度研究国际关系就会从中发现或大或小的经济影响,甚至是国家的发展、政治关系的变动、社会的动态等现象,国际关系的改变,包括在政治方面,如果是较为模糊的现象,那么可以根据经济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并且估计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出合理的预测,使国际关系呈现可预测性。
  其次,如果经济学和政治学所研究的某一事物和真理表现为对立或者矛盾的现象,这就需要重点从经济学学科来进行研究和判断,可能是价值观的矛盾,也可能是学术问题的矛盾,总之,研究者会得出冲突的结果,这种情况如果从政治或者文化上进行分析就显的比较局部,每个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关系会存在差异,分析的结果也就呈现偏差性,这样的结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但是如果从经济学学科分析就能较为准确的得出一致的观点并且贴近客观现实,因为经济学的分析是偏向中性的,研究者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确定自己的思想,若是结论就会显得有国界性,这明显不能的出正确的理论。在国际关系的研究中,经济学学科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并且对事物或者现象的分析有着客观的判断,它的中性特点表明了经济学学科具备全面性和正确性。   四、运用经济学学科背景研究国际关系
  在国际关系的研究中,国内学术界曾经长时间的出现封闭的现象,并且国内又出现不同的学术立场,综合来说国内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处在比较浅层的阶段,这也是学科封闭以及无法和国际研究接轨造成的影响。目前,在国内高校中,政治学是国际关系类的专业,另外还有语言、历史等,但是经济学学科较为稀少,而且各种关于国际关系的会议都对经济问题谈之甚少或者一概而过,这种情况延续较长的时间,国內学术界并没扩大经济学科的影响力并且导致国内经济研究固步自封,显然,这种背景并不能跟上国际发展,内部交流的理论存在偏差性和不全面性,难以与国际交融。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家大力倡导与外交流,国际上有名的经济学著作大量的被引入国内,所以,中国研究者开始分析国外的国际关系研究并且接触经济学著作,但是,经济学的涉及仍旧是初步阶段,理论的差异造成研究者对此的不确定性,后来国内经济学的先驱者开始出版国际关系经济学著作,比如宋新宁和陈岳等人,拓展了经济学学科领域,内容较为严谨科学并且具备大量的案例来进行论证,为我国的经济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以此进行其他领域的拓展,形成了我国特色的学科,便于我国学者另辟领域研究国际关系。
  为了研究国际关系,国内大力发展经济学学科,其一,教育部门确定经济学学科的地位并且组织业界有名学者进行编写和出版,主要是针对高等学历的学者,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经济学学科的重要性;其二,高等院校的课程改革,学生必修课中要包含经济学学科并且考核规定了标准线,如西方经济学,如国际合作与经济一体化,能够由浅入深的改变国内学者对经济学的看法;其三,国内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包括博士生,都是优先录取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为国际关系类学科增添了生源,更加重视了经济学的发展;其四,对教授或者教师进行了相关的约束,要求必须进修经济学课程并进行论文考核或者学术演讲,很好的提高了学术队伍的质量,与国际经济学接轨;其五,国家对经济学学科提供科研支持并且提倡由经济学领域向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目的是实现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由此来看,经济学对国际关系的至关重要,国际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而经济因素是国际关系的重要支撑,从经济学学科的背景分析国际关系,可以明显的看出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程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因素是国际关系的重要支撑点和平衡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关系是一种比较中性的途径,不具备政治学的偏向性,能够公平合理的评判国际事件和社会动态,而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吸收了国际经济学著作并且为我国的经济领域打下了基础,经济学的研究必然会涉及政治学科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国际关系应注重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以及相互的影响,经济学学科的背景能够合理的解释国际关系中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以此来预测国际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便于做出科学的策略,从而提升对国际关系的认识程度,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黄河.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跨国公司理论:基于文献述评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3):17-24.
  [2]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保建云.论公共天下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基于西方主流理论假设缺陷的视角[J].青海社会科学,2016(6).
其他文献
摘 要 阐述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和背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及意义,以北京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为例,简单说明该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方法,同时介绍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动物医学;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6-0069-03  1 前言  在我国,高等院校对硕士研
摘 要 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立体,使教学如虎添翼,为教学的高效性提供保障。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为例,对教学中学具的有效运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平行四边形;小学数学;学具  中圖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1-0096-03  1 前言  学具即教学中学生使用的学习工具。“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低年级段学习的一节
摘 要 以“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為例,对数码互动显微镜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数码互动显微镜;高中生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  1 前言  在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教学环节,引入数码互动显微镜进行教学,较传统的显微镜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提高观察的清晰度,使学生对完整、成功的有丝分裂实验全过程进行观察,从而使本实验的教学过程得以完
摘 要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但对于数学学习、思维和学习经验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粗心大意,高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学生的学习经验,而是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利益上,帮助他们扫清数学学习中的一切障碍。因此,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哪些障碍,然后针对这些障碍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课堂,帮助学生走一条宽广平坦的数学
摘 要 投篮命中率在整个篮球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篮球比赛过程中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投篮命中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篮球比赛的结果。但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训练中投篮命中率远高于篮球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基于此,笔者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比较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篮球运动过程中投篮命中率低的因素。  关键词 投篮;命中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原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一些基本的物质需求已经渐渐得到了满足,转而对生活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问题也成为了被人们和国家所共同重视的话题之一。充分、准确的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一个区域当中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这样就可以让污染防治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本文就将针对水文地质调查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
摘 要 实训教学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以制冷与空调实训为例,研究“项目驱动式分组竞赛教学法”的教学设计过程,实践表明,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项目驱动;分组竞赛;制冷与空调;实训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摘 要 语文教学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比較多,甚至可以说每篇课文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德育素材。教师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本校特有的“三学三立”德育素材的提取和使用,向学生渗透“三学三立”德育教育。并且教师还应该以身作者,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三学三立”德育素养。这就需要现代教师能够积极的渗透“三学三立”德育教育切实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语文;教学;“三学三立”德育;渗透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古往今来,中外美学家和艺术家几乎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争论双方各执一端,或是只看到社会对艺术的制约作用,视艺术为社会历史过程的副现象,或是视艺术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把艺术看作是一个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的完全独立的,封闭的系统。因而,未能对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作出科学的解释。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试析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企图揭示出这一动态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总结我国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会议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是202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0年六大重点工作。  一、堅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