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形成相关分子的检测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素1(rpsP1)和p5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EGF、rpsP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免疫染色后计数MVD。对VEGF、rpsP1、053蛋白和MVD与患者复发及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EGF、rpsP1和0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2%(40/57)、47.4%(27/57)和61.4%(35/57),MVD为30.3±8.5,MVD、VEGF和TSP1与复发相关(P值分别为0.030、0.025和0.026)。高MVD、VEGF和053蛋白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低MVD、VEGF和053蛋白阴性者(P值分别为0.0187,0.010和0.005),MVD、VEGF和053蛋白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TSP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其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阴性患者(P=0.042)。多因素分析表明,MVD和p53蛋白是影响卵巢上皮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分别为0.018和0.009)。结论VEGF、rpsP1和053蛋白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癌的血管形成,MVD和053是影响卵巢上皮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小鼠甲胎蛋白(mAFP)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评价其在C57BL/6J小鼠自然肝癌诱发过程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诱导、扩增DC。将表达mAFP的重组腺病毒颗粒转染DC,检测转染前后DC细胞表面分子MHCI、MHCII、CD18a(LFA)、CD54(ICAM)、CD80(B7.1)和CD86(B7.2)等的变化。8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单纯接种DC组、接种转mAF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TIM2基因修饰小鼠H22肝癌细胞瘤苗的体内作用。方法以携带小鼠TIM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H22细胞,经体外稳定筛选获得TIM2转基因H22细胞瘤苗。建立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接种TIM2转基因H22细胞瘤苗(H22-TIM2组),观察成瘤情况,并设空载体转染的H22细胞稳定表达株和H22细胞作为对照(H22-EGFP组和H22组);同时,分别加用药物苦参碱治疗,观察苦参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Akt)和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在顺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中的关系及Akt在卵巢癌顺铂耐药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顺铂作用前后卵巢癌顺铂敏感细胞OV2008、A2780s和顺铂耐药细胞C13^*、A2780cp中Smac含量。将Smac siRNA和Smac N7多肽分别导入0V2008和C13^*细胞中,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率,观察稳定转
皮瓣移植后不能及时重建血运而造成的缺血坏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果能在术前实现皮瓣的早期血管化,将有效提高皮瓣移植的成活率.血管化有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2种机制[1-2],此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各种因子的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氧分压等.细胞移植作为再生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在皮瓣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开展,我们就其在皮瓣缺血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目的 对我国霍乱弧菌(VC)毒力协同调节菌毛(tcp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38株VC的tcpA基因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 13株O139群VC产毒株和15株EVC产毒株(均为流行株)的tcpA类型与EVC标准株N16961为同一类型,共有4个位点碱基发生变异,分为5个亚型.EVC流行株中2 株非产毒株的tcpA类型,1株同N16961,1株为新类型.6株EVC非流行株均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