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适期播种、育苗移栽、科学用肥、田间管理、防止空秆缺粒等方面介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玉米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144-01
玉米是桐庐县旱粮主要作物之一,近几年来,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玉米秆棒(果)残缺,乃至空秆、少(缺)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提高玉米种植水平。
1适期播种
春玉米播种过早,气温低不利出苗;过迟则易遭高温杀花或伏旱。适宜时间应掌握在6月下旬前开花授粉、7月中下旬成熟为度。当早春气温稳定在10~12℃以上时,可以开始露地播种。采用薄膜保温育苗的,可适当提前,力争季节保全苗。
夏、秋玉米适宜的播种期,要避开玉米抽雄、开花期平均气温高于32℃或低于18℃的气候条件。要根据气温20℃以上为安全开花授粉期、16℃以上为安全灌浆期的生长特性,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期。一般在7月上、中旬播种。
2育苗移栽
玉米育苗移栽,应根据前后作茬口、季节、劳动力等不同情况采用“多秧配套”。一般4~5d苗龄、3叶以内的小苗,可用普通苗床育苗,粒距3~4cm;6~10d苗龄、3~4片叶的中苗,可用5cm见方的营养土块育苗;11~15d苗龄、5~6片叶的大苗,宜用6~7cm见方的营养土块或直径6~7cm的营养钵育苗。
营养土可用带砂性的水塘(河)泥或细肥泥,加适量人尿、灰肥、磷肥等,冲水调成糊状,平摊床地,厚3.3cm左右,待半干后划成方格。每格摆放种子1粒,种胚朝上,以平泥为度,再盖泥灰或细泥,上加覆盖物保湿,春玉米可用薄膜保湿。一般180~210m2的方格内可育1hm2大田所需的苗。
营养钵育苗,要先备好营养土,以细肥泥为主,过筛后与适量灰泥、栏肥末、磷肥或饼肥末等拌合,均匀洒水,以手捏成团、落地松散为度。经半天充分吸水后,利用营养钵器机压成营养钵,中央播籽1粒,上覆泥灰、细泥,填满钵间空隙,播种后盖膜(露芽后揭去),注意洒水保湿。
一般栽4.5~6.0万株/hm2,春夏玉米因营养生长期长,植株较高,可适当稀些,秋玉米可适当密些。
3科学用肥
玉米“胃口”大,尤其是杂交玉米必须增施肥料,分期科学用肥。据分析,一般每生产50kg籽粒,需要从土中吸收氮1.9~2.2kg、五氧化二磷0.6~0.8kg、氧化钾1.7~1.9kg。幼苗期吸收氮9.7%、五氧化二磷10%、氧化钾9.5%,拔节长穗期吸收氮76%、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各63%,开花结实期还能吸收一部分。在施肥技术上要掌握“适施基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蒲)肥,补施粒肥”的原则,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15%~20%,苗肥占20%,穗肥占55%~60%,粒肥占5%左右。
4田间管理
4.1幼苗期
生长中心是根系,首先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同时要早中耕、勤中耕,如遇过分干旱,则要灌水保苗;但在灌后3~4d内应抓紧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
4.2拔节长穗期
幼苗生长后期及拔节初期要控制肥水,促使茎秆基部节间粗矮健壮,根系发达。当进入雌穗小穗分化期后,则肥水需要十分迫切,必须充分供应,使土壤水分保持在土壤持水量的70%~80%。
4.3开花期
抽雄后20d内仍需要较多肥水。为了避免雄穗消耗养分,可在雄穗刚露出剑叶时,隔行或隔株去雄;同时在开花期间(露水干后)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减少缺粒秃顶。授粉器用小毛竹节包上2层纱布即可。
4.4结实期
玉米乳熟后期,需水量渐减,要做好清沟排水,保持根系活力,防止青枯早衰;如遇严重干旱,仍应注意灌水抗旱。秋玉米后期灌水,还能起到防早霜危害的作用。
5防止空秆缺粒
5.1防止空秆
玉米空秆是指有雄穗而无雌穗,或雌、雄穗都没有的植株,也指虽有雌穗而不能长大结实的植株。空秆原因主要是:①生长正常的植株,多为种子自交退化引起空秆;②养分缺乏,特别在长穗期养分供应不足,往往果穗短小,籽粒不饱,严重时发生空秆;③雌穗发育期过分干旱,造成雌穗萎缩,不能吐丝,或者阴雨连绵,土壤过湿,影响光照、通气,根系吸收力差,雌穗营养不足,果穗空虚;④过度密植,光照不足,植株生长不正常,果穗不能发育,一般密植、少肥引起空秆的多为生长瘦弱株,密植、多肥引起空秆的多为徒长株;⑤病虫为害,如玉米螟或基腐病为害,阻碍养分运输,或影响正常生理活动,引起空秆。
防止空秆的途径主要是提高栽培水平,精选种子,合理供应肥水,适当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促使植株生长良好,果穗发育正常。
5.2防止缺粒
缺粒有多种形式,果穗一侧几行不实的叫做“破肚”,整个果穗结实很少、散乱分布的叫做“满天星”;果穗顶部收缩不实的叫做“秃顶”;果穗腰部一圈不实的叫做“断腰”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部分花丝授粉不良,没有受精。“破肚”是因花期多雨,不能散粉受精,花丝不断伸长,被盖没的下侧花丝失去授粉能力;“满天星”是因高温、低温、燥风、大风、暴雨、阴雨等影响花期授粉;“秃顶”是因为吐丝迟,花丝少,土壤干旱,营养不足,叶片早衰,或温度过高、过低等;“断腰”是果穗遭受大螟等害虫围腰咬断花丝而无法受精。
防止缺粒先要搞好肥水管理,特别在开花灌浆期不能脱肥、缺水。同时,种植密度必须适当,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并可适当去雄;还要通过管理促使果穗发育整齐,吐丝一致,以利授粉。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144-01
玉米是桐庐县旱粮主要作物之一,近几年来,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玉米秆棒(果)残缺,乃至空秆、少(缺)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提高玉米种植水平。
1适期播种
春玉米播种过早,气温低不利出苗;过迟则易遭高温杀花或伏旱。适宜时间应掌握在6月下旬前开花授粉、7月中下旬成熟为度。当早春气温稳定在10~12℃以上时,可以开始露地播种。采用薄膜保温育苗的,可适当提前,力争季节保全苗。
夏、秋玉米适宜的播种期,要避开玉米抽雄、开花期平均气温高于32℃或低于18℃的气候条件。要根据气温20℃以上为安全开花授粉期、16℃以上为安全灌浆期的生长特性,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期。一般在7月上、中旬播种。
2育苗移栽
玉米育苗移栽,应根据前后作茬口、季节、劳动力等不同情况采用“多秧配套”。一般4~5d苗龄、3叶以内的小苗,可用普通苗床育苗,粒距3~4cm;6~10d苗龄、3~4片叶的中苗,可用5cm见方的营养土块育苗;11~15d苗龄、5~6片叶的大苗,宜用6~7cm见方的营养土块或直径6~7cm的营养钵育苗。
营养土可用带砂性的水塘(河)泥或细肥泥,加适量人尿、灰肥、磷肥等,冲水调成糊状,平摊床地,厚3.3cm左右,待半干后划成方格。每格摆放种子1粒,种胚朝上,以平泥为度,再盖泥灰或细泥,上加覆盖物保湿,春玉米可用薄膜保湿。一般180~210m2的方格内可育1hm2大田所需的苗。
营养钵育苗,要先备好营养土,以细肥泥为主,过筛后与适量灰泥、栏肥末、磷肥或饼肥末等拌合,均匀洒水,以手捏成团、落地松散为度。经半天充分吸水后,利用营养钵器机压成营养钵,中央播籽1粒,上覆泥灰、细泥,填满钵间空隙,播种后盖膜(露芽后揭去),注意洒水保湿。
一般栽4.5~6.0万株/hm2,春夏玉米因营养生长期长,植株较高,可适当稀些,秋玉米可适当密些。
3科学用肥
玉米“胃口”大,尤其是杂交玉米必须增施肥料,分期科学用肥。据分析,一般每生产50kg籽粒,需要从土中吸收氮1.9~2.2kg、五氧化二磷0.6~0.8kg、氧化钾1.7~1.9kg。幼苗期吸收氮9.7%、五氧化二磷10%、氧化钾9.5%,拔节长穗期吸收氮76%、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各63%,开花结实期还能吸收一部分。在施肥技术上要掌握“适施基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蒲)肥,补施粒肥”的原则,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15%~20%,苗肥占20%,穗肥占55%~60%,粒肥占5%左右。
4田间管理
4.1幼苗期
生长中心是根系,首先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同时要早中耕、勤中耕,如遇过分干旱,则要灌水保苗;但在灌后3~4d内应抓紧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
4.2拔节长穗期
幼苗生长后期及拔节初期要控制肥水,促使茎秆基部节间粗矮健壮,根系发达。当进入雌穗小穗分化期后,则肥水需要十分迫切,必须充分供应,使土壤水分保持在土壤持水量的70%~80%。
4.3开花期
抽雄后20d内仍需要较多肥水。为了避免雄穗消耗养分,可在雄穗刚露出剑叶时,隔行或隔株去雄;同时在开花期间(露水干后)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减少缺粒秃顶。授粉器用小毛竹节包上2层纱布即可。
4.4结实期
玉米乳熟后期,需水量渐减,要做好清沟排水,保持根系活力,防止青枯早衰;如遇严重干旱,仍应注意灌水抗旱。秋玉米后期灌水,还能起到防早霜危害的作用。
5防止空秆缺粒
5.1防止空秆
玉米空秆是指有雄穗而无雌穗,或雌、雄穗都没有的植株,也指虽有雌穗而不能长大结实的植株。空秆原因主要是:①生长正常的植株,多为种子自交退化引起空秆;②养分缺乏,特别在长穗期养分供应不足,往往果穗短小,籽粒不饱,严重时发生空秆;③雌穗发育期过分干旱,造成雌穗萎缩,不能吐丝,或者阴雨连绵,土壤过湿,影响光照、通气,根系吸收力差,雌穗营养不足,果穗空虚;④过度密植,光照不足,植株生长不正常,果穗不能发育,一般密植、少肥引起空秆的多为生长瘦弱株,密植、多肥引起空秆的多为徒长株;⑤病虫为害,如玉米螟或基腐病为害,阻碍养分运输,或影响正常生理活动,引起空秆。
防止空秆的途径主要是提高栽培水平,精选种子,合理供应肥水,适当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促使植株生长良好,果穗发育正常。
5.2防止缺粒
缺粒有多种形式,果穗一侧几行不实的叫做“破肚”,整个果穗结实很少、散乱分布的叫做“满天星”;果穗顶部收缩不实的叫做“秃顶”;果穗腰部一圈不实的叫做“断腰”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部分花丝授粉不良,没有受精。“破肚”是因花期多雨,不能散粉受精,花丝不断伸长,被盖没的下侧花丝失去授粉能力;“满天星”是因高温、低温、燥风、大风、暴雨、阴雨等影响花期授粉;“秃顶”是因为吐丝迟,花丝少,土壤干旱,营养不足,叶片早衰,或温度过高、过低等;“断腰”是果穗遭受大螟等害虫围腰咬断花丝而无法受精。
防止缺粒先要搞好肥水管理,特别在开花灌浆期不能脱肥、缺水。同时,种植密度必须适当,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并可适当去雄;还要通过管理促使果穗发育整齐,吐丝一致,以利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