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学“理法界”与“事法界”思想溯源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b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华严学者在深刻理解《华严经》中“法界”(dharmadhātu)一词多重含义及其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理法界”与“事法界”范畴.然而,“理法界”与“事法界”的说法本身在《华严经》中并不存在.魏晋玄学中“理”“事”相对,“理”既是“事”的“共相”,又是万事万物的“全体与本真”,这进而影响到南北朝、隋唐佛学著作中对“理”“事”范畴的演绎:从敦煌地论文献到净影慧远的著作,乃至华严学者智俨、法藏著述中的“六相”说,展现的正是“理”(“全体”与“共相”)“事”(“个别”与“殊相”)间互为条件、同时成立的圆融无碍.“理法界”“事法界”范畴,是魏晋以降中国思想界关于理事关系问题讨论的延续,又是对《华严经》“法界”思想的发展和改造.
其他文献
“上帝之死”成为一种对时代的文化诊断,而不同理论家都试图回应此问题,从而为理解上帝形象提供新的路径.在上帝之死之后的时代里,事件理论提供了理解上帝形象的新路径,并为探讨当代社会的神圣基础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性将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事件对主权神学的解构、事件的弥赛亚主义救赎以及事件的普遍主义政治.
地方民间信仰文化传统无疑涵有“地域”特征,但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这种“地域”特征.地方民间信仰文化传统的形成并不仅只有“当地土壤”的文化因子,它其实也是“当地文化因子”和“外来文化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甚至涵括了相互间的互不干扰等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而这体现的正是民间信仰的一种包容、开放与接纳精神.
在《坛经》版本讨论中,德清勘校本《坛经》长期未得到关注.以数种新见《坛经》刊本为依据,文章明确了德清勘校本在明清时期有曹溪本、真朴重梓本、海幢寺本、鼎湖本等重要刊本,并经如皋刻经处最终定型为没有序跋的“曹溪原本”.根据《重刻法宝坛经凡例》,可以肯定德清勘校本原本署“门人法海编集”,节目有“品”字,经文称“惠能”而不是“能”或“慧能”,神会行迹见于“机缘品”而非“顿渐品”等.该刊本清代至今在《坛经》诸本中影响最大.
自建国以来我国宗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宗教研究成果宏富,为编纂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目录提供了资源保障.据1949年10月至2021年7月底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不完全统计,仅中文宗教研究专著①总数高达7434种,尚未计算丛书中的宗教著述,还有交叉学、跨学科、再版及采访遗漏等的著述,保守估计实际出版总数应超过万种.因有关中国宗教学科综合性提要目录几近空白,虽有学者做了一些提要目录,但仅是零星或专题的.
期刊
在圣经汉译以深文言、浅文言、白话三种语体并行翻译80年、出版了几十种译本之后,1919年迎来了经典之作——和合本圣经的诞生.它不仅印刷了汉字本,而且有少数民族文字本等.和合本不仅标志着外国传教士翻译圣经时代的结束和华人译经的开始、和合官话本延续百年的唯一地位创建;而且标志着整个中国社会欧话白话的先驱示范和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新词语的引入.1980年代后,基督教会开启了和合本的修订工作,但一直未能替代和合本.
一、万历版《甘珠尔》的版本概述rn据载,藏译古印度佛教经论大约从7世纪中叶开始,历时一千多年,从吐蕃王朝的第33代国王松赞干布(604-650)在位期间开始.北传《大藏经》一般以写本和刊印两种形式传播.从出土的单刻经卷和佛画残片来看,刊印藏文文献至少从西夏时期已经开始,据记载藏文刊印《大藏经》从元朝开始,也发现了一些具有明确记载的单刻藏文刊印文献和插图,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遗存下来的刊印藏文《大藏经》实物.我们今天见到的刊印藏文《大藏经》是从明代开始出现,明代最具影响力的藏文大藏经莫过于永乐版《甘珠尔》.
期刊
阶级意识的觉醒是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劳动界》引导工人阶级觉醒,既是由于工人阶级意识不足而导致早期工人运动效果不佳这一现实的需要,也是早期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者捍卫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要求.在这双重动因之下,《劳动界》同人以揭示工人现实处境的实质、阐明剥削的原理、指明斗争的方向为理论进路,层层递进,使工人理解了斗争的正当性,初窥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为此后共产党人领导工人阶级从分散的经济斗争走向有组织的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从自在阶级蜕变成自为阶级打下了理论基础.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东方学家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以1866年巴拉第《中国的穆斯林》刊行为肇始标志.巴拉第与其他欧洲东方学家研究中国伊斯兰教,重视维护本国在华利益.1910年以后在爱丁堡世界宣教大会影响下,重视宣教的英美传教士取代欧洲东方学家,成为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主力.东方学家与传教士所代表的“殖民”与“宣教”,构成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两种主要类型.同时,西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分期基本参照中国历史而非参照西方历史,说明主客之间存在辩证关系,西方无法将中国研究完全“物化”.西方的中国
传说江苏句曲山,因信奉汉代三茅真人而改名茅山,被赞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史载苏州玄妙观,明清时期观前商贾云集,庙市闻名全国.许多大名鼎鼎的道教历史人物籍贯江苏,如东汉张道陵、东晋葛洪、南朝陆修静、陶弘景、隋朝王远知、唐代吴筠、宋代朱自英、元代杜道坚、明代陆西星、清代笪重光等.已经羽化的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黎遇航道长,已故著名道教学者陈国符教授,也是江苏人.另有许多大名鼎鼎的道教历史人物虽不是江苏人,但弘扬江苏道教,居功甚伟,如宋代张伯端、明代刘渊然、清代王常月等.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道教领袖人物中,江
期刊
中国佛教史学批评是佛教进入中土之后,受到传统史学影响在理论思想层面上的产物.它始于魏晋,发展于隋唐,变化于两宋,丰富于明清,转型于民国.它是中国佛教史学发展的伴生物,是中国佛教史学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标志,代表着中国佛教史家自我史学意识的独立,是佛教中国化在传统史学的理论层面的反映和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