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咽喉痛为临床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56岁。因“发作性咽喉部疼痛1月余,加重伴呼吸困难1h”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史。近1月反复于活动时出现咽喉部疼痛,可伴出汗,休息后持续10-20min可缓解,无胸痛、胸闷,曾于外院五官科就诊,考虑为慢性咽喉炎,给予清咽滴丸治疗,效果不佳。1h前骑车途中咽喉部疼痛再发,持续不能缓解,伴呼吸困难、大汗入院。
其他文献
本文概述了语音合成的基本概念,较完整地给出了我们自己研制的TMS5220汉语语音合成开发系统硬、软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开发系统的工作过程。文章指出使用该开发系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多见。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误诊、漏诊。因此我们选择了因他院误诊而转入我院住院者73例,分析报道如
马来西亚电信部门正着手实施一项新的扩建项目。铺设一条长约1509km的海底光缆,以实现两块分开的陆地(马来西亚半岛和婆罗州岛上的沙巴省、沙捞越省)之间的通信联系。传输系统拟于1989年投入使用。目前在两块分开的陆地之间只开通对流层散射无线电通信业务。1987年4月在吉隆坡曾签署了一份
患者男性,43岁。因阵发性心慌就诊。其心慌与吞咽有关,每当进食进水即出现,持续数秒,自行缓解。3年前有类似症状,服用“胺碘酮”缓解。近20天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再次出现。患者自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单路数字式报纸传真机(SDNF)中的信息保持型信源编码——二维预测一维游程的修正Huffman编码法,并给出了此法用于中文报纸传真的部分试验结果。
邮电部科技局于今年4月份在北京召开了《大中城市数模混合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审议会改。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设备。这些数字设备在网上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数字和模拟设备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原邮电部颁布的
本文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图象增强的方法。这种方法从β分布曲线出发,把原图象灰度的有效层次按人的视沉特性进行分布。实验表明,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图象细节得到明
目的探讨ST段抬高V6、V7>V5对急性早期心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急性早期下、后壁心肌梗死(n=18)与急性早期下壁心肌梗死(n=20)的心电图ST段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下、后壁
<正> 为加快光纤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邮电部和湖北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在武汉—荆州区间敷设240 km光缆。该工程所用的光缆、光电端机以及大部分光电器件都是国产的。工程采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