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进步。探究式学习是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话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科学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
  关键词:中学物理 探究式教学
  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广大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亮点: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或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问题可以从实验开始,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和实际生活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据教师提供(或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实验设备进行自主探究,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多种物理方法去研究探索。学生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已的知识体系,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同时教师要主动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导的方法主要有: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和补充片面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梳理反思,深化问题
  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特征灵活选用,不宜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教学形式。一般地说,实现梳理反思和调控有3个途径: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教师可帮助学生梳理本章所学知识,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整理本章重要的思想方法,揭示知识间的联系。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小结,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本节内容,并回顾自己在本节学习中的收获、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边梳理知识体系边进行有关的练习、讲评等活动,达到及时巩固之效;可以先梳理后进行有关练习、讲评活动;可以先提供一些层次渐进的练习,在练习的讲评活动中梳理知识体系。
  4、应用创新,拓展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乃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首先,要善于挖掘物理教材,从课本基本内容来拓展问题。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熟知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重点分析,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并能够较为熟炼地加以实际运用。其次,要善于利用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生发,拓展问题。第三,改进课后作业的布置方法,注重在作业中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以拓展问题。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1、运用故事、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心理学表明,人对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有较高的需求。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对背后的道理并不知晓,即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初二物理引言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境:首先通过开教室的门,引入这门不是普通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我们大家将从这走进物理知识的王国,去探求物理知识的奥秘。紧接着再引入20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健儿拼搏夺冠的情景,分析其中的物理知识,射击——三点一线与光学有关;举重、游泳等与力学有关;及时运用奥运健儿乒乓球队员的自信,自己战胜自己,最后达到我能的境界,在讲物理是有用的时候,引入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
  2、通过实验、实验问题,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创设一些奇特、新颖、有趣的实验引入教学,会使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物理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當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实验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大大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产生的新信息要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先做瓶“吞”鸡蛋、复杯实验以及利用可口可乐瓶制作的气球实验。这些实验现象使学生不解,“瓶口小,鸡蛋怎么进去的呢?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呢?气球为什么吹不起来呢?”带着这些疑问,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于实验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知识背景的铺垫以及铺垫的技巧。只有当问题情境与学生原有任知结构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时,实验现象、探索规律,才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情境教学才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升华。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作为人才的培育者——教师,责任更是责无旁贷。作为初中教师的我们,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汉光中学)
其他文献
新媒体技术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以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科技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设计者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简称为视觉设计.视觉传达是“给人看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教师应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关键词: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 应用方法  走进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但调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在教学中,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题目都采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先以历史上流行病和大流行病相关数据为参考资料,建立合理界定流行病定量条件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该模型准
自网络诞生起,网络语言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网络语言也渐渐流行起来.网络语的出现虽然表现出极强的语言创造能力,同时也对传统的语言带来了挑战.
摘要: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一,如何站在创新的高度进行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 教学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前苏联著
摘要:本文通过在农村高中学校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在农村中学中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方法和形式,以及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 化学研究性学习 开展方法和形式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化学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应该是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看作是旧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衔接桥梁,起到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积极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
村落旅游是利用村落资源充分发挥其多重价值的一种重要旅游类型,是村落文化传承的重要抓手.在村落旅游的发展模式中,优质 IP 资源将成为连接内容大众与村落文化的桥梁,将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