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b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危害玉米较重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减产10%。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关键词】玉米;玉米螟;防治措施
  1 玉米的重要地位
  玉米是世界第一大作物,我国第二大作物,其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的第二位,是谷物作物中贡献最大的作物,达到40.5%(而水稻是26%,小麦是22%),也是粮食作物中需求增长最快的作物。它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玉米产业化的发展。玉米应用领域广泛,特别是在食品、饲料、医药、石油化工、新型能源等方面。因此,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玉米在我国的粮食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 玉米螟发生的规律及危害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玉米等作物的重要蛀食性害虫。它是我省玉米作物上的常发性虫害,近十年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导致玉米螟种群数量激增,个别地方还常大发生。根据多年对我院试验田块玉米螟虫的调查,近5年玉米螟发生率基本都在20%以上,玉米试验田减产一般都在10%左右。我国玉米螟有两种,即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我区以亚洲玉米螟危害为优势种。一年发生两代,玉米螟以幼虫为害。春玉米在一代区仅心叶期受害,在二代区穗期还受第二代为害。第一代在心叶期初孵幼虫取食造成“花叶”,其后在玉米打苞时就钻入雄穗中取食,雄穗扬花时部分4、5龄幼虫就钻蛀穗柄或雌穗着生节及附近茎秆内蛀食并造成折断。由此可见,做好心叶末期的防治对减轻这代螟虫为害很重要。第二代螟卵和幼虫盛期多在抽丝盛期前后,到4、5龄时又可蛀入雌穗穗柄、穗轴及着生节附近茎秆内为害,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和籽粒品质,造成减产减收。我县因此减产玉米平均每年都将近五千万千克。
  3 玉米螟的科学防治
  3.1 农业防治
  首先要处理好越冬寄主秸杆、根茬、穗轴等,特别要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毕。采取烧、铡、沤、药封切口等方法,压低虫源基数,这是减轻第二年玉米螟发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3.2 药剂防治
  (1)在春天玉米心叶末期,玉米螟咬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状,当花叶株率达10%时要进行普治。心叶中期花叶率超过20%,或100株玉米累计有卵30块以上时,还需再防一次。可用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加螺效王叶面肥喷雾防治。
  (2)玉米田在每百株玉米苗累计有卵5块以上时即需防治。药剂可用颗粒剂,用50%久效磷或辛硫磷乳油500ml加适量水,与25kg过筛(25目~60目)的煤渣或沙石颗粒拌和均匀而成,或用宝撒、丢心净等玉米螟防治专用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丢撒在玉米心叶丛内。
  3.3 生物防治
  (1)释放赤眼蜂, 赤眼蜂是玉米螟卵期的主要天敌。人工大量饲养赤眼蜂释放田间,将玉米螟消灭在为害之前,是防治玉米螟事半功倍的有效措施。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当田间玉米百株卵量达到1块~3块时即为放蜂的最佳时期。毎667㎡放4个~5个放蜂点,第一次毎667㎡放蜂7000头~8000头,隔5d~7d再放第二次,毎667㎡放蜂12000头~13000头,毎667㎡总放蜂量20000头。
  (2)利用B.t.乳剂,每667㎡用每克含100以上孢子的乳剂200ml,配成颗粒剂施撒或与药剂混合喷雾。
  (3)利用白僵菌封垛,1m3秸秆垛用菌粉(每克含孢子500亿~100亿)100g,在玉米螟化蛹前喷在垛上。
  3.4 选育抗虫品种
  转Bt基因抗虫玉米(以下简称Bt玉米)的商品化,为控制玉米螟为害提供了新的途径。对欧洲玉米螟的控制作用同现行的综合防治技术相比,Bt玉米有明显改进对欧洲玉米螟控制的潜力,化学杀虫剂在施用适时的情况下,对第一代和第二代玉米螟幼虫的防效分别是60%~95%和40%~80%。任何一种Bt玉米对心叶期一代玉米螟的控制效果均在99%以上。
  4 防治上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有局限性,看不到玉米螟对玉米产量潜在的危害性,在玉米生产中只重视肥水的管理,而不重视或忽视玉米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
  (2)农业科技人员对农业生产的服务指导不够,尤其缺乏在防治时期、方法及用量等关键时期的指导,使农民对玉米螟的防治不能及时有效。
  (3)有的玉米螟防治技术还不够完善,农民应用起来效果不好,如赤眼蜂的繁殖技术性较强,田间应用效果又常受温度、湿度等多种因子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赤眼蜂的繁殖和释放技术,才能在生产上大量应用。
  (4)地域分散条块分割,各乡村缺乏统一协调的防治机制和操作规范。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总之,加强玉米生产不但关系到全市农民的收入,还关系到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科研推广部门应高度重视玉米螟的科学防治工作,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性,确保广大农民在玉米生产中能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王理,牛丹丹.玉米螟防治措施.北京农业,2012(06):25
  [2]周艷红,梁亚平.浅谈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06):2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泔水喂猪对猪只的各种危害,呼吁养猪户停止以泔水喂猪。  【关键词】养猪;泔水;危害  宾馆、饭店的餐厨废弃物俗称“泔水”,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养猪户作为饲料蛋白质的来源进行利用,大大降低了养猪的成本。但是,泔水中也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近日来,笔者连续诊断了多起因食用泔水而发生的生猪发病死亡案例,现将分析归纳以及有关文献记载的泔水的危害与大家分享。  1 物理性伤害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细节问题容易被忽视,直接影响到测土配方施肥的质量,在此提醒广大土肥工作者注意。  1. 选点一定要有代表性  土壤采样点的选择关系到整个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基础,如选点不准,没有代表性,化验精度再高,对指导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也不大。因此,采样前首先要根据土壤类型、肥力和产量水平等因素确定施肥单元,并标注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每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生产中占据基础性地位。近些年来,随着农作物品种的不断更新,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也相应增加,其发生频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简要描述病虫害起因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为促进农作物的高效种植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措
【摘要】阐述锌肥对作物的生理作用,识别水稻缺锌症状,分析导致水稻缺锌症的发生规律,提出合理防治技术。  【关键词】水稻缺锌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水稻、玉米等作物是对缺锌比较敏感的作物,施锌肥后能明显的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病和抗逆能力。黑龙江泰来县现有耕地17.67万公顷,常年水稻播种面积在8万公顷左右,占耕地面积近45%。近几年水稻价格上涨,播种面积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不合理的施用化肥
摘要: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在现有的资源条件,特别是在现有耕地面积稳定的条件下,粮食发展必须走提高单产的路子。  关键词:玉米;高产;措施  承德市现有耕地面积约37万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9.3%。自2008年开始实施高产创建示范建设工作,到2012年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就达到29个,通过五年来的实践,全市玉米产量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承德市
果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北方市场 果需求量迅猛增加。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海南西南部、广东雷州半岛、广西百色地区、四川攀枝花地区几个 果主产地,其中海南的面积和产量最大。然而,如何提高 果的坐果率一直是困扰果农的大问题。多年来,人们尝试通过喷施多种试剂的方法提高产量,但是见效不大;而使用多效唑(PP333)对提高坐果率和果实产量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兴化河蟹养殖,经过十多年的大力发展、推广,现已成为一个养殖面积达78万亩、产量5万多吨、产值26亿元的大产业。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是开展河蟹生态养殖的首要条件,具体措施如下:  1. 选好蟹池  蟹池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注水方便,以新开池为好,面积10~30亩,水深1.2~1.8米,底部保留富含腐殖质的淤泥10~20厘米厚;池形最好为东
【摘 要】本文主要从育苗、修剪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无花果的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花果;高效栽培;修剪;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隶属于桑科榕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无花果的果实色泽鲜艳、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矿物质,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采果期长,从夏初到秋末都有鲜果供应。多年来,无花果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居
【摘要】打瓜是一种籽用西瓜,其生育期较短,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外部环境条件较其它瓜类低。近几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打瓜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让广大种植户尽快掌握打瓜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增加经济效益,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种责任。本文主要从土壤、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来介绍打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打瓜;高产;栽培技术  1 土壤准备  1.1 选地  打瓜适应
传染性角膜炎主要侵害反刍动物,一般以急性经过、地方流行性为主,无性别、年龄差别,但幼小动物发病较多,其特征性症状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并伴有大量流泪,随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现将一起奶牛角膜炎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场存栏奶牛456头,其中犊牛42头、育成牛102头、成年母牛312头。2008年5月16日该场犊牛舍1头犊牛突然发生角膜炎,以外伤性角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