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伴随着科技发展的信息化,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世界发展的一体化,导致学校教育发展的多元化。现代教育的发展,呼唤现代教育管理。 现代教育已应从“国本”走向校本。
  一、何谓校本
  校本,其主旨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基本内涵有三:一为了学校,这是目的,即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问题为指向;二在学校中,这是范围,即由校长、教师、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学校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三基于学校,这是切入点,即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资源,释放学校活力,寻求学校发展。
  二、校本管理的由缘及实质
  随知识经济的产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化。传统的“命令 执行”的高度集权式管理形态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能更大地调动学校发展自主性、积极性,更能有效利用和整合教育资源的校本管理应运而生。
  其实质是在依法治教的前提下,实行学校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施管辖权与办学权的分开,实现教育目标统一性与学校特色多样性的结合,给学校充分的办学空间,使学校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
  三、校本研究是学校发展的起点
  校本管理的终极目标不仅是维持学校的生存,而是促进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校本研究就成为学校发展的起点。
  校本研究既要研究学校教育的内部系统,也要研究学校教育的外部系统。学校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分系统,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的变化,这就要求学校校长和教师必须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全局观念和大教育意识;学校教育又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持续性的循环系统,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学校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硬件软件、师资生源、社区环境……家长情况来确定学校发展目标规划与个性特色、学生培养目标与特长、教师发展特点与方向。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校本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情景化和体验性。学校应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进行系统评价;应充分利用社会、自然、信息化和校内资源编制出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特色校本课程。
  五、校本培训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现代教育,学校硬件基本标准化了。这就要求我们校长和教师必须专业化。过去那种能够教好书就能当校长,有知识就能教好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也如汪广仁所说,优秀的校长是发展型、研究型、专家型的;优秀的教师善于带着学生走向一门科学,并使之融为一体的。不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单靠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这又要求必须加强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校本培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层次分明、逐步深入、目标明确、因地制宜、远近结合的原则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使教师积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勇于探索教学规律,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引领学生和谐发展,为学校发展增添动力。
  六、校本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校不是行政机构,而是一个办学实体。各级各类部门应给学校管理的自主权,让学校领导根据学校的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学校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是专业管理,校长不是行政长官,而是专业管理人员。实施校本管理,需要专家型的管理人才。他们必须:善于提出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善于挑战和承受风险;善于组团和协调;善于制定和突破规范;善于捕捉和运用信息;善于集权、分权、放权;善于树立和发展威望;善于开发利用和整合配置资源;善于追寻人本;善于注重成本等。
  教育是兴国之本,教育是强国之路。教育兴则百业兴。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校本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是全社会都应参与、关注、支持的事。
  (作者电话:0852-2862800<办>,13985625977)
其他文献
作为在网络世界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曾遭遇过这类情况,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谈及“爱国”问题、表达爱国情感时,经常会遭到一些不明身份人群的侮辱、谩骂和讽刺。这种情况一度让许多网友谈“爱国”色变,迫使他们在此类话题上选择“沉默”,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过,这就从客观上造成网络社会呈现出“爱国者”阵营“势单力薄”的假象。  不可否认,由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发展阶段,再加上中国社会确实存
探索历史地名的起源和演变,弄清今名由来,古名位置和古今地名的对应关系,是掌握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所不可缺少的。地名学的探明的有关的地名特征,如地名的词语性、地理性、社会性、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对于史地教学来说,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有利于增加教学实践的真实、趣味和美感,以及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地理原因。具体来说,其教学价值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从语言学角度看,地名系由語词构成,属于语言词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走入寻常课堂已成历史的必然,随之而来的一场由现代教育技术引发的教育的革命已迫在眉睫。可以说,多媒体是今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众多学校在CAI方面进行了非常可贵的尝试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成果。但不得不承认,CAI还处于相当幼稚的初级阶段,在不少
2012年以来,榆林市区先后启动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我校积极响应,在区内学校率先改革。现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以下:  一、统一认识是课改的思想基础  课改的前提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组织下,我校组织领导和骨干教师参观了省内外许多名校,参观后,我们进行了反思。要彻底改变思维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学理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
高密市恒涛双语学校在“微德育”建设上作了深入地探究与实践, 让学校的德育工作接地气有实效。  一、关注“微体验”, 我的成长我知道  “管”是为了“不管”, 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恒涛双语学校一直以来推行班级自主管理,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品格, 体验成长的快乐。  一是自主申报小岗位。我们将班级的事务细化,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班级每个成员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 每个岗
遗书称“活着太累,工资月光”  人物简介  赵鹏,生于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教书,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  每天周而复始地与高三学生一起出早操,直到学生晚上就寝,一天的工作才结束。  或许是来自生活、工作、经济等各方面压力,不到30岁的他选择在办公室服毒自杀。  4月27日晚,查看完学生宿舍,赵鹏一天的工作结束。他返回办公室,拉上窗帘,关掉灯,将一瓶敌敌畏一饮而尽。  赵鹏在遗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呢?下面谈谈一下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的体会。  一、创设
普及初中教育而带来的“两极分化”现象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为使每一处学校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学科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所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划分教学内容和学科能力的层次。本文仅就中学地理学科能力层次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身体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的综合体,包括体力、智力和心力(非智力
作为执教者都知道数学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数学科本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平时的经验总结。尤其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更是一道难题,因为农村孩子各方面条件差,对该科认识不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一直是一个“难题”。学生的数学成绩老是提不高,总存在多数学生厌学数学。这与传统教学和课程有相当大的关系,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的接触面就很小,家庭教育缺乏,学生只要注重教科书提供的数学题目
摘要:新时期高校社团发展伊始,从人管人,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企业文化从无到有,从作用微乎其微到影响、决定着企业生存、发展,对企业运营有明显的提升力,在传统的观念中,我们把企业文化当成了企业的成本一种;到了科学管理时代,企业文化成了资源的一种;发展到今天,企业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文化最终由资源演变成了企业的资本。不可忽视的是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就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运营中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