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创建的前前后后——为纪念建所二十周年而作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如行云流水,转瞬之间,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的创建已经二十周年了。对一个人来说,年满二十叫做“弱冠”,要举行加冠的典礼,表示已经初步成人,但因其身体还未壮,故又称“弱”。宗教所在创建二十年的时候,便被评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研究基地,也等于加冠,也算初步到了成年,今后就更应承担起国家的重担了。在这双喜临门的时候,让我们回忆一下它的成长过程,总结一下过去的历史经验,也许对它未来的发展更为有利。
其他文献
本文的根本目标便在于从希克的“实体”学说、“救赎论”学说和“伦理标准”入手解析其宗教多元论假说的乌托邦性质,并进一步探究其宗教多元论假说的方法论原则,最后对21世纪基督宗教对话形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佛教的戒律是佛教本来面目的表现,清规则是佛教本土化的特征。晚明时期,佛教界在此两方面都出现了问题。为了扭转佛教发展的颓败趋势,作为晚明四大师之一的袜宏,分别在戒律和清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针对佛教戒律的庞杂不明,袜宏对之简约,以使僧众有所依规;针对清规的日益世俗,袜宏制定《云栖规约》,以别僧俗界限。
期刊
期刊
生命与健康,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永恒主题。人间佛教的建设,不能回避这一主题。大力弘扬佛教思想宝库中蕴涵的有现代价值的医药养生思想,是二十一世纪佛教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将佛法图融于社会,服务人生,建设人间佛教的方便法门之一。
期刊
彝族是一个山地民族,山神是彝族原始信仰的主神,并与其生产生活形态的转变、发展相对应。游牧、畜牧阶段的山神,主宰畜牧兴旺;旱作阶段的山神,其职能无所不包;稻作阶段的山神,其职能更加具体化,并与水神、祖先相融,成为专司稻作的谷神。因此,彝族的山神崇拜及祭祀,反映了彝族从游牧、旱作到稻作转变的整个过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