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蒙古高原的最南部,一个叫塞罕坝的地方
参天的树木手挽着手
它们用阵阵松涛唱歌,用小溪清泉伴奏
每一株大树都像士兵
它们笔直地站立,肩并着肩
像一道绿色的长城,把风沙拒之门外
曾几何时,在它们站立的地方
寸草不生,漫天黄沙遮天蔽日
直下北京城
曾几何时,在这绿色的长城下
零下四十几度的低温,让多少只脚止步不前
甚至是康熙乾隆留在这里的猎户
但是,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的意志坚如钢铁,他们的斗志感天动地
他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一支共产党员组成的林业大军
浩浩荡荡
不可阻挡
2
在他們身上,燃烧着青春之火
这熊熊的烈火可以暖开脚下的冻土
可以融化雪山下的岩石
在这样一个未知的世界里
他们把理想与奋斗,交给一棵棵白桦树
一棵棵落叶松
他们的心跳让这片沉睡的土地
迎来了亘古未有的苏醒
他们的号子让群山回应,让时间静止
让白云停下脚步
他们是祖国的鲜花,要开在
共和国最需要的高原上
多少年后,我踏着他们的足迹
在一个叫马蹄坑的地方
找到了王尚海的墓地
找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因
找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归宿
3
这片土地,因一个时代而改变了颜色
这片土地,因一个往事而长成了历史
看吧,在它蓝色的天空下
是一个绿色的王国
有着梦一样恬静的童话
六个花一样的姑娘,本该是苗圃里的幼苗
却成为五十四年前,这片土地的精神象征
她们是爱情的化身,是树枝上的百灵鸟
是月亮湖边的六个梦
是神话里的天使,是太阳的正午之光
至今,天气晴朗的早晨
仍能听见她们唱给自己的情歌
在白桦林的深处偷偷地脸红
至今仍能看见她们为自己选择的伴侣
都长成了挺拔高大的樟子松
相伴一生一世,她们永远像树上的青藤
4
这是一个树的海洋,花的世界
微风徐来
绿色的波浪在山峰与山峰之间涌动
整整三代人
才造就这塞上的江南,绿色的丰碑
荒漠之上的巍巍长城
在一米多深的泥泞下
至今仍然保留着他们住过的地窨子
在一百四十万亩的方圆内
至今仍然流传着他们一次次失败
又一次次站立起来的不朽的传奇
我似乎听到,英年早逝的李应胜
正坐在对面的山上诉说往事
我似乎看到,十九岁就因冻伤
而截肢的孟继芝,正健步如飞
穿梭在他人生的另一条路上……
5
“高原筑梦五十载,只图荒漠变林海,
弱冠入坝古稀出,万顷碧绿慰我怀”
豪情万丈的诗句
属于豪情万丈的时代,属于豪情万丈的创业者
共和国的生态屏障
来自这样一个英雄的群体
来自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人
我眼含热泪,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像仰望着一排排参天的树木
他们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这里
连同他们的理想和信念
他们是共和国的骄子,是这片土地的灵魂
他们的血肉之躯,打开了生命的禁区
他们的铮铮铁骨,回答了生命的意义
在这无边无际的林海面前
你,看到了吗?
每一棵树都是活着的纪念碑
每一片森林,都高举着塞罕坝的旗帜和精神
(王琦,承德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出版诗集《灵魂去处》《王琦诗选》等。)
编辑:耿凤
在蒙古高原的最南部,一个叫塞罕坝的地方
参天的树木手挽着手
它们用阵阵松涛唱歌,用小溪清泉伴奏
每一株大树都像士兵
它们笔直地站立,肩并着肩
像一道绿色的长城,把风沙拒之门外
曾几何时,在它们站立的地方
寸草不生,漫天黄沙遮天蔽日
直下北京城
曾几何时,在这绿色的长城下
零下四十几度的低温,让多少只脚止步不前
甚至是康熙乾隆留在这里的猎户
但是,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的意志坚如钢铁,他们的斗志感天动地
他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一支共产党员组成的林业大军
浩浩荡荡
不可阻挡
2
在他們身上,燃烧着青春之火
这熊熊的烈火可以暖开脚下的冻土
可以融化雪山下的岩石
在这样一个未知的世界里
他们把理想与奋斗,交给一棵棵白桦树
一棵棵落叶松
他们的心跳让这片沉睡的土地
迎来了亘古未有的苏醒
他们的号子让群山回应,让时间静止
让白云停下脚步
他们是祖国的鲜花,要开在
共和国最需要的高原上
多少年后,我踏着他们的足迹
在一个叫马蹄坑的地方
找到了王尚海的墓地
找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因
找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归宿
3
这片土地,因一个时代而改变了颜色
这片土地,因一个往事而长成了历史
看吧,在它蓝色的天空下
是一个绿色的王国
有着梦一样恬静的童话
六个花一样的姑娘,本该是苗圃里的幼苗
却成为五十四年前,这片土地的精神象征
她们是爱情的化身,是树枝上的百灵鸟
是月亮湖边的六个梦
是神话里的天使,是太阳的正午之光
至今,天气晴朗的早晨
仍能听见她们唱给自己的情歌
在白桦林的深处偷偷地脸红
至今仍能看见她们为自己选择的伴侣
都长成了挺拔高大的樟子松
相伴一生一世,她们永远像树上的青藤
4
这是一个树的海洋,花的世界
微风徐来
绿色的波浪在山峰与山峰之间涌动
整整三代人
才造就这塞上的江南,绿色的丰碑
荒漠之上的巍巍长城
在一米多深的泥泞下
至今仍然保留着他们住过的地窨子
在一百四十万亩的方圆内
至今仍然流传着他们一次次失败
又一次次站立起来的不朽的传奇
我似乎听到,英年早逝的李应胜
正坐在对面的山上诉说往事
我似乎看到,十九岁就因冻伤
而截肢的孟继芝,正健步如飞
穿梭在他人生的另一条路上……
5
“高原筑梦五十载,只图荒漠变林海,
弱冠入坝古稀出,万顷碧绿慰我怀”
豪情万丈的诗句
属于豪情万丈的时代,属于豪情万丈的创业者
共和国的生态屏障
来自这样一个英雄的群体
来自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人
我眼含热泪,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像仰望着一排排参天的树木
他们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这里
连同他们的理想和信念
他们是共和国的骄子,是这片土地的灵魂
他们的血肉之躯,打开了生命的禁区
他们的铮铮铁骨,回答了生命的意义
在这无边无际的林海面前
你,看到了吗?
每一棵树都是活着的纪念碑
每一片森林,都高举着塞罕坝的旗帜和精神
(王琦,承德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出版诗集《灵魂去处》《王琦诗选》等。)
编辑: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