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奇观化现象及反思——以《林海雪原》为例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经典”改编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一大景观.曲波创作的长篇革命历史小说《林海雪原》家喻户晓.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京剧、话剧、连环画、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影响甚大.其中,《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版本众多,引人关注.综观《林海雪原》影视改编历程,其显示出从叙事性到奇观化的演变特点.这一奇观化现象折射出“红色经典”改编的趋势.在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红色经典”怎样定位、如何改编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巴西与阿根廷是全球较早开放国内种子市场和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但是,巴西成为转基因技术引进和创新的代表,而阿根廷则踟蹰不前.巴西与阿根廷的区别反映了技术自主与技术依附、技术与各种社会环境结合的不同结果,以及技术嵌入所需的各种条件对农业发展的重大作用.通过案例比较发现,只有实现转基因技术自主以及推动技术与社会环境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技术的功能作用,从而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以及粮食主权.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尚缺乏大教育学的建构视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人,应进行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使教育学既成为面向所有教育领域的教育学,又成为能涵盖各教育领域的大教育学,在每个教育领域,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学中国话语.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进行大教育学建构亟待突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突破学校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突破教育学学科界限;突破西方话语;突破抽象形式.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应当通过四方面路径:聚焦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大教育学学科视野
2021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紧跟学术前沿与时代步伐,转载论文来源广泛、栏目丰富,源杂志转载量较高的依次为《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文章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以师范院校为主,高等学校仍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奋斗历程与经验、实证取向与实践取向的教育学理论、教育评价改革、技术与教育双向赋能的突破与反思等十二个热点问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教育研究、教育学学科范式的创新研究、中国特色教育政策与法律体系研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等九
人工智能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但在实际使用中,消费者普遍对此类产品评价较低.针对这一矛盾现象,经过三阶段的扎根理论编码分析,从消费者自我扩展感知的角度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产品的主动性、学习性、关联性和情境感知性是对消费者影响最为深刻的智能性.在消费者使用人工智能产品时,如果产品行动和消费者意愿一致,人工智能产品一系列智能性会给消费者带来自我扩展感知,这一感知能够积极地影响消费者对人工智能产品的购买意愿和评价;但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当产品行为和消费者意愿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消费者自我扩展感知
教师专业道德是师道与师德的内在统一,是专业价值与主体价值的内在统一,表征为基于德福一致原则的自监督机制,帮助教师在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情境之中,于内心建构深层稳定的价值根性,促使外在的师德规范获得内在的价值依据.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强调致内在德性、立内在心性,不仅可为洞见教师专业道德之深层价值根性提供恰切的分析工具,而且可以帮助探明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路径:在专业承诺层面立其志;通过事事磨砺的知行合一之师德实践,逐步澄清、确证、珍视专业的内在价值;以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作为伦理支撑及价值引领.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
创新驱动就是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基于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均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更大;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以及时间异质性;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分别集中在技术效率变动与技术进步,且会通过不同路径分别影响技术效率变动与技术进步.高等教育数量既直接影响技术效率变动,也会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影响技术效率变动,而高等教育质量通过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为助力经济发
运河会馆是明清时期在京杭运河的带动下,伴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浓厚工商性质的“馆庙一体”式建筑.明清时期鲁西运河区域会馆尤为丰富,聊城山陕会馆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运用图像学理论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出发,将鲁西运河区域遗存会馆建筑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复合体”展开研究,通过对会馆建筑本体、空间、使用群体的分析,会馆建筑图像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图像形式.会馆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在使用过程中,与明清运河区域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产生较为频繁、深入和鲜明的互动关系,揭示会馆建筑实体背后
我国学术界对于杜威是否反对直接道德教学争议不休,系统梳理杜威的思想发展脉络有助于澄清这一问题.直接道德教学在美国学校兴起之际,杜威曾经是它热情的支持者,但数年之后出于教育伦理考量,杜威转变成为直接道德教学的尖锐批判者,最终他基于其民主立场而成为它坚定的反对者.杜威以社会学与心理学平行论述构成教育基础的伦理原则.首先用社会学术语阐明学校生活伦理、教法伦理和教材伦理,从中识别出社会力量、社会理智、社会兴趣三位一体,进而用心理学术语将其转译为品格力量、良好判断力、精细敏感性三位一体,最后以这种学校道德三位一体为
“德福一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也是诸多思想家一直关注和思考的经典命题.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到马克思等,无论是“解释世界”的范式还是“改变世界”的范式,都彰显出道德、幸福、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从功能维度来看,德育是实现“德福一致”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规范维度来看,“德福一致”是德育的重要价值导向.在“加速社会”中,以“德福一致”为价值导向的德育面临着三重危机:以价值秩序的重构为特征的价值危机、以自治承诺的违背与多重异化为特征的环境危机和以“去同步化”病状为特征的实践危机.应对这三种德育危机需理念再造,其
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对教学主体的阐释囿于现代主体哲学所揭示的理性主体与非理性主体之争,无法有效说明技术在教学主体发展中的作用,也无法为人工智能对教学主体的扰动进行合法性辩护.通过对现象学技术哲学及主体哲学发展的考察,发现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身体分析和后人类主义的超人假设,能够进一步发展教学主体理论.身体既是非理性主体反对理性主体的关键,也是非理性主体证明自身的依据,还是技术主体出场的必要过渡.超人假设则突破了人的局限,建构了新的人性论.由此,人与“技术人”之争成为教学主体理论研究面对的新矛盾.规避教学主体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