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种植期间,能够有效提升土壤保墒能力和综合肥力,减少土壤受到的水蚀、风蚀,促使农作物可以顺利生产,在降低成本基础上提高作物产量,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了切实发挥该技术的重要作用,本文细化探究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的要点,并结合该技术实施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机械化、现代化发展。
  一、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要点
  1、前茬准备工作。在玉米种植期间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首先要做好前茬准备工作,对留茬高度实现合理化控制。实际播种作业开始之前,要对秸秆还田机进行合理利用,实现全面粉碎,或者通过捡拾机实现全面转移,保证后续播种机可以顺利作业。同时,要对玉米整体的免耕播种幅宽进行综合考量,确保畦面保持高度平整性,便于后续播种作业的开展,也可为玉米后期生长和出苗期间的灌溉提供便利。在准备期间,需要关注土壤含水量情况。通常情况下,土壤含水率保持在17%到19%范围内,有利于加快出苗速度,还可有效提升出苗率。若所种植的土地土壤墒情相对较差,需要先进行适当灌溉,之后再开展播种工作,或者在播种作业之后及时进行灌溉操作。
  2、确定播种参数。在播种参数确定期间,首先要对播量进行合理化分析。如果播种土地属于土、水、肥等条件比较好的地块,则需要选择紧凑型玉米品种来播种,每公顷播种6~9万株苗;若播种地块属于中低产地块,也就是土、水、肥等条件属于一般情况,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的话,每公顷播种苗量需要保持在5万~6万株之间,如果要选择平展型玉米品种,那么每公倾需要将苗量保持在4.5万~5.5万株之间。其次,要对株距、行距、播深相关参数进行设计,这些参数需要在播种期间依据当地墒情来确定。通常情况下,播种深度一般保持在5cm~6cm之间,种植行距一般确定为40cm和80cm。种植作业中等行距一般都是60cm,保证等行距能够确保玉米在收获期间可以通过联合收割机来作业。播种株距和行距相关参数的确定,需要以保障单位面积内的玉米成苗数为标准,比如在行距參数比较大的情况下,株距就会比较密,通常会保持在20cm~30cm范围区间。
  3、合理调整播种机。播种作业开始之前,需要按照不同区域具体作业方式进行机具选择,严格按照说明书当中的细则,合理调整播种机关键部位。通过拖拉机进行动力操作时,需要先将液压手柄放置在浮动位置,并对此时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和检查,确保机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并且液压悬挂机构能够灵活的起落,如果相关部位不能达到要求就要及时调整。
  4、试播。通过试播可以对播种深度的统一性,和排种的均衡性进行有效检查与调整,查看株距播量和行距是否能够达到农艺要求,如果存在不符合要求的参数,就要及时作出调整。
  5、田间播种操作。运用免耕播种机来播种玉米的时候,需要保障机具始终处于匀速前进状态,禁止出现一会儿慢、一会儿快或者是倒退情况。对播种机所有机构实际工作状态实现动态关注,一旦发现机器存在故障要及时排除,保证作业综合质量。通过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实现玉米播种之后,要在出苗后及时普查苗情,若发现田中存在出苗不均匀或者缺苗断垄等问题,要及时做好间苗和补苗工作,确保实现全苗。
  二、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现状及展望
  1、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现存问题。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虽然对推动玉米产业种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实际运用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对该技术价值的全面发挥产生负面影响。首先,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相关项目在我国开展的自主研发工作相对较为滞后,不管是导向性还是通过性都存在一些问题。而出现此类问题的根源,还是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具体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尤其部分区域存在较多玉米秸秆,经常出现机器堵塞、行驶线路受阻等问题,影响后续作业,难以保障排肥和排钟等工作的整体成效。农业机械生产目前还存在严重的粗放性管理问题,很多机械设备实际施工期间,缺乏科学的管理与维护,故障出现率比较高,且频繁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其次,我国针对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相关项目还没有完善的建立控制体系和标准化管理准则,导致机械化作业期间,覆盖和镇压过程难以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不能保障玉米出苗率合格,后期生长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这种免耕作业形式难以全面翻埋处理田间杂草,除草剂也会受到秸秆阻挡难以全面有效的喷洒杂草,影响玉米种植整体效果。最后,由于我国推广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的时间不长,技术研究和技术人员培养工作还较为滞后,尤其对农机驾驶者缺乏系统化培养和标准化管理,导致实际机械化播种操作工作得不到有效控制,经常出现机械操作不当等问题,影响玉米播种效果。
  2、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展望。要切实发挥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的重要价值和作用,需要逐步提升该技术的推广程度,有关管理部门要正视目前该技术实施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系统化制定相关管控机制,切实增强整机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要加快配套技术的完善工作,尤其要重视发展育种技术,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在高效管理基础上,全面优化农艺、农机。有关管理部门还要积极研发各项生产技术,增强技术推广效果,提升管理水平,逐步推进该技术的全面进步。
  玉米实施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播种效率和农作物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及机械化发展。为了有效发挥该技术价值和作用,需要运用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过程中,科学的做好前茬准备工作,合理调整播种参数,调整播种机器,经过试种保障田间播种操作的合理性、科学性。技术管理部门还要正视该技术运用中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进一步推进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作者单位:262103山东省安丘市石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调查海阳市网纹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网纹瓜产业进一步发展. 一、发展现状 海阳网纹瓜作为我海阳市特色农业品牌之一,自1
通过对国内外调酒师人才培养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目前国外并无对高级调酒师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国内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调酒课程革新、调酒技术运用、调酒培训行业规范几个方面
虚拟仿真技术十分适用于实训教学,尤其是建筑实训教学,能够弥补传统建筑实训教学的缺陷,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建筑实训环境。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增大了对牛肉产品的需求量,扩大了肉牛饲养的规模,但目前,肉牛品种仍需要不断改良,提升饲养技术.一、山西高产肉牛品种改良
大豆是黑龙江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大豆以其营养丰富、吃法多样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大豆也因经济价值较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在大豆栽培过程中经常会遇到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精密播种技术的研究,使播种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必须进行精确机械化播种.本文对大豆精量播种机的关键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
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研究总结出阿勒泰地区农田主要杂草防治的技术原则和防治技术. 一、技术原则 根据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田间杂草危害程度,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
以碱铝硅玻璃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次离子交换(凯丽法),研究离子迁移与离子交换对玻璃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凯丽法在单次离子交换法基础上引入高温离子迁移(HTIM)工艺,易实现更深的
笔者从歌曲的美学分析(创作背景、歌词意境、词曲结合)和演唱体会(气息运用、咬字吐字、强弱对比、以情带声)两个方面对《秋窗风雨夕》这首歌曲作了全面的分析及演唱指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