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通的过程性考核体系设计及路径优化

来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416784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程性考核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从实施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意义入手,借助学习通,从课堂签到、随堂练习、选人和抢答、主题讨论等七个环节对经济学类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优化过程性考核的实现路径,即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网络建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设定考核内容,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过程性考核.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深度学习”理念,对于提升大学生学业挑战度、专业学习兴趣和科研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文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背景,在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实施过程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对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多元化发展,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单一化日语人才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该研究从企业需求出发,对招聘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瞄准市场需求,分析日语教育存在的不足,结合教育内部规律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的良性互动提供思路.
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师范教育功能有了新的定位,不仅要培养大学生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雄厚的专业技能,还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建设“新师范”,树立新风貌,大幅度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从过去的实习基地,到现在的创新人才教育实践基地,展现出我国教育理念的变化.该文就如何建设“新师范”创新人才教育实践基地展开详细讨论,旨在培养师范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教育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体系结构的逐渐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早已转移到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学位论文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载体.该文介绍了陕西科技大学以提升学位论文质量为抓手,以强化培养过程管理为手段,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学位论文质量培育和质量评判两个方面共同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进而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举措.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的探讨与路径的研究,对于指导专科学生顺利就业和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下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固化、就业指导方式单一落后、就业指导工作积极性有待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可以从创新就业指导理念、加大就业指导力度、提高就业指导积极性、完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加以解决.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我们在教学中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对该课程试行双语教学,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英语交流水平同步提高.课程实践中我们在建设双语教学资源、构建双语教学模式、创新双语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双语教学评价模式等环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提高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摸索出了一种新方式.
本科生对学校满意度综合反映了高等院校整体办学水平,是高校评估自身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该研究对H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对学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学科专业、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状况、参加活动情况对学校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教学服务中与专业和课程相关的因素对学校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与教师相关的因素对学校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学生管理服务和生活服务的诸多因素对学校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结合模型分析结果,对提升本科生对学校满意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户外健身场所建设也如火如荼.而健身器材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亲子的互动性需求,针对现有的健身器材、健身环境的体验展开分析,对社区户外健身器材交互设计方法进行创新设计.通过趣味的、体验感舒适的互动型健身器材,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健身锻炼变得更丰富、更具趣味性.
面向艺术惠民工程开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政策部署,落实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的相关教育教学,提出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的特色化改革研究与实践.阐明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的界定,分析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的现存形式;进行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在专业化素养夯实、服务化意识提升、民族化情怀树立上的特色化探索;提出音乐专业艺术惠民的特色化实践,包括专业化素养夯实的特色实践、服务化意识提升的德育融合、民族化情怀树立的具体落实.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作为高校资源开放与人才培育的方法,悄然提升社会文化艺术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发展音乐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针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专业课程的特点,围绕适应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省地区市场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要求,课程教学注重以市场和产业的需求为目标导向,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增强学生对行业相关背景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学生适应行业发展要求,提高工程理论和实践的能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的创新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