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特征与筹资机制

来源 :未来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在救助思想上突破了原有的剩余型救助.逐渐向制度型救助模式转变,显示出选择性、目标性、弥补性等制度特征。在资金筹集上。各地基本遵循省级以下各级比例分担的筹集模式。由于乡村社区经济负担能力有限,且基层组织在制度实施发展过程中,其优势在于服务递送而非资金筹集,因而提出中央和省级财政应以横向公平为原则.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补助资金。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如何将知识快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已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核心问题。美国、日本、芬兰和韩国是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型国家,其将知识转
猪腹泻会导致饲料报酬率低,猪成活率低下,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甚至死亡,是导致猪生长受到威胁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猪腹泻十分普遍,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国的养
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不断增加石油进口将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石油储备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石油企业和国家应付某些突发事件的需要。通过分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诸多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农民难以胜任现代农业职业岗位需求是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就要建立基于胜任力
2004年10~2007年10月,我们收治脑出血致肢体功能障碍180例,对其中90例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