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精确人员定位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山西电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go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需求,研究设计了精确人员定位系统。系统设计采用UWB超宽带技术,结合三维GIS、以太网和计算机技术等。通过地面中心站设备,井下设备配置和系统连接方式的研究设计,利用数据库、软件、图形处理技术等,实现对井下人员考勤、实时定位、区域控制、安全警示报警监测和应急快速搜寻等智能信息化管理。
其他文献
为推进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于我国药品注册和药品报销,本文在研究澳大利亚药品注册现状及药品注册中关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规定基础上,合理借鉴其宝贵经验并建议:重视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决策中的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指导性指南,更新医保目录,逐步探索适合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标准,更好地发挥其在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为了探究滚轧分齿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根据齿轮径向滚轧成形特点,建立了齿轮滚轧成形过程中轧轮与坯件的重合度数学模型,揭示了轧轮齿数、初始压入深度、坯件齿数、压力角、中心距与重合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对初始分齿精度的影响规律。此外,利用Deform有限元软件和滚轧实验分析了轧轮齿数、初始压入深度、坯件齿数和摩擦系数对分齿精度的影响及其显著性。结果表明,轧轮齿数、初始压入深度、坯件齿数和摩擦系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滚轧初始分齿精度,而初始压入深度、坯件齿数和摩擦系数是影响分齿精度的主要因素。
数字下变频处理器是超导磁共振系统信号检测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检测信号的动态范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数字下变频的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FPGA实现的数字下变频处
目的:探讨在临床药师培养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在临床药师培养过程中引入品管圈活动,以临床实际问题和需求为牵引,每期选定一个活动主题,按品管圈活动的各步骤实施各项活动,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全活动循环进行。结果:临床药师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药学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责任心等多项能力得到了提高,活动前后培训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药师培养过程中是可行的,可作为临床药师在职培养的一种模式。
结合SCR铜杆连铸连轧产线生产实践,研究了SCR连铸连轧生产过程中铜杆表面铜粉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SCR产线各工艺影响铜粉因素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高温铜铸坯出铸机后空冷阶段形成的氧化膜是铜粉的主要来源。通过改变结晶轮烟炱器涂炭方式以改善铸坯质量,铜杆铜粉含量降低了0.65 mg/250 mm且铸坯组织优良。优化轧机喷淋结构、适当增大轧辊粗糙度、调整轧机转速及对削边、轧辊导卫和酸洗液PH值进行及时检测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铜粉含量,提高成品铜杆质量。
目的:建立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进一步促进临床静脉用药安全。方法:建立系统的PIVAS药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提高药师专业技术水平;推行“药师+智慧软件”的PIVAS规范化全医嘱审核模式,提升药师审方效率;把握安全用药主线,确保精准高效的药品调配;加强临床调研,搭建“医-药-护-患”互动平台;开展用药教育及药学科普活动,不断扩大药学服务受众群体,形成药学服务闭环管理模式。结果:PIVAS药师提供的完整的闭环式药学服务,使患者用药安全得以保障,初步实现了基于用药安全的全程化药学服
针对航空发动机导管数控(CNC)弯曲成形时回弹大、形状精度差等问题,开展了不同规格的1Cr18Ni9Ti不锈钢管CNC弯曲工艺实验,获得了不同管径D、壁厚t、相对弯曲半径R/D和弯曲角度θ的导管CNC弯曲回弹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回弹预测模型,并对比了机器学习中3种常用的BP、RBF和Elman算法的预测精度,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回弹预测模型开展了全尺寸航空发动机导管的回弹预测及补偿。数控弯曲后导管的最大角度偏差为0.358°,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目的:探究嗜酸乳杆菌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嗜酸乳杆菌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和对照组(谷胱甘肽治疗),各10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9.00%)高于对照组
针对双层板在普旋成形时易出现法兰起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理论预测方法。首先对双层板在旋压成形过程中法兰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塑性理论对弯曲应变能和外力做功分别进行了求解计算,并根据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解析模型,用来确定无法兰起皱缺陷的成形极限。计算结果表明,旋轮进给比和板料厚度对法兰起皱的影响显著,旋轮进给比越大,板料越薄,双层板在普旋阶段的成形极限越小,法兰越易出现失稳起皱。以SUS430/Al3003双层板为例进行工艺实验,研究发现,利用解析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上述理论预测模型
FPGA的片上系统(SOC)指的是将CPU核、存储器及所有软硬件控制模块都放在单片FPGA中,实现了系统在单一芯片上的设计,是一个更具发展前景的电子系统设计解决方案。本文给出了FPGA片上系统的基本组成,并以基于8051 IP核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为例,说明了FPGA的片上系统的设计流程、方法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SOC设计具有集成度高、可在系统升级、高效低功耗等特点,是现代电子技术重要的设计手段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