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主学习,它对学生至关重要。在全面重视学生素质培养的今天,教会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自己探索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任是哪个学生,还是哪个人,无任他的记忆能力有多强,面对浩瀚无边的知识大海,光靠记忆,或被动的接受知识是没有用的,只有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知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那么,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在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关键词:自主 学习 培养
【中圖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103-01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宰着课堂,老师是课堂教学上的主体,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没有机会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只能机械的记住老师所讲的知识,不知道自己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而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老师要教会学生会学习,说到底,让学生会学习远比学会更重要。
一 教学生会阅读
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方式,可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会阅读,因此,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各种阅读是很有必要的。按教学进度上分,可以把阅读分为几种,课堂教学前的阅读,也可以称为预习阅读;还有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课后阅读等。无任是哪种阅读,只要老师指导得法,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课前的预习阅读,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指导,很多学生只知道通读教材,认真的学生就会多读几遍而已,也找不到学习重点,对生物知识的接受没有太大的帮助,长时间下去,学生觉得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不进行预习阅读呢。所以,为了提高生物教学的预习效果,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给学生阅读的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比如,在进行伴性遗传预习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如下阅读提纲:1、伴性遗传的概念是什么?2、色觉正常的男、女基因是什么样的?3、色觉不正常的(即色盲的)男、女基因又是什么样的?4、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是色盲的,那么他们的后代色盲情况是怎么样的?5、在色盲人群中,为什么男性比女性的比例高?6、简要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这些生物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阅读,能自己掌握的。当学生进行很好的预习后,就能基本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课的效率,还便于学生在听课中发挥自己的思维,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提问,说出自己的观点,有效的促进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试想一下,假如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全然不知,怎么能很好的与老师交流互动呢?
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常常指学生遇到问题的时,有目的的针对教材上的某个段落进行精读,比如,老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就要逐字斟酌阅读某个重点段落。它与课前的预习有明显的区别,预习常常是大概的了解,而课中的阅读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仔细品尝,琢磨书本上的知识原理。在减数分裂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1、那些生物进行减数分裂?2、减少的是哪方面的数?3、减数减了多少?4、减数发生在哪次分裂中?此外,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时候,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区分,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异同,是指导阅读的重点。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无氧呼吸、有氧呼吸;RNA与DNA等等。对生物概念的对比,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归纳、对比、总结都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常用方法。
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继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不要把重点放在追求高考分数上,而应该放在扩大学生知识面上,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有选择的向学生介绍有关生物书籍,做到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的统一。
二 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开展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探索过程的体验。为了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成功率,老师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探究课题,不是说,探究的难度越大就越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实上,生物学习很多课题,也不是非要让学生一一探究的,比如,遗传证据-----DNA、酶的高效性等等,让学生知道探究的历程就行了。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时候,要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开展讨论的时候,要学习用准确的、精辟的语言阐述观点,在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同时,也要敢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采纳别人正确的观点。此外,老师还应该用多种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指导学生收集有关信息
当今科学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生物学方面的成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互联网等等,对有查阅到的有关资料,会作记录、写心得等等。
【中圖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103-01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宰着课堂,老师是课堂教学上的主体,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没有机会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只能机械的记住老师所讲的知识,不知道自己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而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老师要教会学生会学习,说到底,让学生会学习远比学会更重要。
一 教学生会阅读
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方式,可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会阅读,因此,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各种阅读是很有必要的。按教学进度上分,可以把阅读分为几种,课堂教学前的阅读,也可以称为预习阅读;还有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课后阅读等。无任是哪种阅读,只要老师指导得法,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课前的预习阅读,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指导,很多学生只知道通读教材,认真的学生就会多读几遍而已,也找不到学习重点,对生物知识的接受没有太大的帮助,长时间下去,学生觉得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不进行预习阅读呢。所以,为了提高生物教学的预习效果,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给学生阅读的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比如,在进行伴性遗传预习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如下阅读提纲:1、伴性遗传的概念是什么?2、色觉正常的男、女基因是什么样的?3、色觉不正常的(即色盲的)男、女基因又是什么样的?4、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是色盲的,那么他们的后代色盲情况是怎么样的?5、在色盲人群中,为什么男性比女性的比例高?6、简要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这些生物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阅读,能自己掌握的。当学生进行很好的预习后,就能基本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课的效率,还便于学生在听课中发挥自己的思维,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提问,说出自己的观点,有效的促进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试想一下,假如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全然不知,怎么能很好的与老师交流互动呢?
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常常指学生遇到问题的时,有目的的针对教材上的某个段落进行精读,比如,老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就要逐字斟酌阅读某个重点段落。它与课前的预习有明显的区别,预习常常是大概的了解,而课中的阅读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仔细品尝,琢磨书本上的知识原理。在减数分裂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1、那些生物进行减数分裂?2、减少的是哪方面的数?3、减数减了多少?4、减数发生在哪次分裂中?此外,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时候,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区分,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异同,是指导阅读的重点。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无氧呼吸、有氧呼吸;RNA与DNA等等。对生物概念的对比,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归纳、对比、总结都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常用方法。
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继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不要把重点放在追求高考分数上,而应该放在扩大学生知识面上,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有选择的向学生介绍有关生物书籍,做到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的统一。
二 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开展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探索过程的体验。为了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成功率,老师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探究课题,不是说,探究的难度越大就越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实上,生物学习很多课题,也不是非要让学生一一探究的,比如,遗传证据-----DNA、酶的高效性等等,让学生知道探究的历程就行了。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时候,要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开展讨论的时候,要学习用准确的、精辟的语言阐述观点,在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同时,也要敢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采纳别人正确的观点。此外,老师还应该用多种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指导学生收集有关信息
当今科学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生物学方面的成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互联网等等,对有查阅到的有关资料,会作记录、写心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