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nyj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主学习,它对学生至关重要。在全面重视学生素质培养的今天,教会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自己探索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任是哪个学生,还是哪个人,无任他的记忆能力有多强,面对浩瀚无边的知识大海,光靠记忆,或被动的接受知识是没有用的,只有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知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那么,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在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关键词:自主 学习 培养
  【中圖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103-01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宰着课堂,老师是课堂教学上的主体,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没有机会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只能机械的记住老师所讲的知识,不知道自己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而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老师要教会学生会学习,说到底,让学生会学习远比学会更重要。
  一 教学生会阅读
  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方式,可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会阅读,因此,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各种阅读是很有必要的。按教学进度上分,可以把阅读分为几种,课堂教学前的阅读,也可以称为预习阅读;还有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课后阅读等。无任是哪种阅读,只要老师指导得法,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课前的预习阅读,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指导,很多学生只知道通读教材,认真的学生就会多读几遍而已,也找不到学习重点,对生物知识的接受没有太大的帮助,长时间下去,学生觉得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不进行预习阅读呢。所以,为了提高生物教学的预习效果,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给学生阅读的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比如,在进行伴性遗传预习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如下阅读提纲:1、伴性遗传的概念是什么?2、色觉正常的男、女基因是什么样的?3、色觉不正常的(即色盲的)男、女基因又是什么样的?4、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是色盲的,那么他们的后代色盲情况是怎么样的?5、在色盲人群中,为什么男性比女性的比例高?6、简要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这些生物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阅读,能自己掌握的。当学生进行很好的预习后,就能基本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课的效率,还便于学生在听课中发挥自己的思维,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提问,说出自己的观点,有效的促进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试想一下,假如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全然不知,怎么能很好的与老师交流互动呢?
  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常常指学生遇到问题的时,有目的的针对教材上的某个段落进行精读,比如,老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就要逐字斟酌阅读某个重点段落。它与课前的预习有明显的区别,预习常常是大概的了解,而课中的阅读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仔细品尝,琢磨书本上的知识原理。在减数分裂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1、那些生物进行减数分裂?2、减少的是哪方面的数?3、减数减了多少?4、减数发生在哪次分裂中?此外,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时候,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区分,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异同,是指导阅读的重点。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无氧呼吸、有氧呼吸;RNA与DNA等等。对生物概念的对比,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归纳、对比、总结都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常用方法。
  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继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不要把重点放在追求高考分数上,而应该放在扩大学生知识面上,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有选择的向学生介绍有关生物书籍,做到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的统一。
  二 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开展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探索过程的体验。为了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成功率,老师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探究课题,不是说,探究的难度越大就越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实上,生物学习很多课题,也不是非要让学生一一探究的,比如,遗传证据-----DNA、酶的高效性等等,让学生知道探究的历程就行了。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时候,要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开展讨论的时候,要学习用准确的、精辟的语言阐述观点,在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同时,也要敢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采纳别人正确的观点。此外,老师还应该用多种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指导学生收集有关信息
  当今科学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生物学方面的成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互联网等等,对有查阅到的有关资料,会作记录、写心得等等。
其他文献
摘 要:若干个不等的实数a1、a2…an的算术平均值为k,则这些实数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k和一个数小于k。使用该数学原理解化学题的方法姑且称为“平均值法”。  关键词:化学计算 平均值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098-01    所谓平均值法,就是根据“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的性质,进行互逆推算,在化学中常用于定性求
目的:调查贵州民航某公司空中乘务员膳食中营养素摄入情况以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分析影响空中乘务员膳食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了解其膳食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中存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本文笔者就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100-01    人教版数学新课标教材的出现
摘 要:本文主要对学生在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所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进行了详细的举例分析。  关键词:一元二次不等式 参数 解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101-01    求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很多同学感到比较困难。知道在解题过程中要进行分类讨论,也进行了一些分类讨论,但与
摘 要: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结合教学中的体会与认识,通过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主要方式的论述,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至关重要,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比获得知识本身具有更高的价值,对学习和数学教学尤其重
说起互联网行业的美女高管,一定少不了王湘君的名字。爽朗、干练的气质和时尚、精致的外形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而王湘君的能力与她的美貌一样受到业界认可,她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和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男性主导的互联网世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王湘君曾先后任职于网易、搜狐等知名门户网站市场部和销售部,十年互联网门户网站从业经历,使她对行业有着深入的洞察和了解,积淀了丰富的互联网媒体工作经验和营销经验。  自加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