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附视频)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左侧鼻腔流清亮水样分泌物2周,体位改变或用力时加重。

症状体征

鼻内镜下检查脑脊液鼻漏部位位于前颅底额隐窝内侧处。

诊断方法

鼻腔分泌物脑脊液生化、鼻内镜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定性、定位,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

完善检查后全麻鼻内镜下行以中鼻甲腋部为蒂部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修补前颅底脑脊液鼻漏手术。

临床转归

患者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无复发,术区恢复良好。

适合阅读人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阑尾炎的复发是急性阑尾炎治疗临床决策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复发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以期加深对阑尾炎复发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急性阑尾炎住院行阑尾切除术(包括开放与腹腔镜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1)年龄<18岁;(2)慢性阑尾炎;(3)阑尾周围脓肿;(4)阑尾黏液囊肿或阑尾黏液性肿瘤
目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目前存在不少争议,容易误诊和漏诊转移淋巴结。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对于淋巴结定位和清扫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辅助切口注射ICG在荧光成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胃肠专业组收治的2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主因反复右侧鼻腔溢清亮液体1年就诊,无明显鼻阻及黄脓涕表现,间断伴有前额部闷胀不适,无明显头痛情况。曾反复于当地市级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未能明确诊断。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症状体征患者右侧鼻腔反复溢清亮液体。诊断方法采用鼻腔漏出液葡糖糖定量,鼻内镜检查、高分辨率鼻窦CT和鼻窦MRI检查。治疗方法经鼻内镜额窦后壁来源脑膜脑膨出切除、鼻腔外侧壁黏膜瓣颅底修复术。临床转归患者痊愈出院
病史摘要女性患者,68岁,因反复咳嗽2年入院。患者既往于2年前曾有二次左侧额窦手术病史。症状体征入院后鼻内镜检查见左侧鼻额管开口处脓性分泌物溢出.诊断方法CT检查提示左侧额窦炎,上颌骨及筛骨骨质增生,左侧上颌窦窦腔消失。诊断为1.左侧复发性额窦炎;2.鼻后滴漏综合征。治疗方法入院后予全麻下行鼻内镜Draf Ⅲ演变式,手术切除左侧眶纸板与对侧中鼻甲之问的额窦底结构,包括上颌骨额突、额鼻嵴、中鼻甲、对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因"鼻塞、脓涕伴嗅觉减退1年入院。症状体征鼻中隔轻度左偏,两侧中鼻道及嗅裂内苍白色半透明息肉样新生物伴黏稠脓性分泌物。诊断方法鼻窦CT扫描提示以两侧筛窦炎症为主的全组鼻窦炎伴鼻息肉、右侧筛窦骨瘤。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右侧筛窦骨瘤、鼻中隔偏曲。治疗方法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下全组鼻窦开放术。临床转归术后2周患者鼻塞、脓涕、嗅觉减退症状完全消失,术后患者规律门诊复查。适合阅读人
病史摘要患者,中年女性,既往体健,主因"左侧鼻塞伴流脓涕2个月"入院。症状体征鼻塞伴流脓涕为主要症状,病程中偶感头痛不适。体格检查:右侧鼻腔通气尚可,左侧鼻腔通气欠佳,鼻腔黏膜充血,鼻中隔轻度向右偏曲,左侧中鼻道见新生物伴脓性分泌物附着,肿物呈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有弹性,肿物来源于左侧上颌窦,双侧中下鼻甲轻度肥大。诊断方法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鼻窦CT提示:鼻中隔轻度向右偏曲、左侧上颌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因"右侧面部胀痛1个月"入院。症状体征鼻腔黏膜轻度充血,右侧鼻腔窄,可见少量黏性分泌物。鼻中隔居中,双侧下鼻甲轻度肥大。右侧面颊部轻度隆起,无明显触痛,无肿胀。诊断方法结合CT影像诊断为右侧上颌骨含牙囊肿。治疗方法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上颌骨含牙囊肿切除术。临床转归术后6个月复查,鼻腔黏膜正常,未见粘连及异常分泌物。达到术后痊愈标准。适合阅读人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