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死要活,死活结合”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y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考形势的日益严峻,高考政治试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要有效应对眼前的变化,取得理想的成绩,无论是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始终坚持“要死要活,死活结合”这八字方针。本文结合政治高考题例,对这八字方针的应用进行了具体解析。
  关键词: 高考 政治试题 八字方针
  
  高考的形势日益严峻,文综的考题变幻莫测,政治试题更是让人难以揣摩,这无疑给严谨治学的老师、孜孜求学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那么,他们应如何应对眼前的高考形势呢?
  综合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我发现只要坚持“要死要活,死活结合”这八字方针,便可轻松自如地把握课本知识,并灵活自如地在作题中加以运用,且收效不错。然而,这八字方针应如何加以贯彻、实施呢?
  一、“要死”
  即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记忆要准确、表述要科学,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如(2006年高考卷Ⅱ,24)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取决于( )
  ①生产总值 ②生产技术 ③生产成本 ④生产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此题考查的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概念。如我们能准确把握“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便可轻易得出: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取决于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由此可知①③正确,因此,正确的选项为B。
  又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27)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际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此题考查的是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只要我们能明确“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又理解题干所提“海信集团”、“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时间均为个别劳动时间,便知此时间不会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同一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获利增大,便不难选出C。
  由以上可知,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把握得“死”,有助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分值。
  二、要活
  即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灵活把握、灵活运用,不能死记硬背,僵化不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系列化,多角度、多侧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把“教活”与“学活”相结合,才能“用活、活用”,即“教活﹢学活→用活、活用”。
  例如,在学习商品交换时,对于“1件衣服=15千克大米”,可引导学生作如下思考:
  ①二者为什么要交换?②二者为什么能交换?③为什么1件衣服只能换15千克大米?④这是否是商品流通?如不是,这种交换是什么交换,什么才是商品流通?⑤衣服烂了,还能交换吗?为什么?⑥二者交换的比例可变吗?……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把握有关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流通及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等内容,且不会觉得枯燥无味。此时,如适时出示材料:“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遭到行政部门查处和市场拒绝”。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学生定不难答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等相关的内容,而这源于对问题⑤的学活。可见,学生在学活的基础上把知识活用了。
  (二)注重事例与理论的联系
  1.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要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将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事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事例,使其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得出理性的结论,从而彻底克服原来死记硬背的现象,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真正领会理论观点的精神实质。
  例如,在讲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党的先进性”时,教师要联系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加以引导,通过疏通,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分析,使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理性结论,同时,也澄清头脑中的疑问,从而加深对党的感情,更加坚定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可见,寓理于例,解析与教学内容有关而又属学生敏感的事例,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基本理论,澄清头脑中的疑问。同时,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
  事例是“活”的,理论是“死”的,这种“死活结合,活中求死”的作法实现了知识、能力、思想素质三者的有机统一。
  2.实际联系理论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不失时机地灵活运用现实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运用课本基本理论去阐释具体事例,从而克服原来的理论和实际“两层皮”的现象,让学生将所学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实践中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2006年高考重庆卷,38)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1)以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中的浪费行为。
  (2)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浪费行为。
  (3)从公民和国家关系的角度分析浪费公共资源行为的错误。
  这道题就是实际联系理论的一道典型试题。对实际联系理论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加练习、运用。当然,在此过程中要考虑答案的弹性化,允许有开放性思考,不要给学生设置标准答案。
  可见,用理释例,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又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提高应考能力(现在的考题多是以热点材料为背景而展开分析的)。
  事例是“活”的,理论是“死”的,这种“死活结合,以死应活”的作法好处多多。
  政治试题中,变的只是背景材料,是时政,这是“活”的;不变的是课本基础知识,是概念和理论,这是“死”的。我们要想取得好的收效,就要坚持“要死要活,死活结合”。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然而其在当前发展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高校社团引入项目化管理进行研究,提出概念模型及实施流程,以期促进高校社团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 学生社团 项目化管理 模式    学生社团是学生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价值追求而聚合在一起的大学生群众组织。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社团不仅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奥里奥尔·保罗是西班牙新生代电影导演的杰出代表,从最初为电影《茱莉娅的眼睛》担任编剧工作,到之后自编自导影片《女尸谜案》和《看不见的客人》,保罗所参与的电影都与悬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他时常会将影片的故事情节架构在一起谋杀案之上,把千丝万缕的情节精细巧妙地安置在一个悬念丛生的电影文本中,并在影片中对人性中的恶毒与善良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察。  一、叙事结构:反转与封闭交织  从电影叙事学的角度分析,“
摘 要: 俄国贵族在彼得大帝时期处于被奴役的状态。在彼得逝世之后,俄国的君主如走马灯一般轮流登场,他们在贵族的支持下登上皇位,并依靠贵族和近卫军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而俄国贵族也趁机不断获取各种权益。最后,随着《贵族自由宣言》的颁布,俄国贵族终于从奴役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 俄国贵族 宫廷政变时期 地位转变 影响    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下,俄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
摘 要: 《离婚》围绕江南水乡平息纠纷的风俗“和谈”进行叙事。“和谈”是传统固有道德秩序“公正”的表征,其潜在规则却是“弱肉强食”,这种道德秩序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昭然若揭。而类似爱姑的广大农村妇女虽然敢吵敢闹,似乎是对传统礼教的挑战,但深究起来,却无一不是在处处维护着、维持着传统的封建礼教。爱姑是生活在整个道德秩序最底层的被损害者,但同时又是这个虚伪的道德秩序的不自觉维护者。  关键词: 《离婚》
摘 要: 本文作者以《端午的鸭蛋》一课教学为例,指出此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对第一小节的分析,解决了这一问题,汪曾祺先生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便自然展现于眼前。  关键词: 《端午的鸭蛋》 教学反思 生活情趣    一、片段回放  在课堂主问题:“作者围绕鸭蛋,写了哪些内容?”引导下,学生主动阅读课文,概括文章的记叙要点,梳理出作者写作思路。  在学生概括到“挂鸭蛋络子”、“挑鸭蛋”时,  师:我们一起来看
众所周知,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当代社会构建了一个“数字化、多元化、全球化”空间,其所带来的数字化跨界,使本土资源的传播形式探寻到了新的投放平台——影视媒体。并且,数字网络的普及,促使文化、信息等得到进一步的时效互通,这使大众意识形态也有了一定改变。因此,迸发了当代美国动画电影的创作理念变革,即不仅包含美国本土现象、文化,也极力将故事文本倾向于“全球化”的构架。尤其在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里,彰
摘 要: 教育工作者要跟上时代,从思想到行为,从生活到工作,让在人们的意识里似乎很难与时尚联系起来的教育工作巧妙、适时地与时尚这个词联系起来。其实,教育是最时尚、最能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工作。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状况发生的一切变化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折射到教育工作中、课堂上,在教育工作中时尚是无处不在的。  关键词: 时尚 思想 教学方法 教学形式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
摘 要: 为了解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SCL-90和自编问卷对四川渠县中小学教师进行整群抽样测试和访谈,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9份,筛选有效问卷329份。结果显示: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程度不够;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抑郁等几方面。  关键词: 西部农村地区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摘 要: 本文通过讨论创新型人才与主体性发挥、知识获取和智能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并在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学生主体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激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激活 学生主体性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在日益凶猛的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的根本。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以教师和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摘 要: 本课题主要从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阅读教学入手,进行“挖掘人文因素、展示人文关怀、拓展人文内涵”等环节的有意实践。作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人文意识,拓宽了阅读视野,开阔了学生眼界。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人文性 人文功能 阅读教学    一、挖掘人文因素  (一)遵循认知规律,体现人文关怀。  语文阅读教学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