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教研员角色定位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88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游戏化是目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的,也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势在必行。作为教研员,在课程游戏化的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将从学习探索者、辅导培训者、实践研究者、组织引领者、总结评判者五个方面论述教研员在该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教研员;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哲学家卡尔·格罗斯( Karl Groos)认为,游戏是一种巩固和练习生活重要技能的方式(Johnson,Christie,and Yawkey1999)。 在二十世纪,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艾利克·艾里克森( Erik Erikson)、让·皮亚杰(JeanPiaget)、列夫·维果斯基(Lev Vygotsky)等理论工作者超越了哲学的反思,用理论研究真实描述了游戏对一个孩子发展的贡献。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倡尊重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强调幼儿园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遵循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由于游戏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加上社会及家长对学科知识的看重,以及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等原因,国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工作仍有改善空间。
  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并非某一位教师努力就能取得成效的,而是需要从上至下的合力推动。本文将结合寮步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从教研员这个角度谈谈其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一、学习探索者
  幼教教研员是学习探索者。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教研员要成为一个学习者,首先了解国家及地方政策,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必备的首要能力。在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教研员应有自知之明,结合《纲要》《指南》等文件,主动学习探索课程游戏化的内涵和精神,如:什么是课程游戏化?课程游戏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什么作用?课程游戏化如何实施等。思考幼儿园课程应如何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更有趣、形式更多样。
  然而,宣传指导力度不够,教师的知识储备与理解力不够,无法做到真正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涵,使付出的努力适得其反。如将一日活动中盥洗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将原本自主、有序的活动组织成开心、热闹地玩,不仅违背了《指南》的指引,同时更是与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出入甚远。此外,一些教师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是流于形式上的开展——放任孩子自由玩耍,或维持原有的“小学化”
  案例:
  2019年3月,前往幼儿园做调研,在观摩大班区域游戏时发现:荼艺区几个孩子一直重复着倒茶喝茶聊天等动作,于是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 “小朋友,你们认识多少种茶叶?”“你能展示一下如何泡茶吗?”“在品茶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能讲讲与茶有关的小故事吗?”小朋友纷纷摇头。
  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它学习途径,也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成游戏,更不能摒弃原有的课程,而是应在园本课程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改进,使其具有游戏精神。如该案例中,简单的泡茶喝茶游戏已不符合5-6岁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因为游戏没有挑战性,难以激发孩子的探索与学习欲望,也就失去一次帮助孩子学习新经验和提升生活技能的机会。
  作为教研员,要会观察,勤探索、多研讨。用实际看到的、思考到的与教师探讨:这样的游戏需要哪些改进?应如何改进?探讨的过程,就是就发现的问题寻找有效的办法。是一个梳理、总结、提升与调整的过程。教研员应通过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给予教师指导、支持与帮助。
  二、辅导培训者
  幼教教研员是辅导培训者。拥有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将知识进行转化,以可视、可见的形式服务各个园所。因此,教研员应该是一位全面而专业的辅导培训者。
  教研员首先要运用有效的方式内化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并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其次将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与提炼,再次进行引领式的讲解和示范,如开展现场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手把手教会园长和教学骨干,最后由这批“领头羊”再引领一线教师理解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掌握其实际开展的技巧和方法。
  在上述的“茶艺”案例中,与教师们一起进行了探讨,针对大家的观点进行现场培训与辅导。
  具体如下:
  1.游戏设计:
  ①了解茶叶的品种与性质?
  ②引导幼儿探讨不同年龄段的人喝什么茶?
  ③投放多种类型的茶叶和泡荼工具供幼儿认识与选择。
  2.习惯养成:在泡茶过程中引导幼儿保持桌面的洁净,轻拿轻放茶具等。
  3.禮仪教育:引导幼儿了解茶艺的礼仪。
  4.制定规则: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培养主人翁的意识。
  5.角色扮演:鼓励幼儿自由探讨、创设情境、分角色进行游戏。
  6.情感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分享游戏中的感受。
  7.游戏延伸:尝试引导幼儿设计茶文化的集中展示活动。
  评析:该游戏在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内容取之于生活,以游戏的形式回归于生活,最重要的是不失游戏的价值与内涵。粗看孩子们只是在进行一个与茶有关的游戏,细看深知这是让孩子在游戏的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自主分配、合作分享的形式促进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以孩子为主体形式的游戏过程。
  辅导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唯一的标准则是要有效地为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服务,做到指导性、引领性、有效性。   三、实践研究者
  幼教教研员是实践研究者。实践研究者是教研员的本职工作,遇到问题或不解时,要主动找到解决方法,给出有效策略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上述的“茶艺”案例并非个案,为摸清本区域各园所课程游戏化开展情况,对各园所设课程游戏化推进的程度、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难题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课程游戏化认同度90%以上:
  2.课程游戏化执行率不足60%:①公办幼儿园、高端幼儿园执行率90%以上:②普惠性幼儿园执行率不足50%。(全镇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超过80%)
  3.课程游戏化满意度不足70%,具体原因为:①课程游戏化增加教学难度,教师不愿开展课程游戏的设计与实施;②教师没有方向感,不知道如何设计课程游戏;③所设计的游戏不受孩子和家长欢迎;④短期内看不见效果,教师执行意愿受挫;⑤担心效果不理想,影响招生。
  针对此现状,参照《广东省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试行)》,以实现幼儿愉悦幸福、自由自主、主动交往、乐于挑战、想象创造、积极体验等为目的,研究制定了一套课程游戏化教研“三步走”的改进方案:
  第一步:以“七大流程”为抓手,开展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习活动。
  以“理念学习”“一日生活安排”“环境规划”“材料投放”“机会给予”“课程实施”“资源建立”七大流程为课程游戏化实施的抓手,层层推进和落实。例如,在实际教学研究中带领中心教研组以“专题研习”的方式线上研究课程游戏化的组织形式与指导策略,线下走进各园所开展现场游戏化教学示范活动,将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策略与技巧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并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集中研讨,现场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形成研习笔记。
  第二步:以教研片区为单位,创设研讨氛围。
  针对本区域内所有的幼儿园,按照地域进行片区划分,同时选取片长所在的园所围绕课程游戏化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面向片区其他园所开放,实现交流互动,以点带面,为推动课程游戏化建设做出示范,起到引领作用。
  第三步:以本区域为单位,开展评比与交流活动。
  教育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既要发展优势,也要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区域间的交流与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推进课程游戏化过程中,优化一日活动组织,每学期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评比,如环境创设的专项评比、区域材料投放评比、户外自主游戏评比等,以评比促进园所交流、以评比促其内涵提升。
  四、组织引领者
  幼教教研员是组织引领者。身为一名教研员,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为广大教师寻找与创建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成为一名组织者。此外,要以长远的目光谋篇布局,通过顶层设计、多措并举的方式,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学前教育的价值引领、内涵发展,成为一名引领者。
  (一)以培训夯实基础,强化团队建设
  要培养理论水平高、管理能力强、业务能力好的园长团队,就要开展多层次的园长培训。从区域层面已开展了园长专项培训、读书活动、园长德育能力大赛等活动,全面促进园长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在培养骨干教师方面,借助本区域教育局平台和资源,开展了公开课、教学能手比赛、舞蹈、美术、讲故事、绘画等专业专题培训活动,以增强骨干教师的专业技能,深化其专业素养,为推动课程游戏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以中心教研组为支点,树立标杆
  组建以教研为中心的教研组,集中本区域内最优秀的教学骨干和教学能手,重点培养,如开展区域游戏、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等分块教学的专项指导与培训,形成一支专业素养高、指导能力强、讲学水平拔尖的幼教讲师团队。通过引领和带动,辐射本区域幼儿园。
  (三)以课程游戏化实验园为中心,实现引领
  推选本区域内三所优质幼儿园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成为东莞市课程游戏化建设实验园,通过开放管理和教学,为其他幼儿园园长及教学骨干提供观摩、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带动和引领整个区域内的幼儿园实现同步发展和提升。
  (四)以省、市工作室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本区域内的省名园长、市名园长工作室平台,实现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定期开展课程游戏化专项培训活动,通过聘请专家,将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引进来,为园长及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借助工作室的教育资源,组织工作室全体人员外出学习与交流,助力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推进。
  五、总结评判者
  幼教教研员是总结评判者。在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中要有总结意识。如,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每一个环节和经验都是宝贵的资源,作为教研员,要树立课程资源建设意识,一方面积极引导幼儿园统筹周围生活中的各类实物资源、社会专家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形成内容科学、管理有序、应用有效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另一方面,关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形成收集整理的习惯,及时分类归档,逐步累积,不断优化,为幼儿园课程实践提供服务与支持。在管理经验上,也要善于总结,如根据本镇内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进展情况,思考如何多维度、分层次推进?实现教学、教研以及科研的有效整合,不断优化园本课程。
  一个好的教研员要对研究中的各种问题做出准确的理性分析和深刻的反思,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正确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升课例研究的品质。在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教研员要成为一个理性的评判者,立足实践导向,实现高端引领,将优秀成果示范推广,形成高效的课程游戏化建设管理模式。如,在本镇内课程游戏化建设中,要求中心教研组成员针对自己在课程游戏化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优秀案例进行梳理,形成课件和随笔。另一方面举办教学评比和论文评比,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优化骨干团队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发展策略与研究模式,递进式改变广大教師的教学模式,实现多样化教学。经过评比优化,将优秀课件共享给广大幼教同行,实现教学成果的高度绽放。
  综上所述,身为教研员,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建设中,只有忠实履行好学习探索者、辅导培训者、实践研究者、组织引领者、总结评判者这五个角色,才能成为区域内教师的专业指导者和引路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引领,进而开拓出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邱学青,高妙/译.Sandra Heidemann,DeborahHewitt.PLAY:The Pathway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3]陈建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之思考与实践[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5(12).
  [4]余家友,浅议教研员在课例研究中的角色转换[J].江苏教育,2012(5):50-52.
其他文献
【时事背景】   据报道,5月29日,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诺里尔斯克市一家热电厂发生柴油泄漏事故,约2.1万吨柴油泄漏,给当地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监督局称,6000吨柴油渗入地下,另有1.5万吨流入水中。柴油流入安巴纳亚河和达尔迪坎河及其几乎所有支流。这起柴油泄漏事故导致当地河流污染超标数万倍。   泄漏的柴油一直流至距事故现场7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以外的地方
班级是学生的“家”,也是班主任的“家”,要想把这个家做到有条不紊,关键在于班主任。因此,笔者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是十分艰巨的,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欢乐和忧伤,班主任的工作是那么重要,那就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去引导、启迪、开拓他们,使他们能在班集体里健康成长,那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一、培养良好的学风  培养良好的学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热
摘 要: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的老师会仍旧沿用固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将其重心一味地放置到学生的语文成绩上,忽视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各项教学训练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活动开展较少。虽然,学校每周都会开展阅读课程,让学生的阅读时间足够的充裕,但是其整体阅读教学会呈现出一种形式化的特征,导致学生无法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之中,甚至还会逐渐消减阅读的兴趣以及热情。对此,本文主要就群
三国时期的丁奉原本是东吴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将,读书也不多,却被史学家评为“计略过人,能断大事”。这源于他率兵与魏国交战中临时兴起的一场“行为秀”。  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其子即位。得知消息的魏国闻风而动,想趁此机会消灭东吴,于是派遣两名大将带领军队攻打东吴。此时东吴也整顿军队,迅速派丁奉等人迎战。丁奉为了占据有利的战斗地势,离开大军独自带领3000名精兵前行。经过两天两夜疾行后,丁奉大军终于赶在
【摘要】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开展线上直播网络教学,但网课中出现了学生出勤率不高、在线上课时间短、挂机后学生离开不听课或线上上课兴趣低的教学新情况。笔者结合初中英语语言学习特征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经过慎重删选,在英语网课前或网课中选择性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媒体英语视频,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达到为英语网课保鲜和提高英语网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直播教学;英
本报综合报道在2017年新春佳节前,汕头市教育局胡冬局长再次带领党员干部到潮南区陇田镇北洋村看望慰问困难农民,送去新春祝福,并开展扶贫调研工作。自2017年元旦以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和直属学校先后两次赴北洋村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1月25日上午,胡冬局长来到陇田镇北洋村黄飞鹏等贫困户家中慰问,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大米、食用油等过节慰问品,给他们提前拜年,并亲切地询问他
学生热爱学校吗?热爱班级吗?热爱学习吗?如果他们暂时不爱,可以向梅奥教授学习,改变一下组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感到他们正在参与一项有意义的实验或竞赛。荣誉感会使人不知不觉地捍卫这个集体,捍卫他们的学习。  美国西部电器公司委托著名的梅奥教授,希望他能使属下的一家工厂里的女工提高生产效率。根据这些工人从事非常单调的电磁铁绕线圈的工作,梅奥提出下午让工人们有10分钟喝咖啡的休息时间,结果产量立刻增长。这
【摘要】一个班级能否正常发展,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班级班规的制定并落实。班级是教育工作的基本阵地,是学生自我教育和成长的摇篮。它有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责任,也有背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特别是寄宿生的管理,这个目的能否实现,能否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作系列探讨。  【关键词】寄宿生;班级;管理  从教以来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教师责无旁贷。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和创造良好阅读环境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方法;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课外阅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身心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怎样教》一书中讲到:“学习兴趣是
【摘要】幼儿园教育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混淆“幼小衔接”与“小学化”的概念,忽视幼小衔接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第二,幼小衔接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小学化。其原因主要是,对于政策的误解以及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幼儿园过分依据家长需求增设小学课程内容;幼儿教师对于小学教育的不熟悉,缺乏对课程实施的把控能力。提出正确解读政策要求,提高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通过家长学习、家长培训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