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LASI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i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的效果.方法 对6例LASIK术后确诊为继发圆锥角膜的患者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选用直径7~7.5mm植片,与植床等大.术后随访1~5年,观察和评价其疗效.结果 本研究6例患者LASIK术前角膜厚度平均为394.9μm.术后圆锥发生时间(13±3.4)个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中央角膜厚度平均为504.7μm,视力明显增进,随访期内未见圆锥角膜复发.讨论我们建议,进行LASIK对术中切削时,角膜基质床的厚度不应小于270μm,角膜总厚度不应小于400μm.对LASI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植床直径与角膜植片等大,术后再选择性拆除缝线,将有助于降低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和圆锥复发,减少手术源性散光,提高视力。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的状况.方法 对4~8岁,平均(5.2±1.8)岁,20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其中散光性弱视65例、近视性30例、远视性110例),应用颜少明等随机立体检查图及同视机,检测不同类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远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近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立体感知度.结果 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三种类型近零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视性弱视较小,近视性次之,散光性最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erapy PD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CEC患者45例(46只
目的 观察低度雾视配镜法的准确性、实用性.方法 眼视光门诊就诊91例(182只眼)青少年近视患者,男46例,女45例,年龄8~18岁,平均(12.82+0.51)岁,屈光度-0.50D~4.00D,均值(-2.18±0.14)D,裸眼视力(0.41±0.03).电脑验光后先戴比实际度数低1.00~2.00D的镜片,试戴30min后,检查视力.达不到1.0者再适当增加凹透镜度数、调整散光度数及散光轴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I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并观察其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6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lf缶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4例患者行瘘口栓塞术,其中3例瘘口闭塞,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视力恢复,眼压保持正常范围;1例瘘口未完全闭塞,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患者未行瘘口栓塞术.结论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早期眼部的体征和症状不典型,易导致误
乳腺癌是现代女性最常见、最多发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被确诊为该病,并有50万女性因此而死亡。即使头戴凤冠的“第一夫人”,有时也难幸免于难。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妇女把乳腺癌防治变成了一项强大的社会政治运动,包括前第一夫人贝蒂·福特在内的乳腺癌患者(她1974年动过乳腺癌手术),抱病走到公众中间,成功地激起了人们的理解、同情和资助。另一位美国总统里根的夫人南希,1987年患上乳腺
目的 比较应用爱科回弹式眼压计(iCare Rebound Tonometer,RBT)与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NCT)测量正常人群眼压结果的差异,并讨论RBT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对131例(262只眼)分别用RBT和NCT在同一体位进行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NCT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