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uaye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就是实现施工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通过绿色施工理念的应用,还降低了成本费用,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创新了管理模式,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绿色施工理念;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5.083
  现阶段,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监督管理薄弱、人员经验不足等,导致管理效率与质量低下,严重阻碍了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那么在今后的施工中,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1、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1思想观念陈旧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与管理人员的思想、能力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陈旧,对于绿色施工理念不够重视,就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人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对于绿色施工理念的认知不够全面,或者存在不够重视的现象,就会导致该理念无法全面推广与有效落实,致使管理模式陈旧[1]。第二,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很多建筑企业都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效益上,对于绿色施工理念不够重视。既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也没有组建专业的管理人员,用于绿色施工技术、材料、工艺的管理。
  1.2监督管理薄弱
  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最为关键的环节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才能有效践行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行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监督管理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管理人员思想上的不够重视,再加上缺乏一定的经验与能力,因此无法实现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导致施工监管不够严格[2]。第二,整个施工管理缺乏明确的规范标准,监管方法、工具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导致各项制度、要求的落实难度增加,仍旧存在着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问题。
  1.3人员经验不足
  现阶段,绿色施工理念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再加上受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影响,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对于绿色施工技术、工艺、材料的应用,还缺乏丰富的经验。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因此很多施工人员都是临时组建,缺乏一定的经验与能力。对于绿色施工的重视程度不足,责任感缺失,仍旧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导致绿色施工理念无法有效落实[3]。第二,施工单位忽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深造,将绿色施工理念只停留在宣传引导上,缺乏技术、工艺、材料等创新优化,为工程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2.1创新管理模式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遵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优化,才能将绿色施工理念落到实处。因此第一步,就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指导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建筑企业的管理层,要全面、准确解读绿色施工理念的要求,积极借助会议、企业网、宣传栏等途径,加大宣传引导,引起基层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的高度认知,并且严格遵循。其次,积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展开施工管理工作。比如BIM技术、GIS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能够准确、动态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然后进行信息化建模,及时找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调整与优化,引入绿色、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做好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工作。最后,为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还需要进行人员的优化配置。要求每一位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清楚自身使命,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并主动与他人保持密切的联系互动,相互学习、交流与探究,将绿色施工理念落到实处。
  2.2选择新型材料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构件,因此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材料构件,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第二步还需要选择新型材料,做好材料管理工作。首先,管理人员指定专业人员担任材料的采购工作,然后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市场调研,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待方案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展开材料采购工作。其次,在材料的选择中,需要厂商出示合格证书、出厂说明书,并做好质检工作。从材料的性能、规格、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质检,还要与国家的环保标准进行核对,只有没有质量问题的材料,才能投入到使用中。最后,管理人员还要借鉴优秀的、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引入新型的施工技术、工艺与设备,与绿色材料紧密协调,保障施工建设的安全环保,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到工程管理中。
  2.3实现资源优化
  建筑工程是一项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除了选择新型的材料技术,还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好环保型施工。首先,做好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的合理分类。对于生产用水,需要在搅拌机、污水处理口、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立沉淀池,待沉淀之后才能排放到污水管网中,且要定期清理沉淀池中的泥沙。在整个施工现场,还要树立节约水源的标语,倡导所有人员节约用水,减少生活废水与水资源浪费。并且将生活用水排放到专业的管道中,经由检测处理后才能排放。其次,对于现场的粉尘与噪音污染,要通过草坪、绿植、围挡的设置,以有效吸附粉尘,并降低噪音污染;运输车辆在进出厂时,都要进行仔细清洗,防止灰尘掉落;在施工区域、人员密集区域,要定期洒水,防止灰尘乱飞;物料的存储与运输过程,要覆盖严实,并且使用罐装方式运输,防止细小颗粒进入大气中。最后,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周边情况,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条件。比如距离市区较近的工程项目,需要使用减噪设备,禁止夜晚施工,使用防护栏,防止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影响。
  2.4加大人员管理
  绿色施工理念的融入,最终还需要人员进行落实。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还要加大对人员的管理培训,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首先,在施工队伍的组建中,要为其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从思想观念、施工技能、理论知识、职业素养等方面,实现精细化、動态化管理,将绿色施工理念渗入到每一位人员的心中,组建一支高素质、优秀的施工队伍。其次,整个施工过程,还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监管。如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循管理制度、体系与要求,有效使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材料与工艺,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深入到每一项环节中。管理人员还要及时找出各种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就可以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新型材料;实现资源优化;加大人员管理等策略,将绿色施工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海鹰.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思考[J].陶瓷,2021(01):140-141.
  [2]袁安国.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225-227.
  [3]王洪生.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0(23):88-90.
  作者简介:
  王佳庆(1987-),男,浙江省杭州人,汉族,技术总工,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国内建筑行业正朝着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前进,人们对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投入较大的关注,为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加快施工效率,有必要加强对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为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而奠定基础。通过对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全方位实现项目优化管理,为工程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项目施工
【摘要】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地防止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就会造成建筑业成本的上升,也会造成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矛盾。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缺陷较大,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结构,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到相关单位的品牌企业形象,而且会导致整个行业不能大面积推广。本文主要对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在近几年内有了全面的提升,物联网技术也不断发展,物联网又称为“物与物之间的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将物与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物与物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技术发展浪潮,它以传感器、数据存储与分析技术为核心,融合了众多学科理论、工程技术以及工商业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多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全新的信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中,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安全,必须经过前期缜密的工程勘探,确定施工区域的地质土壤条件,对施工条件,施工工艺,周围环境以及基坑的边坡稳定性等进行确认。本文结合作者过去实际从业的经验,对深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并指出在进行勘察作业时,如何能够保证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符合当前实际环境特点,并能够配合社区施工意图指导施工作业,避免在
【摘要】受我国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现阶段的电气控制以及自动化技术处于迅速上升时期。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电子技术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中有非常好的应用空间,还可以对当前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改变传统模式下电气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朝着科学性、稳定性的方向前进。本篇文章就是对电子技术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与讨论,并且对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