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限制距离”,不如“把握距离”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关“雷人”校规的报道屡见报端,其中有关中学男女生交往的规定更是吸引眼球。如温州某中学将学生之间交往过密定为特别严重违纪行为,河南某中学规定男女生交往需5人以上在场……成都某中学规定更是“到位”,对男女生交往“限制距离”:近于50厘米就算亲密行为,教师要予以批评。
  在笔者看来,学校采用“禁令”形式,对男女生交往做出细致的规定,以免出现早恋,学校的初衷可以理解。不过,为防止男女生接触而硬性制定“雷人”校规,则是一种非智慧的处理方式。对于男女生早恋,要想有效解决,需要去“疏”,而不是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去“堵”。如果因为个别学生早恋,就严格限制异性同学交往,那不是把原本很正常的关系搞得不正常了吗?长此以往,学生之间不会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那么,学校教育拿什么为学生未来生活做准备呢?而且,青春期的学生大多是叛逆的,我们不排除出现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学校越禁止做某事,学生反而越是做某事。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学校如何收场?
  其实,令人担忧的除了这种规定的实际效果,还有学校对男女生交往管理的教育立场。
  从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来看,情感追求是中学生的正常需求,中学生与异性同学交往十分正常。即使男女生交往距离近一些,我们也不能据此武断地认为就是早恋。即便真的有早恋的倾向,学校也应科学引导,而不是简单地限制交往距离。
  学校是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重要空间,同学之间包括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雷人”校规使本来可能正常融洽的同学交流,变成了违规违纪行为,甚至要遭到教师的批评。这种规定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破坏,更是对学生本身的一种伤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他们的隐秘角落采取粗暴的态度,最容易从男女青年的相互关系中驱逐出一切高尚的、有道德的、明快的审美感情,并把爱情的生物本能的一面推到首位。”
  学校虽有对异性交往管理的职责,但这种管理应该建立在倾听学生声音的基础上。针对异性学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很多较为智慧和人性的方式可采取。比如,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异性同伴如何正常交往;通过学生讨论形成交往准则,一起来遵守。变学校“限制距离”为学生自己“把握距离”,這可能是避免学生出现失控行为的最好途径。
  责任编辑/刘 烨
其他文献
“真没有名额,别着急,下次还有机会!”长春市宽城区南京小学的班主任杨老师无奈回绝,这样的电话,她今天已经接到了几十个。可话筒里依旧传出对方诚挚的恳求声。这是在办着上学、转班的大事?不,这不过是学校要召开运动会,因为场地限制,预留了少量家长名额,家长们得知后,一个个满怀热切地想要参加,所以反复打电话给班主任。  这跟往日真有天壤之别。  以前,每次老师请家长到校,爸爸妈妈都互相推托,因为他们特别不想
楚水小学,处处充满生机:“阳光信箱”“阳光班级”“阳光少年”“阳光教师”“最美小使者”……一个个美丽响亮的名字犹如一轮轮太阳光芒四射,温暖心田。  学校构建了以“蒙以养正,厚德强能”为办学思想,以“立学习礼,尚德求真”为校风,以“勤学好问,善思笃行”为学风的阳光德育理念系统。学校力求用“新视觉、新创意、新画面、新气魄”的校园环境来熏陶和滋养学生的“大德、大志、大行、大才”,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
基于近九十年师范办学的历史传统,在发展教育理论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发展教育”的办学理念,涵括增长极限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内容。我们认为,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发展要取得内在平衡,特别是当办学规模达到极限后,办学质量的提升才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学校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复位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学生”,教
在巴西,德育主要是道德及公民教育或价值观教育。1500年,葡萄牙人卡布拉尔“发现”了巴西。自此以后,殖民制度、君主制度、共和制度、军人独裁制度和民主共和制度在这个国家依次上演。可以说,巴西是一个缺乏稳固民主制度根基的国家。尽管如此,各时期政府均将道德及公民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而道德,总是与每段历史时期执政力量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紧密相连。    道德及公民教育在各历史时期  均占有重要一席    
中国德育:李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山市自2007年起在全市全面推行德育“一镇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的“三个一”工作方略,将特色班集体建设作为学校高位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抓手和全面实现学校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请问,中山市选择将特色班集体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其背后有何深意?  李长春:中山是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中心城区比较小,主要是镇区经济,打造的经济理念是“一镇一品牌”。万
在翻转课堂理念的引领下,翻转德育课堂,为每一个学生的品德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助其赢得未来人生,这是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翻转课堂兴起于美国,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可汗学院”“慕课”“微课”等翻转课堂形式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为我们德育课堂紧随时代的步伐,吸取信息技术的优势作出改变与革新,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界限
唐隽菁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有最好的基础教育,短腿在大学教育。事实果真如此吗?应美国国务院邀请,作为国际访问学者,我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纽约州纽约市、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明尼苏达州明尼苏达市、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参观访问了28个政府机构、民间组织以及学校,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有了浮光掠影的了解。随着行程的推进,我愈发感觉自己以往对美国基础
徐震雷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青春期教育刻不容缓。一方面,青春期是人格塑造、核心价值形成的关键期;另一方面,青春期也是行为偏执的叛逆危险期。青春期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可是通过对教师、家长的走访,我们发现青春期教育存在诸多的迷思与困惑:青春期教育什么时候开展比较合适?今天的青春期教育与以往有何不同
研究人员一直在强调幼儿的道德情感对道德意识的重要性。本研究对132名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于道德行为的自我表述与道德情感归因之间的关系。调查为参与者提供了一套新开发的用以衡量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归因之间关系的标准。标准从倾向亲社会行为和避免反社會行为两个维度对儿童的道德意识进行了界定。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对亲社会行为的偏向略有下降,而且亲社会行为和道德情感归因之间的相关度也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家鲁洁曾说,“做成一个人”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成人之道”不但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更要与时俱进。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更加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着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元化的冲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淮安,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它因河而兴,因漕而盛,自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