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应用的现实性出发,分析了网络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依据科学的理论,如布鲁纳的“发现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结合实际,提出了“以学为主,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36
   一、构建了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是凭借黑板、粉笔,书本给学生“讲”知识,因而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或无从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也可根据网上资源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教学结构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處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的静态传授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教学方法上偏重于语法知识、词汇的讲授,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十分不利。而在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作为一个有个性的思考者所具有的一切本领,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和目标,通过语言实践过程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变学生“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更多与本课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接触全新的多元化的英语材料,阅读各种英语说明文字,聆听纯正的英语录音,欣赏有英语解说的影片,使学生融入到一个多媒体的全英语的语言环境。
   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集中精力、充满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小学生比较擅长于形象思维,他们更喜欢看童话、动画、科幻和战争方面的电影电视,因为这种立体与动感画面更能吸引他们。而信息技术正好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较强的教育信息。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学生的心还游荡在课间那愉快的玩耍中。此时,播放英语动画片,其动人的画面及纯正的英语吸引学生,注意力会很快转移到课上。
   课堂中的热身活动,也可使用信息技术设置歌曲、游戏、韵律操唱一唱、跳一跳、乐一乐。这样,不但清除了恐惧心理,而且又保持了学习兴趣的持续性,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这是过去任何一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都无法达到的境界,这也是我们英语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粉笔+黑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单调,学生接受的刺激较呆板,往往兴趣不浓。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却能创设出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逼真的环境,把生活的实景直观呈现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器官感知语境和语言模块,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快地进入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多媒体英语教学则能帮助教师组织更生动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讲解演示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教学更富直观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得教学是师生互动、人与电脑互动的过程。教师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拓展课堂容量,增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画、影像、图片等素材,利用优美的乐曲、生动的画面、仿真的场景等声、色、图、文多种媒体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语言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进入一个具有魅力、引人入胜的学习境界,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互动的合作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教师之间的合作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个体性和封闭性,使教师利用技术建立更为便捷,有效的合作关系,而且实现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获得更广泛,更有力的教学支持。从师生合作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使二者易建立同学或共学关系,因而,向学生学习,把学生视为亲密的合作者,成为现代教师应具有的非常重要的观念。从学生之间合作关系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交流商议,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例如,在学习Merry Christmas的单元时,我交给学生任务,让他们分组上网查找有关圣诞节的资料。学生干劲十足,纷纷遨游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海洋中。有的找来了有关圣诞老人的美丽传说,有的描绘了圣诞节快乐的场面,有的带来各种圣诞礼物……接着,我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合作,开动脑筋设计了一个欢度圣诞节的场景,在活动中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语言交际。这样,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相探讨,几乎他们都成为熟悉圣诞节文化的小专家了!新知识的掌握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李捷.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8):28-30.
   [2]贾敏.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7,0(21).
   [3]邱芬.初探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模式[J].消费导刊,2010,(6):155.
   [4]郭蕾.网络环境下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初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53-55.
   [5]梁伟云.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洛阳地区妇女儿童感染构成和细菌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对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所有接收培养物临床分离病原菌流行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何去何从。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对如何更好的让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中发挥作用做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层递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025   文字除了观照世界,同样观照自己。相由心生,文亦由心生
高等学校教师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要求的具体体现.加强教师道德的理论研究,实现理论创新,对于规范教师行为,优化育人环境,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高等教育事业
【摘 要】人文底蘊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在文化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核心素养,这是一种与语文相关的表现特征,因此具有相当的时代性。人文底蕴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落实途径,需要一定的方法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人文底蕴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落实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28   一、人文底蕴核心素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各科教学中日益凸显。英语阅读作为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英语阅读课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感的增强、词汇量的扩展等都起着重要作用。鉴于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基本功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面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的新的<工会法>明确指出:"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摘 要】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平台,联组教研能整合全镇学校的教研力量,统筹全镇最优质的研究资源。扎实开展联组教研活,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校本教研模式,加强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强弱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联组教研旨在为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以教研活動为载体,依托主题教研、专题研讨、学习培训、课题研究等活动方
围绕“导学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而且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