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改革与法律环境的互动与协调

来源 :行政法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untryg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2年到2018年,中国进行了8轮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在不变动行政组织立法的情况下,完成了政府组织体系的巨变,形成了一种“外在于法”的机构改革模式.这种机构改革模式植根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行政组织立法所提供的法律空间,以组织变革推动了中国法律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受到法律环境的制约.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应该遵守法律对行政组织权的分配,保证行政组织的可问责性,有助于保障基本权利,并考虑到法律的预先决定.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和依法行政的要求,政府机构改革受到法律环境制约的现象更加明显.将行政管理法中的“主管部门”的表述与组织法上的“确定主管部门”的机制对接,可以协调二者关系,是一种实现行政组织法治的立法、修法成本较小的路径.
其他文献
学科评估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同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评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使其备受诟病,影响了学科评估的健康发展.学科评估作为一种公权力行为,其行使的正当与否关乎参评高校与学科的重要利益.维护高校合法权益,确保评估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对学科评估加以规制,实现学科评估权的合法运行.
受智慧审判启发,在线政务服务和各类行政执法领域都出现了裁量自动化现象,尤以裁量辅助系统为代表.裁量自动化能提升行政效能和规范裁量权的行使,也需经受既有学理的检验.按裁量过程中是否有人工介入为标准,裁量自动化分为裁量辅助和全自动裁量,裁量基准和一般裁量可为前者提供理论支撑,但后者不仅在理论上无从证立,也被域外立法排除.行政裁量自动化应定位于辅助功能,可纳入整体行政流程再造体系予以开发,在类案推荐、结果参考、偏离监督(预警、督查、监察)等方面予以积极利用.
当代立法中行政立法与立法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难分彼此.立法的技术逻辑是立法技术的核心和精髓,其旨在将立法者意念中的法律转化为执法者、司法者、守法者可以理解的规则,进而现象化为社会秩序的现实.立法技术中的数理逻辑可以作为防范立法失误的重要提醒和技术保障;数理逻辑使法律语言更为言简意赅;常理逻辑将法理寓于事理,保证立法合乎事理、循于情理;法理逻辑强调理论性、观念性,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理念落实,指导立法实践.然而当前立法技术在上述逻辑层面依然存在问题,故在未来立法时应努力做到开篇确立原则、破题界定概念
网络平台差别化定价的应用包括商家定价与平台定价场景.基于市场博弈结构分析,作为传统平台规制路径的反垄断机制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存在较大的规制失灵成本.网络平台差别化定价的核心场景特征为,平台与商家以个人信息作为“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判定基础.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场景中,个人信息保护应当以维系信息关系为核心价值目标.在用户——平台关系场景中,这一信息关系体现为数字信任.维系数字信任,成为平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应当通过设置信任公地资源使用规则的方式,建构平台经济中的可信承诺.在差别化定价场
当前,个人信息多被大型机构收集,并集中存储于中央数据库中.此种存储模式异化了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亦可能为信息主体带来歧视、类型化等风险,损害了信息主体的自主权.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等优势正在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一种新的技术尝试.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有利于信息主体控制其自身的个人信息,进而提升了信息主体的自主权.然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是以透明度为代价,亦存在损害个人信息的风险.此外,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也造成了个人信息控制者难以确定,引发了与信息主体的被遗忘权、可携带权等新型个人信
行政调解具有其他调解制度所不具备的独特比较优势,新时代国家试图使行政调解重现生机,发挥其作为常规性解纷机制的诉源治理功能.但囿于立法阙如、“诉讼中心主义”观念、“压力型维稳体制”等诸多因素掣肘,行政调解面临合法性不足、权威性流失等多重困境,行政机关在纠纷解决防线上整体退缩.为使行政调解摆脱制度困境,提升治理效能,应当重塑行政调解的价值,对其进行法治化重构,尽快制定《行政调解法》,明确调解范围、规范调解程序、提高调解协议效力、完善“三调联动”机制、推动调解社会化,促进政府与社会良性合作.这既是完善中国特色多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被全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以往针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虽然很多,但受制于问卷、施测过程、评估标准等不同,研究结果差异大,以2017年调查数据为例,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Ⅰ类学生的比例4.08%[1]-19%[2],加之心理健康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地域文化、社会变迁等多因素影响[3],这使得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趋
在高速城市化和城市多元权益结构形成的背景下,邻避设施兴建表面上可能触发环境污染、日照通风、房产贬值、心理嫌恶等相邻关系纠纷,实质则是城市空间利益正当分配问题.通过诠释邻避纠纷的公力救济困境与司法审查局限,进而说明作为空间资源分配的城市规划决策过于依赖技术标准,导致城市空间利益分配过程中“不要建在我家门口”的邻避现象频发.无论是技术标准主导的行政决策,还是中立客观的司法裁判,均无法独立实现城市空间利益的正当分配,而是需要“技术标准——公众参与——行政裁决——司法救济”这一连串的机制予以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可以从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要保障等方面来把握.其中,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阐释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阐释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阐释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
“教练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体育界,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被心理学学者不断丰富运用于心理学知识成为心理教练技术,之后被广泛运用于个人成长、企业管理、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等诸多领域,被用于发掘学员潜力。如今,心理教练技术成为一种以目标为导向,通过教练与被教练者间的协同互动,具有发展性的对话,从而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充分挖掘其潜能的技术手段[1]。本案例是在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通过心理教练技术来改善学生心智模式,发挥其潜能并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