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蕴家风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dWE4R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婕

  一树一屋,一笔一砚。徐徐的轻风怯怯地牵人衣角,挑起一缕墨香萦绕在笔尖。家风,本缥缈得让人摸不着边际,在我家,却被书写成了静心的字。
  一家五口,每逢闲暇时必练书法。
  准备笔墨纸砚的,永远是我们这些小辈。轻薄的宣纸,柔软的毛笔,在我的手中窃窃私语,仿佛在讲述着它们在这个家中的故事。毛笔有些陈旧,却更添加了一份厚重感。丝丝缕缕的墨香抚过脸颊,又掠过鼻尖,轻盈起舞。我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了这一室的宁静。外公说,这是静心的前身——专注,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所有人端正坐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外公磨墨。墨色一点一点地浸染上了毛笔,就像那慢慢被黑夜侵蚀的天空,透着一种深沉与凝重。墨痕悄然爬上,逐渐渗透,蔓延开来,一如湖面上的波痕,静静地泛起涟漪,也在我的心间荡漾。一种不可名状的宁静笼罩着我,让我渐渐放松下来。外公说,这是静心的过程——时光的打磨,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挥毫泼墨,笔似银蛇一般在纸上游移,又如腾龙一般矫健地舞动。落笔倾势而下,行笔婉转自如,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之中。一笔一画,不疾不徐,仿佛行走在水墨蜿蜒的画里,聆听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老人对文字发出的幽幽叹息。我静静地看着,一时间竟忘记了呼吸。外公说,这是静心的回味——是我们的成长历程。
  墨色旋转,墨香氤氲。外公的字,苍劲有力,像是那盘虬卧龙的枝干,蕴含着沧桑的历史影儿;妈妈的字,娟秀灵动,透着一股江南烟雨的秀气和风韵,带着脉脉的温情;爸爸的字行云流水,飘逸清隽,好像那远山一般绵亘崇峻。
  于是,笔墨清香便一次又一次地萦绕心头。读书烦闷时抬眼,眼前仿佛是那沾染了墨迹的毛笔,提醒着我专注;考试遇到难题抓耳挠腮时,便会忆起一缕墨香,引导着我静心。
  家风就在笔墨丹青中久久地氤氲不散,融入了血液之中。
  (指导老师:王姚菊)
  编辑 朱璐
其他文献
一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说:你和我都深深嵌于世界之中。  在这个世界之中,每个人都有他的位置,也许是舒适的,也许是狭小的,但我们每个人确实都深深嵌于自己的世界之中。  儿子小时候,他的世界就是我们这个家庭,那时他的感觉绝对是舒适的。然而,物换星移,如今他的世界重心转移到学校,而显然那个位置他还没有完全适应。  一天放学回家,儿子神情犹豫,支支吾吾地说:“我不想参加学校的环保制作比赛。”甚至搬出老师
期刊
如何问,孩子才愿说?  湖北武汉一读者来信咨询:女儿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我总会问她在幼儿园的情况,女儿有时候有问必答,有时候却吞吞吐吐,“我……嗯……忘记了”或者“我什么都不知道”,有时候更直接地说:“这是我的秘密。”作为家长,每当这时候难免会有些沮丧:一手带大的孩子,怎么就有了自己的秘密,亲子之间就有了隔阂呢?  答:每天能与孩子面对面交流,这是家庭教育的良策。但与孩子交流,不应该一直使用大人问
期刊
本文作者和儿子  吴樱花,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教师,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著有《孩子,我看着你长大》等。  儿子周郅人,2011年自主招生考取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去德国读研。  站到墙边反省去  “吴樱花,你儿子把糖块塞进我家欢欢的嘴里,幸亏我们看到,否则要出大事的……”  “吴樱花,你儿子在我家玩,把水都倒在地砖上了,滑得开心呢,我家都乱套了……”  “吴樱花,你儿
期刊
世界运河看中国,中国运河看淮安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这篇《长城与运河》,三年级的孩子都学过。京杭大运河,那曲折蜿蜒的绿波,如同轻柔飘逸的绸带,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飘过。  京杭大运河,被誉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之一;淮安里运河,位于大运河中段,两岸古迹林立,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7月,暑假伊始,
期刊
1  看到夜晚的月亮,你知道一个小孩子会想什么?  拣起地上的碎玻璃片,小孩子又有了一个神秘的发现,你却可能会喝斥他,担心他被尖锐的玻璃片划破了手。  我儿子有一段时间,一直把汽车当做动物,因为看到它们在马路上跑跑停停的,还会不时地鸣叫。每天看到大院里的班车回来,他都会跑过去看,然后认真地对我说:“它回来了。”  小孩子还喜欢问为什么:鸡为什么会下蛋,我为什么不能下蛋?小鸟为什么会飞?雪为什么是白
期刊
名人小档案:  张伟:《GQ》副主编兼总主笔、自媒体“世相”主编,儿子出生于2011年。作为父亲,他不希望儿子的一生像船过湖面、鸟过天空一样无痕而匆匆,他期盼儿子做独特真实的自己。在他心中,这个渺小的期盼能承载重新定义世界的意义。  你得知道自己的出生伴随着一种自我赋予的责任。你不是生出来如同没有生出来的,你需要有准确清晰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谁,并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这是我希望告诉你的第一点,尽
期刊
女儿舟舟  一  女儿舟舟三年级了。  一天,女儿一回家就告诉了我们一件事:今天,她们班重新选班干部了。  看着女儿的嘴角有掩饰不住的笑意,我说:“你不会是升为班长了吧?”女儿得意又郑重地点了点头,接着补充道:“原来的班长不干了。”  一年级时,女儿是副班长,对于这个职位,我们没太在意,以为那不过是个形同虚设的名称罢了。再说了,女儿在班上是小龄的,很多孩子都比她大,能管谁呀?  谁料两年来女儿却干
期刊
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取决于思考力和执行力,思考力尤为关键。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一句话:“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路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百万富翁。”球王贝利也说过打球不光是靠身体,还要靠思维。作为一名哲学老师,我在生活中对孩子思维的发展关注得比较多。  F逆反思维
期刊
女儿果子  果子5岁了,从她会说话到今天,关于婚姻问题,我们谈论的次数我已经记不清了。  两岁多时,果子每次去卧室总是盯着墙上我和爱人的结婚照看呀看,然后睁着迷茫的眼睛问我:“为什么没有我呢?”我不知道该如何用孩子的语言给她解释,很无力地说:“只有爸爸妈妈结婚了,才会有你呀。”  果子盯着那个照片很是失落,她无法理解她最爱的爸爸妈妈中间为什么没有她的位置,她也很嫉妒。  一次,她很认真地跟我说:“
期刊
暑假开学后,娘家小侄子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他每天的午饭和晚饭都在我家解决,晚上做完作业,他爸妈再接他回家。侄子7岁,儿子10岁,一小一大,日常诸事我不自觉就偏向侄子。一来二去,原本乖巧懂事的儿子不乐意了,于是发生了一系列“排外”以及“反排外”的故事。  我到底是不是你的亲儿子  镜头一:  老公买了一大兜水果,儿子赶紧挑拣一番,大部分藏起来。茶几上只留下几个小的、瘪的,可怜巴巴地摆放在那里。问他为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