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自信乐观 培养积极心态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职业高中;心理测评;积极心态
  
  一、背景分析
  
  看待事物有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人生。维克托·弗兰克尔说:“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成就。
  选择就读职业中学的学生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信心,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不理想。2.父母对他们不抱希望,学习不行,工作还小,到职中混混日子。3.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干什么都没有积极性。4.有的从小娇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5.有的不服从老师管理,经常迟到、旷课,甚至当堂顶撞老师。
  秉持“人人有才,人人成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人人身上有亮点,个个看到自己进步的希望”的教育理念,我校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根据职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开展了学生半月心理测评实践活动。
  
  二、方案介绍
  
  方案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出发,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发挥学生正向的积极的潜能:自主、自信、乐观、创造力等,培养洋溢着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状态。测评表从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有效学习、了解职业四项内容入手,测评指标分为人的培养目标、学校目标、班级目标(群体性目标)、学生目标(个体目标)和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设计的个体发展目标。对学生每半月进行一次自我测评和目标的修正,老师适时点评。
  
  三、实践成效
  
  对学生进行半月心理测评,就像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定期进行“体检”。班主任每半月组织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认真测评。对照评价指标,学生写自己做到的和没有做到的以及下一步要努力的目标。这是一个深入自我、分析自我的过程。班主任点评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对进步及时肯定、鼓励,对不足给予恳切的建议。通过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变化时时在发生。
  1.培养了自信乐观,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正如一位毕业生写的:“生我者父母,育我者职中。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对职中的感情一点儿都不为过。当初,我们以失败者的姿态来到了职中。我们懊丧过、气馁过,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半年过后,我们发现我们的选择没有错。在职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是职中,培养了我们良好的素养;是职中,让我们重新有了学习的信心;是职中,鼓起了我们上进的勇气。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职中是个同样播种希望的地方。2010年我校机器人代表队获得江苏省一等奖第一名,将代表江苏赴北京参加全国比赛。在省、苏州市技能大赛中51名学生获奖。在省对口单招考试中四个专业122名学生参考,出了4个苏州市单招高考状元,122名学生全部达专科录取线,本科上线47人。
  2.改变了行为习惯,成功典型不断涌现
  很多学生能恰当地评价自己,恢复了自信心,充满了职业的自豪感。他们积极参加校园创业基地、社团活动、吉尼斯比赛等活动,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学校鲜有违法现象发生,违纪处分率逐年下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每年被一抢而空,就业率达100%。很多毕业生都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企业也把吴江职业中学的毕业生作为录用员工的首选,纷纷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优秀毕业生不断涌现:年轻的高工、省SMT协会会员、年仅21岁的机电专业毕业生吴荣,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吴江,“方圆”数码电脑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宇雄,吴江市新达办公用品公司徐卫东、陆惠娟、马希、金志萍……他们如今都在创业的天地里自由翱翔,越飞越高。
  3.营造了良好学风,学校的美誉度与日俱增
  活动不断强化着学生的正向心理,让学生学会了走向他人,与不同价值取向的人共融于一体,营造了校园温馨和谐、文明积极的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生动活泼富有灵感和创造力,学校德育工作年年获得考核一等奖,并多次在省级会议上交流发言。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和谐学校、苏州市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吴江市文明单位等。
  良好的办学质量使学校拥有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知名度,也吸引了家长们挑剔的眼球。在最近几年的招生中,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一年比一年高。家长们说:把孩子放在职中我们放心。学生们说:在职中学习我们很开心,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稿件编号:100722016)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职业高级中学,215200,电邮:578304578@qq.com)
  编辑/于洪 终校/何妍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认知;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4-0032-03  【活动理念】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的形成期,他们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或自傲的极端心理。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相信自己;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
〔关键词〕高考延期;不确定事件;变化与压力;心理弹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6-0038-05  【活动背景】  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宣布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新时间为7月7日—8日,比往年延期一个月。高考延期信息一经发布,网上议论纷纷,反应各异。2020届高三学
有些小学生总觉得写作文难,写出的作文不是单调无味,三言两语,就是内容空洞,不着边际。面对这一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事情,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源头时有活水来”。  首先,我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形式单一,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教室上课,与社会生活的接触较少,生活经验不丰富,写作文时就缺少现
〔摘要〕抗疫期间,学校延迟开学。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国各大中小学校纷纷开启了特殊的教学模式——“网络课堂”。浙江省海宁市中小学教师线上教学适应性现状调查显示:教师们在作业批改与辅导、监控学生学习状态、家校沟通等方面遇到了困难,很多教师经常感到无奈、焦虑与烦躁。面对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师们倍感压力。本文结合积极心理学、正面管教的理念,以提升教师线上沟通水平为目标,给出“掌中大脑”情绪调适方法,促进教师自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问题;亲子关系;意象对话技术  一、一般资料  李云(化名),男,15岁,初三学生,身高一米六,生长发育正常,身材适中。家庭关系一般,父母亲都是公务员,姐姐大学刚毕业,在家备考公务员。家族中无先天性心脏病史,无精神疾病史。  李云小时候与爷爷奶奶一起在乡下居住,五岁时因为脚受伤,被父母带到城里一起生活至今,每年在节假日回爷爷家几次。小学学习成绩总是班级前三名,升初中开始变差。他
摘要: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扶贫工作不但没有松懈,反而走向更加扎实和理性方向。通过因地制宜、因农村人力资源情况而开展精准扶智,培育农民职业技能,提高农民从业本领,实现村民智力与财力致富,推动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职业技能;培育  智力扶贫的概念产生于1994年的广东省。2013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中强调“发挥职业教育脱贫的中坚力
〔摘要〕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平时习惯用打人和哭泣来应对生活事件,通过搜集、整理其一般临床资料,依据“病与非病三原则”,以及有自知力、有求助意愿、异常行为事出有因等表现,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鉴于学生的困扰集中在对父母存有浓烈的埋怨情感和渴望多些父爱母爱方面,决定用完形疗法中的空椅技术帮助求助者排解积压多年的情绪,使其强烈的情感得以舒缓,使内心趋于平和。  〔关键词〕空椅技术;辅导个案;小学生  〔
〔关键词〕校园欺凌;家庭教育;亲子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3-0076-02  前不久我看了电影《少年的你》,原以为这是一部轻松的校园爱情剧,看过才知是一部深刻的关于校园欺凌题材的高分影片。  这些年关于校园欺凌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我们国家从政府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甚至每一个人,都做出了很多努力。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
〔摘要〕一名高中生因隐私屡次遭受父母侵犯,而心生“起诉”父母侵权行为的念头。班主任灵活运用心理学中的谈话技巧,打开了该学生的“心结”,让他感受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重新树立了对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亲子沟通;隐私;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2-0048-03  一、基本资料  小王,高二男生,性格活泼开朗,学习认真。他
〔摘要〕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对美国马里兰州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简要介绍。马里兰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共有10个主题:交流,情绪/情感,健康的构成要素,决策的制定,人格特征,压力,冲突的解决,自我形象,个人目标,心理疾病、抑郁和自杀。每个主题都有具体的目标和各年级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以此指导马里兰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