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之道三清山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行,在属性上是偏道家的。徐霞客在踏出家门的那一刻,已经放下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教训,试图像庄子一样『游于无何有之乡』。
  就像道士在深山里修炼一样,热爱旅行的人把行走当成一种内外兼备的修行,外赏各色风光、风土人情,内想自己所渴望或所欠缺的东西。如果说老子『充实了孔子积极主义及常识所留下的空虚』(林语堂语),那么旅行是对居家生活在阅历、思维模式甚至锻炼方式上的一种补充。善旅行者,能体途中之道。
  三清山处在中国道教风气最为浓厚的赣东北,却如深藏汉宫的王昭君一般,其美丽长期未能广为人知,直到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中国第七个、江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今年春天,我们探访了这座一年有200多天被云海包围着的道家仙山,在感受其卓尔不群的风光时,也被这里的人们及生活方式打动——有对信仰的虔诚,对故土的眷念,也有对宗亲、语言、习俗等传统的坚守——并时时返照自己的内心。每当有所感悟,心底便有一种修行成功的喜悦。

会心处不必在远


  由于三清山的亮相时间晚,我们得以在它还没来得及形成各种穿凿附会的传说之前便一窥其真容,把想象的活动留给了自己。女神维纳斯的胳膊没了,反而多了一分想象之美。
  三清山一带的海拔普遍在1000多米,其最高峰玉京山也不过1817米,但是山峦连绵,许多雾气难以消散,堆积在山谷。据说,三清山一年有200多天是雾天。初入山林时,经常是抬头不见山,低头不见谷,让人不免感叹自己运气不佳。
  待得爬到高处,却见云雾越来越稀薄,渐渐看到了蔚蓝的天空,犹如在隧道里穿行了许久终于看到了尽头显现出一丝光亮一般,心中充满欣喜。再往高处爬,终于摆脱了云雾的封锁,回头再看,却见脚下的峡谷堆满了棉花似的白云,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晃眼的白光。那情形,像是人在飞机上看到云海,然后情不自禁地走出了机舱。山上、山下完全是两个世界。

  行走在各条“海岸线”上的时候,除了各种形态的峰峦、石头,人们欣赏的最多的便是云海。它像是一块天然的幕布,把这些峰峦、石头衬托得更加空灵、洁净,有些山峰出没云海之中,好像神仙府地。联想到李白在写庐山时曾有“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的诗句,莫非他所见的神仙是朝着三清山飞来的?
  许是受了这等风光的吸引,道教人士早在魏晋时期便在三清山上筑点修炼,也留下了许多有道家色彩的地名,如仙人桥、雷公石、判官石。与三清宫遥相对应的紫烟石是观赏云海的最佳地点,这块巨石像是一个天生的眺望台,周围寸草不生,并无遮挡视线的植物,可以自在地俯瞰四周。轻风徐来,更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作为三清山上仅有的人文遗迹,三清宫周边聚集了最多的游客。它的前面有一片长条石铺就的平地,也不知是房屋坍塌后的遗迹,还是原来就是一片广场。许多小商小贩便在此设点叫卖,人们也三三两两地散坐在这片广场上,惬意地晒着太阳。广场边上有条小路通往古丹井,井旁有家招待所。现在距离夏天还早,人们尚无到山上避暑的打算。招待所里空无一人,几个工作人员搬了板凳,也坐在屋前晒太阳、闲聊,跟不经意走入此间的游客打着招呼。
  时间,在暖洋洋的阳光底下显得并不打紧。
  都说道家善于养生,其实靠的不单是丹药,寻找一个能够让自己静气宁神的环境也十分重要。我想起东晋简文帝游园时的吟咏:“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濠水和濮水是庄子游玩、垂钓的地方,因哲人的盘桓而成为名胜;在简文帝看来,林幽水清之处,不必名声在外,一样洋溢着回归自然的乐趣。专注于环境与心情的互动,而不是地点本身,方是游山玩水的旨趣所在。
  这天,我们没有再探访更多景点,而是在这里待到日头偏西,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三清山峰奇林秀,云海蒸腾,素有“黄山的姐妹山”之称。花岗岩山体变化多端,有石锥、石林、峰柱、峰墙等多种形态。
  在三清山,经常可以看到一群游客面对着某处景点,争论着它到底像什么。这就像一场开放式的竞猜游戏,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阅历与想象力的交锋。

三清山旅游的“海陆空”信息


  空前往三清山,最便捷的方式是乘飞机到浙江衢州(北京、深圳、厦门均有直飞航班),然后换乘到景区(约1.5小时)。也可先飞到南昌、景德镇、黄山、武夷山等地,再一路玩过去,沿线风光旖旎,这些路线也都是目前比较热门的。
  海三清山的门票为150元/人,每年1月份实行淡季票价;南部、东部均有索道,单程票价为55元/人。进入三清山,最好是选择雨后初晴的天气,这样上山时可以体验在云雾中穿梭的感觉,到得山顶,更可尽赏云海风光。   陆三清山周边有许多农家乐,以南部索道附近的外双溪区域、东部索道附近的金沙区域最为密集,住宿费用里通常包含一日三餐;当地餐饮略带辣味,但并不强烈,也有不少浙西、闽北的风味美食。金沙区域北面3.5公里有名为“田原牧歌”的4A级乡村旅游区,提供吃饭、住宿、民俗风情表演、拓展训练服务等,还有多个小型的农村题材博物馆可供参观。
  若是想行程从容些,可考虑在三清山上居住。景区内靠近索道的地方均有宾馆,三清宫景区的古丹井旁边也有招待所。山上还有不少开阔地带,如三清宫面前的石头广场,可供夏秋季节宿营之用。
  许是受了此等风光的吸引,道教人士早在魏晋时期便在三清山上筑点修炼,也留下了许多有道家色彩的地名,如仙人桥、雷公石、判官石。
  三清山连绵不绝,常年雾气不散,空气十分清新、湿润,分布着常绿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山顶山甸等9种植被类型。由黄山松、白豆杉、云锦杜鹃、吊钟花等组成的陡坡矮曲林,是三清山上分布最广、形态最美的植被景观。春赏杜鹃,秋赏红叶,晴来看山,雨后看云,不同时期的三清山有着不同的韵味。

三清山花岗岩景观分布图

道山的足下修行


  『天下名山僧占多。』凡是风景秀丽的山川,似乎总免不了会有宗教场所在。江西是道教大省,赣东北信道、崇道之风尤其浓厚。除了三清山有三清宫之外,周边也多是道教神仙的府地,其中有不少还是祖庭,如龙虎山是正一派的祖庭,葛仙山是葛玄升天的地方,灵山供奉的是李老真君,也是三国时期知名的道士胡隐隐居修炼的地方。在道教系统的七十二福地里,龙虎山、灵山分别排在第三十二、三十三位。
  在探访这些道家府地时,我们也如它们的开山祖一般,经历了足下的修行。
  千百年来,根植于中国本土的道家文化已深入人心。在寻常村落,大树下,小溪边,经常看到道教庙宇。它们同儒家文化、乡规民约等一同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三清宫的八卦秘密


  三清宫建在三清山北面的一个山坳里,坐南朝北。这是一座道观,周边还有九天应元府、雷公塑像等许多道教文物。到三清山旅游,三清宫一带是最主要的文化看点。
  其实,三清山的名字本身便透着浓重的宗教色彩。所谓三清,是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俗称“太上老君”。这三位便是道教供奉的最高神。三清山最高处有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好似三位神仙在此出没,便叫了这个名字。
  由三清宫向东不到100米,便会经过詹碧云藏竹之所——其实就是他的墓地。陵墓就地取材,用花岗岩石建造而成,墓前建有门阙,左右连有厚墙,颇有汉唐遗风。其实詹碧云是明朝景泰年间的一个全真道士。他的陵墓在三清宫的东南方位,而在三清宫的东北方位,则葬着三清宫的真正主人、本地居士王祐。包括墓地在内,三清宫一带的建筑格局藏有许多道家玄机。
  站在三清宫对面的高处俯瞰,会发现这一片的建筑基本上按照文王八卦图的方位分布。著有《三清山道教文化考略》一书的黄上祈老先生说:“其格局依据丹鼎派的意图,结合河图、洛书及阴阳五行设计而成,整体观之,有玄空风水学之奥妙。”他是第一个完整盘点三清山文物、系统研究三清山道教文化的学人,曾经为了写作该书而十几次爬上三清山,多次奔走于京、沪之间,向道教人士、高校老师请教、求证。
  黄上祈分析道:北面为坎卦,象水,故在三清宫的北面山脚下建有天一水池,之所以叫“天一”,也是因为道家有“天一生水”之语;南面为离卦,象火,故在三清宫南面建有雷神庙,亦即九天应元府;东面为震卦,象木,而龙性属木,故在此修建了龙虎殿,又在殿前的山石上刻下“龙首山”三字;西面为兑卦,象沼泽,故在此挖了一方水池,名为涵星池;西北方向是乾卦,为阳,象征着天,是道家修炼成仙的地方,故有飞仙台;西南方向是坤卦,为阴,象征着地,故建有演练殿,作为平时教徒修习的地方;东北方向是艮卦,为主位,故把主人王祐安葬于此;东南方向是巽卦,象风,风能长养,使得肉身不腐,故詹碧云死后安葬于此。考虑到东南方向是火木同宫、雷电交加的地方,故在詹碧云的墓上建了一座七层宝塔,俗称雷公塔,试图起到今日避雷针的功效。
  经过比对,黄上祈发现三清宫与龙虎山的正一上清宫基本吻合,个别地方又有全真道观的特点。考虑到赣东北是正一派的祖庭所在,而詹碧云是全真派道士,出现混搭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时过境迁,如今部分石室坍塌,雕像风化得厉害,尤其是龙虎殿前的虎形石雕,已经风化得满目疮痍,大张的嘴巴里没有了利齿,温顺地趴在地上,不像是猛虎,倒像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宠物狗;只有硕大的利爪可以提醒你,它也是山间猛兽的一员。
  三清宫的建造、兴衰与本地德兴的王氏家族紧密相关。自唐代在山脚立基以来,经历了宋、明的多次翻修、扩建,到明朝景泰年间才形成了今日之规模与格局。此前,盛传三清山上有葛氏在修炼丹药,晚近都说是古代著名的道教人士、化学家葛洪。黄上祈说:“我翻查了道家《神仙志》和本地不同时期的地方志,发现在清朝以前,这个记载是很明确的,所谓葛氏是指三国时期的道士葛玄,也就是葛洪的从祖父。只是后来有人嫌他名气不够大,简略地称之为葛氏。再后来,便有人以讹传讹,说是葛洪了。老子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做学术研究,就是要坚持说真话。”

脚下的3小时修行


  从山脚到山头,葛仙山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风光;人在这里能做的,大体上只是“爬坡”一件事。为什么这样一座山能成为修道者和善男信女的福地?我一边气喘吁吁地在崎岖、漫长的山路上跋涉,一边不由有些纳闷。
  如果说三清宫是王氏家族的庙宇,那么它周边葛仙山、灵山上的道教场所则是普罗大众的,每日里香火鼎盛。若是赶上诸位神仙的生日、升仙的日子,庙宇里更是人头攒动。

  三清山是一个移民社会。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沿海实行海禁,许多人被迫内迁。其中有一支泉州的移民往江西方向迁徙,最终在三清山脚下定居,开枝散叶。在这里,他们固守着家乡的语言、戏艺、习俗。若是考究宗谱,或许这些传统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时期。在文化融合方面,他们都是比较固执的人。也因为他们的固执,一些古老的文化基因才得以保存下来。   “拾路边字纸火化,百字为一善。”自宋元以来,中国人便形成了“敬惜字纸”的传统,对写有文字的纸张十分尊敬、爱惜,即便派不上用场了,也不能随意丢弃、践踏,而是专门收集后焚烧。在三清山周边,还有不少像敬惜字炉这类见证着中国古老传统的老物件。

300年前的大迁徙


  在前往衢州的航班上,我身边坐着一位出家人。当空姐问他想喝点什么时,他脱口说了一句方言。空姐愣了一下,一副没听懂的表情。他歉意地一笑,用普通话又说了一遍:“橙汁。”
  我疑心他刚才说的是闽南话,一问,果然是。
  经过攀谈得知,这位老者此行的目的地与我相同,都是上饶。他是上饶某佛寺的方丈,今年已经86岁高龄,刚在北京参加了一个佛寺管理经验的交流会。他俗家姓杨,祖上是泉州府同安县人士,清康熙年间迁居上饶广丰县,至今已有300多年了。他在20多岁的时候出家,也曾寓居他乡多年,后来才回到上饶。容颜已老,但是乡音未改。

探寻“从前的精致”


  发源于三清山的信江,是江西五大江流之一,也是上饶、鹰潭等地的母亲河。它也像一条绿丝线,串起了两岸的商业城镇,下连武夷山脉,上通长江两岸。人们借助信江的水运,将福建的茶业和本地的纸张运往北方,再带回汉口、南京一带的商品,故而信江与闽赣交界的分水关古道又合称“茶纸古道”。
  河口古镇是这些商业城镇中至今保存规模最大、文物精品最多的一个,现为铅山县县城所在地。古镇以明清建筑为主,商宅两用,紧邻信江,呈东西走向分布,北面又与内河惠水河相接,全长约有5华里。街两旁的房子都是前当街、后邻河,加上房屋格局敞亮、大方,至今仍有许多住户定居其间。矗立在十字路口的老字号药铺“金利合”是这一带的地标,就算是21世纪也生意兴隆。在琳琅满目的中药柜上,挂着传承百余年的店训:“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萃良药,唯真,求是,不计其值。”从金利合往西,街道依次命名为一堡街、二堡街、三堡街。
  镇上的街道很宽敞,最宽处约有6米,基本上是以青石板铺就,中间留有车轮反复轧过的凹槽。两旁的建筑基本是两层的商铺格局,又以底层最高,有4米多。走入其间,发现屋内非常凉快,前后共有四个院子。原来,街两旁的建筑无论从哪一扇门进去,都是一座能容纳近百人居住的大宅子。与门面的简洁风格不同,这些房屋的内部装饰十分华丽,高大的天井,精致的槛杆,雀替、横梁等更是极尽雕琢之能事。他们的富裕不显山,不露水,而是外拙内秀的精致。   通过建筑外面的标识,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许多布号、会馆、教堂。虽然大多已经改作他用,但是昔日的繁华仍轻易地穿越了历史的弄堂,展现于这些建筑的开阔格局和精美细部,让我们深受打动。信步其间,不会感到局促。这里不是旅游社所关注的地方,也不曾有背包客出没。有的只是孩童的追逐打闹,老人、妇女的家长里短,还有年轻人骑着摩托车缓缓驶过。
  年届八旬的孙河清老人自小在这里长大,中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工业化号召,去了外地的化工厂工作,临近退休时还是想办法调回了本地。他怀念这里的二堡街,也怀念信江。街道上每隔几十米,便有一条小巷直通江边的码头。站在码头上,只见江面辽阔,水流湍急,对岸的九座丹霞山,形同九只狮子,依次排列在江边。可以想见,昔日里商船来到这里时定是眼前一亮,精神也为之一振。江面上搭有一座浮桥,连着此岸最大的码头和彼岸最高大的丹霞山。孙河清老人告诉我们,浮桥底下过去用的是木船,如今已换成铁船了。
  在孙河清的脑海里,有很多关于河口古镇的回忆。闲谈之时,身边聚拢的人越来越多,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印证着这个古镇的历史。也不知是谁起了哄,说老人家还会俄语歌曲,非让他唱一个。老人开口唱了起来,唱到中途突然卡了壳,他歉意地摆摆手说:“中学时在中苏友好协会学的,现在忘得差不多了。”但就在这时不知怎么,歌词又像散落的珠子顺着曲调脱口而出。一曲唱完,大家心满意足地鼓掌,老人反倒不好意思地笑了。
  老街、古建有什么可看的?陈丹燕在《怀旧的理由》一文中曾说:要是有时间,不妨到那些旧大楼、旧公寓里走一走,察看它的细节,你便会明白人们为何怀旧。打动人们的并不是老旧的东西,而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一种闲了便可以像河口古镇的人们一样,随意地聚在一起闲聊、唱歌、说笑的邻里关系。
  当我们坐上时代的高铁,向着未来疾驰而去时,我们曾拥有过的种种精致和微妙却像散落的遗珠,被落在身后,离我们越来越远。哪怕“从前”终难挽回,常到老街、古建里走走,嗅一嗅它遗留的气息也是好的。在这气息中,整整一个时代会像那句躲在记忆角落里的俄语歌词一样,顺着曲调游逸而出。

三清山周边古镇游


  站在河口古镇的码头,抬头便可望见,在信江与铅江河交汇的地方矗立着高达30多米的一尊雕像,那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
  去此不远,便是名列江西四大书院的鹅湖书院。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吕祖谦、陆九渊、陆九龄等人在此相会,进行了一场哲学史、思想史上非常有名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13年后,辛弃疾、陈亮等人仰慕先贤,仿效他们进行鹅湖之会,长歌相答,畅论世事。
  抚古思今,我们同样可以像辛弃疾那样旅行,重访古迹,再兴盛会。在三清山周边,有很多类似河口的古镇,可供人们漫步、访古,聊发思古之悠情。
  1.枫林古镇:邻近三清山外双溪服务区,镇上建筑新旧参半,但古代的商业街、巷子基本保存完好,现有钟氏宗祠、古戏台、应武殿、三槐堂等老建筑。
  2.婺源古镇:位于三清山北面40公里处,紧邻安徽黄山,是徽派建筑的精华所在。
  3.官溪古镇:位于三清山南麓、玉山县境内,紧邻官溪水,流水潺潺,古巷幽幽,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村中建筑最早的始建于明朝,最新的也多是民国时期的,沿着鹅卵石小路,可一路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民居风情。推荐有“江南第一祠”之称的内村胡氏宗祠。
  4.洋口古镇:位于三清山南麓、广丰县境内,距离上饶市区15公里,距离广丰县城10公里,是广丰县昔日的三大集镇之一。古建较为集中的街道有长春街、中心街、中山街、洋江街等。
其他文献
意大利国土狭长,以首都罗马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南北两地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乃至语言都有不少差异,但整个国家的气质是相通的。灿烂的阳光、地中海蔚蓝的海水、眼花缭乱的美食和天生乐观的性格,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意大利人。意大利有一句俗语:“每一条街上的教会钟声都值得珍爱。”透露出人们对家乡的深情。没有比家庭和朋友更重要的关系了  意大利被戏称为“欧洲的中国”,的确,意大利文化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
有北美洲“脊骨”之称的落基山脉,南起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向北绵延纵深4800多公里,止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落基山脉的加拿大段落中散落着多个顶级风景区,以班美国家公园、贾斯伯国家公园、库特尼国家公园、幽鹤国家公园和三个不列颤哥伦比亚省的省立公园为主体,共同形成了加拿大段落自然公园群(Canadian Rocky Mountain Parks),1984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碧绿的湖泊,开阔的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本文写于抗日战争北平沦陷期问,寄寓了作者对故都的深切怀念。  对于一个已经化为异物的故人,追怀起来,总要先想到他或她的好处;随后再慢慢的想想,则觉得当时所感到的一切坏处,也会变作很可寻味的一些纪念,在回忆里开花。  关于一个曾经住过的旧地,觉得此生再也不会第二次去长住了,身处入了远离的一角,向这方向的云天遥望一下,回想起来的,自然也同样地只是
北线:冬春阳光之旅  由西昌出发到成都,途中可欣赏雅西高速公路百变的风情,感受云端漫步的“奇迹大道”,沿途还分布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灵山景区、彝海结盟遗址、喜德阳光温泉等主要景点。南线:火把狂欢之旅  由西昌出发,经普格、宁南、会东、会理、德昌,再回到西昌。沿途有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普格、螺髻山景区、普格温泉,中国蚕桑之乡宁南、凤凰城德昌、安宁河漂流、德昌傈僳风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红军长征经过
日前,海南航空正式宣布将于2016年4月28日起开通北京至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直飞航线。此航线的开通,对于中国和以色列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海航开通直飞航线,更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据了解,海航北京至特拉维夫航线,每周二、四、日共三班,北京始发HU7957,出港时刻为1:55,7:15到达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返程特拉维夫出港HU7958,出港时刻为13:25,次日5:00到达北京(以上时
老房子里的咖啡香  “老房子咖啡馆”坐落在一座石头砌成的货真价实的老房子里,不大的空间被巧妙区隔成三个部分:咖啡厅、书吧、红酒及陶艺展示区。吧台上放着老式咖啡机,一只老旧的石磨中有水流叮当,最惹眼的是几张大座椅,让人很想立刻脱掉鞋子,盘腿坐上去——老板王敏说,这正是他设计这椅子的初衷。  王敏是土生土长的琼海人,之前在北方做过多年晚会策划和导演,2009年,他怀着“推广海南本土文化”的梦想,到博鳌
惠斯勒地球村的冰雪乐园  隆冬时节,我乘坐的客机飞越太平洋,慢慢靠近温哥华国际机场,下方可以看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的群峰全数裹上了银装,如波涛般层层涌动。我此行的目的地惠斯勒小镇(Whistler),就邻近其中的一个波峰。多彩的度假小镇  海天大道(Sea to Sky Highway)全长134公里,以西温哥华的马蹄湾(HorseshoeBay)为起点,沿Howe峡湾笔直向北,在斯阔米什
寻访历史建筑和名胜古迹历来是重要的旅游项目,像往常一样,本期杂志自然有多篇稿件对“古迹”主题有所涉及。大家既能读到湖南安化县山岭中的“茶叶之路”的历代变迁,也能领略坐落在上海繁华的静安区里的多幢老建筑的传奇经历;而在海外目的地的介绍部分,《布莱顿:一段英格兰简史》的报道更是用一座伦敦附近小城周边的多处古迹,串起英国上千年来的发展历程。爱好历史的读者想必又能在各位报道者的引领下,过足“访古”的瘾。 
为庆祝中国与新加坡建交25周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于2015年11月25日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吴冠中画廊合作举办了“吴冠中:大美无垠”画展。展览至今参观人数已超过十余万人次,为更好地拓展吴冠中艺术与中国近当代艺术的研究与交流,展览时间由原定的2016年5月3日闭幕,延期至9月25日闭幕。    吴冠中2008年捐赠113件作品藏于新加坡国家馆。据目前了解,这笔捐赠是吴冠中作品捐赠到公
摘要:教学研究、专业引领、决策服务是新时期教研员的主要职责。它深刻地阐述了一个教研员应该做什么?但是如何充分发挥教研员的占位优势,有效指导一个区域的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有效促进一个区域教师的个性发展与专业成长?这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与经验试图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指导;教研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4-000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