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阶段和层次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le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他的哲学理论为基础的。他把道德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不同的阶段和层次,并且指出每个阶段德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他的这一思想在今天仍可以给人们许多启示。
  [关键词]朱熹,道德教育,小学,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2-0105-03
  
  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也是围绕德育构建其教育思想体系的。朱熹关于“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的论述体现了他对德育的阶段和层次问题的独特见解。本文拟对其这一思想的哲学来源、主要内容及当代价值做一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1朱熹小学、大学教育思想的哲学来源
  
  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的。“理”是朱熹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是世间万物赖以存在的宇宙本体。理是不生不灭、独立于万物之外的,但理自身具有“无造作”的特点,不能直接派生万物。它必须借助“气”(阴、阳)的分裂结合、动静变化造作出形形色色的世间万物。气只是理和物的中介,理是本原,气是材料。当气派生万物时,理便随气进入物中。理借气而变异为万物就如同月印江河湖海化身为千千万万,于是万物之中便各有一理。人们对本体理的认识,就是通过“格物穷理”的认识方法对每一事、每一物中的理加以体认,从而实现从“物”到“理”的回归。这样从理出发又回到理而终结,完成了“理—气—物—理”这个圆圈形逻辑结构。在从物返回到理这个环节中,朱熹论证了他的“格物致知”认识论观点。朱熹关于他的认识论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1]在这里朱熹把人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格物”,也就是“格物穷理”、“即物穷理”。“格”是“至”、“尽”的意思。“物”则包括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心理现象和道德规范等。格物穷理就是通过格每一事、每一物来领会、体验其中已经存在的先天之理。“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2]第二阶段就是“致知”。“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3]这里的“知”、“知识”并不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知识,它还是指在更高层次上对理的体认和把握。致知就是在格物穷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使“物中之理”和“心内之理”合二为一,在更高层次上去体认、把握抽象的本体理,并将它推广、扩充到认识的各个方面进而贯彻到行为中。他还认为“格物”和“致知”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阶段,“若不格物,何缘得知?”[2]只有通过格物从而“积累有渐”才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地。朱熹的格物致知认识论是其教育上小学、大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把握住这一点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他的教育思想。
  
  2朱熹小学、大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朱熹从他的认识论出发,把对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他说:“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4],“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士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5]他还认为,道德教育在这两个阶段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也存在着区别。
  朱熹认为八到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任务是“教事”,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他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6]因此这时德育的主要内容应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7]。朱熹还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亲、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故事等编辑成一本儿童道德教育的教材,题为《小学》,这本书在当时曾广为流传。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和“杂细事宜”五个方面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举止等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针对这一阶段德育的内容以及这一时期儿童自制能力较差、道德意识较薄弱等特点,在教育方法上朱熹主张应主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地、持续地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使他们“积久成熟”然后“自成方圆”完成从开始的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转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格物”的认识过程在教育上的体现。
  十五岁以后是被朱熹称为大学教育的阶段。德育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教理”,也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在《小学辑说》里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8]其实就是使学生内心认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在教材方面,朱熹亲自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作了新注释,编成《四书集注》。他还认为应该先读《大学》,再读《论语》,然后是《孟子》、《中庸》,读完四书以后再学“诗书礼乐”等。同时,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就不能靠强制的训练了,而是主要靠自学。他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9]他还主张通过“居敬”、“存养”、“省察”、“力行”等方法去体认、实践“三纲”、“五常”中的理。这其实就是其认识论中“致知”的认识阶段在教育上的反映。
  朱熹还认为,这两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8]二者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他说:“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以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8]所以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扩充和深化。虽然朱熹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但我们看到朱熹并不主张不分层次、一股脑地向学生灌输伦理道德观念,而是把德育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和层次。“小学”是第一阶段和较低的层次,“大学”是第二阶段和较高的层次。在前一个阶段,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习惯;后一个阶段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上通过读书穷理进一步体会伦理道德,从而把外在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我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3朱熹小学、大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朱熹把德育分为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做法涉及到了德育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知道德育是思想品德的教育,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对于道德品质,按道德人格发展的不同层次又可将它分为文明的和高尚的两个层次。文明层次的道德表现为遵守社会公德、行为举止文明,它是现代文明社会对每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高尚层次的道德品质表现为舍己利人,并以利人为目的的行为。文明层次的道德需要外部的训练加以培养,而高尚层次的道德则更多地要靠自身的修养达到内心的认同。所以,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应该有所区别。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应该是:接受过教育的学生以后即使没有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也起码应是一个文明的人。
  但遗憾的是当前德育工作的失误之一就是各阶段教育目标不明、层次不清,忽视了各阶段的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应有的区别,而是一股脑地将行为规范、道德要求、政治理念、向小、中、大学生们灌输。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小学生和中学生们背熟了一篇篇的“思想品德”课文,却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到了大学,老师还要苦口婆心地教育大学生们要诚实、要礼貌、要爱护公物等等。可正如朱熹指出的,“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而今自小失了,要填补,实是难”[8]。小时候没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长大了就容易做出违背道德的事,而且这时再想补救就实在是难了。
  这几年来,社会道德水平的集体下降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社会基本道德准则遭到破坏,各个领域内的公德开始丧失。诚实、守信等一些即使在封建时代也是最基本的为人之道德,在今天却成了需要大张旗鼓号召的可贵品质。这些现象的出现当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学校道德教育的失误应是其中客观存在的原因之一。而要想改进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朱熹的小学、大学教育思想无疑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例如,我们可以尝试把高尚层次的德育内容排除到小学和初中道德教育内容之外,而把这一阶段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到培养文明行为习惯上来,通过反复的训练力争使每一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成为一个文明的人。而高中及以后的德育工作重心才是高尚层次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这两个阶段教育方法的不同,把德育内容当作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而一味地进行“灌输”是很难培养出文明、高尚的现代公民的。
  
  总之,虽然朱熹小学、大学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等在今天看来殊不足取,而且在教育阶段的年龄划分上也显得缺乏科学依据,但他重视早期教育的态度、分层分段教育的方法、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都值得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第五章[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第一章[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五经筵讲义[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朱熹.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题小学[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8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七十六小学辑说[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9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其他文献
摘要:从学生宿舍人员安全管理的角度考虑,开发一款可为宿管人员快捷查房的系统。本设计以Arduino为开发平台,人体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监测人员是否就寝,识别后通过W5100网络模块把信息发送给宿管平台。宿管平台可以准确的显示空床人员的信息,方便宿管人员核实。经测试,该系统能有效的监测是否有人就寝,功耗低、操作简便、稳定性高、实时性好。  关键词:宿舍查房;Arduino;人体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
贵州苏铁被正式定名报道是在1983年的《植物分类学报》上,由于其模式标本采集于兴义,因此曾经有学者用“兴义苏铁”的名称于1981年在《贵州林木育种通讯》上报道,只是由于缺乏拉丁名,而被视为无效,也因此在《中国高等植物》第三卷中又将其更名为“南盘江苏铁”,不管这三个名称中的哪一种都很明显告诉我们,它就生长在贵州。贵州苏铁同其它苏铁植物一样来之于2亿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时代,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
[摘 要] 基于网络的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即WBI)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保障WBI的质量,必须重新建构一种完全不同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本文从WBI的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教学设计模式,同时给出了WBI的教学设计应该注意的策略。  [关键词] WBI,设计模式,策略。  [中图
秦元勋(1923.2.13-2008.9.13),贵州贵阳人,著名数学家。负责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计算工作,是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项目的主要工作者之ー。在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运动稳定性、近似解析、机器推导公式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处于开创的地位。开辟了计算物理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  从微分方程、原子弹、氢弹理论、计算物理到入工智能
关键词:李小兵;白酒研究  新冠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学防治”。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特别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从科研战线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到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从医疗战线实施早发现早治疗、集中力量救治、中西医结合显成效,再到科技战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显身手,
月球表面保存了太阳系内的撞击事件  研究太阳系内撞击事件能为揭示类地行星演化和地球生命起源演化提供线索。地球地质活动活跃,数十亿年来,经历了“沧海桑田”,地球早期的撞击记录已经消失殆尽,仅仅留下190多个地外天体的撞击坑。火星和金星也具有较为活跃的地质活动。水星表面的撞击记录在高强度的撞击下被破坏殆尽。太阳系内的固体天体中,月球在约40多亿年前就基本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的演化活动,太阳系内撞击记录能在
[摘要]通过考察学习史、教育史、哲学史和心理学史发现,真正的中国教育,只有从先贤圣哲积累的教育经典里,哲理名言中,实践经验处,去寻找我国的教育精髓和自身发展规律,明确造就中国精神文明和智慧发展的根源;只有抓住形成民族性教育的特质,关注启蒙教育中的智慧之道、学习之道、仁爱之道、孝敬之道、诚信之道的养成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对其进行再发现与新认识,并从中提炼出中国教育的民族性和创造精神的不可代
巴西设计师约措·保罗近日设计出一款利用人类呼吸转化成电能,为苹果手机充电的神奇面罩。这款神奇充电器设备被称为“AIRE面罩”,里面装有一个小型的风力涡轮机,把呼吸产生的风能转化成电能,这些能量会通过一根电缆线传输到电子产品内,既方便又环保。  这种充电器能够在室内与户外都可以使用,无论是睡觉、走路、跑步、还是读书,只要人处于呼吸的状态,就能产生电能。如果这种装备能批量投入生产,那么对减少碳排放量也
人为什么会做梦?我们为什么想吻喜欢的异性?为什么尴尬时会脸红耳赤?又为何唯独人类有青春期?问遍各学科的专家,你也不会获得答案。科学家的研究大大改善了人类生活,帮助我们了解世间万物,但人类本身的某些基本行为却教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英国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便列出了尚未破解的人类十大谜团。你会发现,自己对这些谜团再熟悉不过了,它们是如此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生活之中。  体毛:身体上的毛,统称为体毛,
内容提要:信息服务业是大数据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其作为信息产业的软产业部分,已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技术最活跃、产品增值最强的产业。借助大数据交易平台实现数据交易合法化的同时,大数据交易所应适时引入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做好行业细分,政府引导深耕市场先“专”后“全”,并轨数据处理类业务和管理咨询类业务。为管理好实践中因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交易、数据使用、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等带来的风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