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校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州市校园绿化景观生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创造出符合校园绿化生态景观方法。
  关键词:校园 绿化 问题 对策
  校园绿化是学校整体布局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格局、品味、精神的重要体现,为教书育人、陶冶情操、感受生活营造良好氛围。独具特色的校园绿化能够很好地表现一种校园文化内涵,能够代表一所学校的风格和历史,对建设生态文明、和谐校园、培育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广大师生对校园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高州市校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校园绿化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多数学校绿地大幅度增加。以高州市各学校为例,仅2010年、2011年就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米,是原有绿地的一倍。但绿化养护管理却不尽人意,难以适应校园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具体表现为:
  1.1 在校园绿化的物种选择、配置上,未能充分利用蕴藏在当地植物品种中巨大而宝贵的资源
  一些学校缺少园林绿化专业的设计人才,对植物生理习性、生态要求缺乏科学认识,物种选择、配置缺少科学性,导致绿化植物品种比较单调,校园生态系统脆弱。就高州市而言,植被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终年常绿,因地势分异和山区垂直分异较大,全市有120余科,1400余种园林植物。丰富多彩的园林植物为学校绿化提供了巨大而宝贵的资源。但是,从校园内绿化状况调查中发现,市内各学校常用绿化物种较为单调。例如,常用灌木共计有15科 31 种,乔木仅有 24 科45种。虽然乔、灌木树种的数量和面积在不同程度地增加,但树种变化不大。在灌木方面,种植最多的品种是桂花、大红花、苏铁、黄金叶等。在乔木方面,种植最多的品种是小叶榕、木棉、凤凰木、鸡蛋花等。另外,常用草本植物种类更少,约3科12种。
  1.2 绿化规划设计缺乏针对性,日常维护难度大
  1.2.1"先天"条件不足为绿化的日常维护增加了难度。一方面,校园本来就是爱好运动的学生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但是,市内多数学校未能针对这一特殊性开展绿化的规划设计及栽培、管理工作。例如,在规划上,校园绿地分布零散、复杂,面积大小不一,显露出绿化"先天"条件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高州市内校园绿化土壤的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室内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发现相当部分绿地的土壤质量不符合要求:如种植土层薄、建筑废弃物多;pH值较本地自然土壤高,大部分呈中性和弱碱性;E C值低,肥力不足,供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速效钾缺乏,全氮、水解性氮和全磷严重缺乏。
  1.2.2学校基建工程、维修工程造成绿化植物死苗、缺苗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维护管理效果。另外,在绿地地下,各种管网纵横交错地分布着,这为绿化的日常维护增加了难度。
  1.3高州市多数学校对绿化日常维护工作未够重视,养护管理措施缺乏针对性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因为体现校园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間断的浇水、施肥、松土等方面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就不能充分体现校园绿化的设计意图,就不能最大效率地发挥校园绿化建设的生态、社会、人文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然而,在高州市校园绿化实践中,往往重视设计施工,忽视养护管理。在设计、施工上舍得投入资金,在养护管理上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固定的专业队伍养护和管理校园绿化,从事绿化养护的工人多为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缺乏。对绿地保护缺乏相关制度,侵占、破坏绿地现象时有发生。在绿化养护管理的具体操作中缺乏针对乔木、灌木、草坪管理的技术措施,把绿化管理工作理解为简单的修枝除草、浇水施肥、防病除虫。许多新建成的绿化景观由于养护不当造成植物成活率不高,或生长发育不良,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高州市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对策
  英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土地及其生存群落间建立并发展一个在实质上和景观上相协调的良好关系"。其主要职责是:"正确指导绿化设计及养护计划的实施,精心管理以保证绿化总体效果的实现,根据专业标准对有关措施、制度进行修正"。此项定义非常适合高州市校园绿化管理。
  2.1坚持以"建设生态型校园,显现校园文化品位"为宗旨搞好绿化规划设计,使校园绿化布局自然合理,富有特色
  2.1.1要以校园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学校各个区域绿地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确保校园绿地率的前提下,以"建设生态型校园,显现校园文化品位"为宗旨搞好校园绿化规划设计。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出校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内涵、艺术品位以及绿地景观的特色。
  2.2.2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从感观形态上要做到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为师生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憩的环境空间,同时尽可能地满足学校有关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要求。
  2.2.3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分析地形、地貌、建筑物的现状,对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做到整体协调统一。
  2.2.4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还要考虑实用功能、经济投入以及养护成本。
  2.2改良土壤,整理绿地
  2.2.1绿地土壤的改良。在校园中会产生大量粪便、污水、植物和生活垃圾,如能经过无害化处理,利用废弃地储备,将其沤制成有机肥料,就可利用其来改良校园绿地。这不但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透气透水性, 调节保湿性与酸碱性,固定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 使其恢复成为具有生产力的土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校园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改变校园脏乱差的现状。
  2.2.2校园绿地的整理。整理校园绿地的作用在于为绿化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吸收养料和水分。因此,在校园绿化施工中,要及时清理垃圾、石块和杂物。施工前,要进行土壤化验、分析,根据土壤本身情况和当地的具体条件,采取措施确保土壤硬度适中。土壤硬度适中,可以保证绿化植物根系充分伸长和维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
  2.3合理配置校园绿化植物
  市内校园植物配置要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2.3.1要根据市内校园建筑布局和自然景观特色进行植物配置。要借助校园建筑衬托植物层次,要利用植物叶、花、果的色彩直接影响校园建筑的景观效果,使景观生态达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效果。同时,营造植物景观要与人文相结合,美的环境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陶冶着人的情操。
  2.3.2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植物配置应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宗旨。同时,要充分发挥当地蕴藏的巨大而丰富的物种资源进行校园绿化,尽可能更多地选择市内本乡本土的植物品种,尽量做到乔、灌、地被相结合,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创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使校园成为绿树成荫、碧草成片、百花竟艳、鸟语花香的"花园式"环境。在乔木方面,可种植鸡蛋花、芒果、龙柏、松树、白玉兰、榕树、石榴、罗汉松、桂花等品种。在灌木方面,可种植杜鹃、山茶花、棕榈、米兰、一品红、瑞香、菊花、九里香、三角梅、福建茶、月季、茉莉、大红花等品种。在草本植物方面,可种植龙吐珠、美人蕉、富贵竹、吊兰、金银花、佛肚竹等品种。
  2.4对植物的精心养护与管理应贯穿校园绿化施工的全过程
  为了达到绿化工程的设计目的,在施工过程中,要在深刻领会设计意图的前提下,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景观、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校园的亮点,师生休闲的好去处。
  2.4.1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措施,引导校园绿化职工增强质量观、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提高植物栽培、养保等方面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质的工作创造优质的校园绿化工程。
  2.4.2严格控制校园绿化苗木的质量。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应设法保证移栽苗木的水份平衡。在苗木起挖、运输过程中应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应对苗木进行必要的修剪。在种植时,要把苗木扶正,注意觀察面的朝向。在填土时,要注意厚度。为了更有利于植物生长,一般地被根域层生存回填客土的厚度为20cm,小灌木为35cm,大灌木为50cm,浅根性乔木为70 cm,深根性乔木为100cm。要分层压实,不留空隙。对于一些绿化树木,为减少树冠失水,可用浸湿的草绳缭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措施,进行叶面喷洒。种植后要浇透定植水,以保证树木根系与泥土的紧密接触,以利于根系的恢复,确保种植后绿化的景观效果。
  2.4.3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做好校园绿化后期养护管理。一要注意观察土壤干旱程度,保持土壤湿润,以确保苗木生长必需的含水量。二要及时除草、中耕、提高土壤透气性,并根据土壤状况,苗木生长需要,及时补充苗木所需肥料。三要注意整形修剪。要根据植物品种的习性和形状,进行不同的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调节平衡树势,调节营养生长,以增强观赏效果。四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在后期检查管理过程中,要掌握各种病虫害发生时间和特点,及时有针对地进行科学防治,争取在早期控制病虫害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叶秀娟.如何对园林绿化树木进行修剪养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2]陆如烤,张翠萍.试论校园绿化的科学性--植物的合理配置与景观设计分析.蓝天园林,2006,(03)(总34期).
  [3]薛秋华,余振辉,翁善波.校园绿地景观的营造与配置--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3):125-128.
  [4] 容振坤.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农业科学, 2009(03)
其他文献
一情人借她80万元炒股未还被她杀害,她借另一情人5万元高利贷还不起行凶,一年内她杀了两个情人并进行分尸……是为钱,是为情……无头男尸凌晨惊现2011年4月14日上午6点多,海
采用电弧法分别在高低两种H_2分压下制备了Cr纳米粉(标记为Cr_Ⅰ和Cr_Ⅱ).在电解液中浸泡过的两种Cr纳米粉的XPS分析结果表明,Cr_Ⅱ纳米粉表面在电解液中形成的Cr_2O_3膜比Cr
一、联系生活实际谈话导入师:老师家里有段线路出了故障,想自己检修一下,便借了两把钳子(一把有胶皮包着,一把没有),能建议老师用哪一把吗?为什么?生:我建议老师用有胶皮包着
一件油画作品,如果因为展览或者保管场所的环境不佳,令它长时间暴露在各种不良的环境条件下,那么这件油画就会逐渐出现各种自然的老化损毁,例如:画面或画布的发霉、颜料层的龟裂剥落、颜料褪色以及光油层的老化发黄等.造成油画老化损毁的不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空气的温湿度影响,摆放场所的光线照射,有害气体的影响,还有灰尘、微生物以及害虫的影响等.其中空气的温湿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为不适宜的温湿度不仅直接影响
《文物修复研究》(2015—2016)即将付梓了。此次文集的共收录文物修复研究论文142篇,是从2014年9月在三星堆博物馆、2015年10月在河南新乡博物馆召开的第12、13届“全国文物
长期以来,小学的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也为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改革。结合他们的经验,可总结出作文的本质和作文教学的基点在于人的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今年1月5日公布《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指出,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养畜禽;禁止生产、销售
扎实搞好课堂教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同时把英语课堂由课内向课外拓展,通过一系列课内外活动消除部分学生的英语恐惧,提升英语的魅力,让学生热爱英语,有力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
望奎博物馆在四件文物修复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不破坏文物本体”的原则,在修复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修复工作,克服困难,按时完成了任务。与此同时,又对38件出土陶器进行了加固处理,对168件历史文物和230件近现代民俗文物进行清洁处理,给整个展览带来了亮丽、清新的感觉。尤其是这批中原文物,能在东北小城展现于世人,更能表现出它们的与众不同,更能显示出它们那蕴含千年的中华文明,更能体现
拓片是考古和历史学家们研究工作中常用的一种重要考释方法.作者通过“蝉翼拓”法,对集安发现“麻线高句丽碑”进行捶拓.运用操作经验和技巧,展现“蝉翼拓”法清晰淡雅的墨色效果,客观地还原碑刻真实原貌,帮助专家和学者考释释读碑刻文字,从而使珍贵的集安“麻线高句丽碑”发挥应有的历史价值,这对研究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