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63991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展不同见解。”这一“强调”实质就是确立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执行这一教学方式时更多的是走形式,甚至为了赶进度,有的教师包办了学生应该随堂思考、随堂讨论、随堂练习等一切。
  [关键词]语文教学;和谐氛围;一言堂
  
  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展不同见解。”这一“强调”实质就是确立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执行这一教学方式时更多的是走形式,甚至为了赶进度,有的教师包办了学生应该随堂思考、随堂讨论、随堂练习等一切。这样做不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发展没有半点益处,反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我就语文的主体性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是以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具体指的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活其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主动参与,以自身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体验和感受过程,探索和解决问题为特征,以促进主体认知、情感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的课堂实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特征呢。
  
  一、保持平和心态,构建和谐氛围
  
  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二者之间的活动,离不开课堂里师生之间的默契和谐的表演。在这双边活动表演中,要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不能避开老师而纯粹地把学生推上主人公地位的。因离开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漫无目的,不着边际,学生就会思无所向,判无定则。但教师一味板着面孔,故着严肃,即使把主动权放给了学生,学生也会心有顾虑,思有压抑。如课堂气氛沉寂,肃穆,有些学生即使想思后而答,也怕因答错被老师批三评四而无地自容,久而久之,学生的参与意识就逐渐消失了,“一言堂”贯穿到底,这怎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呢?为此,要养成学生为主体性教学,师生之间有必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室内氛围,共同探讨,平等交流。
  
  二、教学具体实施中,要讲究主体教学的灵活性
  
  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分析解读作家作品为主的活动。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般都是采取自我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为主的方式,而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却是呆板的作课堂笔记,学生似乎成了书本知识的复制工具。这样就谈不上主体性教学,反而还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在此,我认为针对不同文体的篇目,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中,不要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应采取不同的主体性教学方式,从多角度实施语文教学,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思维潜力。
  
  (一)散文诗歌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我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要做到这点要求,教师授课时有必要交代作者写该文章的背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揣摩作者当时写所要表达的情感,带着这种情感去体会阅读情调。如《古都的秋》类似文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求他们尽量读出句子中蕴舍的情调:或舒缓,或深沉,或急促,或豪迈…一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领会其意境美,思考其语句中的意蕴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当然,作为一个班集体,学生阅读能力程度不一,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求他读出某种情调是很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对这类学生多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阅读课文的能力。常言道:“读书百遍其意自尽。”放开让学生去读,这是语文实施主体性教学最根本的一步。通过阅读过后,教师用一、两段作为赏析引导,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或集体讨论对剩下的内容进行理解,再由学生以书面形式进行陈述,最后师生共同评定后综合归纳定案。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敢于思维创新的能力。
  
  (二)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目标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在农村中学里,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是不流畅的,至于叫他们感知课文作口头复述更是无从说起。鉴于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先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再抽取学生分别口头陈述每段的大概内容,然后让其他学生评价其陈述的优劣。在赏析课文时,教师要把较难的或重要的语句以及有关的实词、虚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书上的注释加深对该知识点的把握。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变了过去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灌”、“替”的做法,从而使他们在阅读文言文的实践中得到提高。
  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方式,在不同文体篇目的具体教学实施程序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①确立随堂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立相关的有效教法,确保学生个性思维发挥。
  ②学生随堂课的主体性时间要适度,不宜让学生“放羊式”发展;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时间要合理统筹。
  ③教师随堂教学内容所提问题不宜面面俱到,要有代表性,新颖性,难易适中。
  ④注重学生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法,尊重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思维创新。
  总之,具体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性的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被教师“一言堂”夺走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一项“民心工程”。它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和高度责任感,让学生活泼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和谐充分的发展。
其他文献
审计重要性的含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重要性的定义是:“如果信息的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重要性的定义是:“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是重要的,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一个理性的人依赖该信息所做的决策可能因为这一错报得以变化或修正。”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对重要性的定义是:“错报可能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财务预算可以反映企业将来时期财务工作的现金收支、经营成果的执行情况,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精细化财务预算可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适应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的
大学校园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生活、学习的当代大 学生当然也无法逃避内部和外界压力的冲击。从而导致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 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不适应性,本文的目的,就是客观地分析探讨大学生的各种不适应问题,进而采取正确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重点就是在学生工作中要注意学生在每个年级阶段的心理问题,尤其要着重关注高职院校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它影响着他们的整个
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上,党中央就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期刊
实体经济的切实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质要求。而现实中,基层金融机构在服务本地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金融资源缺位问题,加剧了地方微观经济
现在有这样一个观点,“高血压患者不宜吃辣椒,否则会造成血压升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辣椒不但不会引起血压升高,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高血压患者适度吃辣是有好处的.rn
期刊
国务院5月13日上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
在亚洲地区,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菲律宾更倒霉。论天灾,这个国家有台风、地震、火山爆发:论人祸,有政变、内战、绑架、火灾、沉船等事故,真是层出不穷。然而说来奇怪的是,在此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当今,初中学数学教育中,与人为本,大众数学和问题解决的现代教学思想已成为一个热点,数学教学将更着重于培养、发
集团公司在设计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时,应该在维护集团利益的前提下,一方面要充分的尊重成员公司的法人地位,保障其享有的权益,以便更好的发挥下属子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和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