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研究

来源 :糖尿病新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tin65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该病症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入院顺序对患者平均分组后,观察组患者37例,接受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患者37例,接受单纯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3,P=0.00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分别为(181.74±23.52)mg/L、(173.09±16.38)mg/(g?C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06、34.683,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HDL-C指标分别为(1.20±0.18)、(3.34±0.52)、(3.41±0.29)、(1.43±0.12)mmol/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5、7.551、6.638、13.622,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炎症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期间,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的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作为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法,联合用药在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可以促进患者血脂以及相关临床指标改善,该文研究也证实患者治疗后的远期疗效满意,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中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选取均为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对其展开术后护理工作,将该次研究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给予综合护理(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手术后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方
目的 探究将延续性护理方法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均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具体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术后给予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应用延续性护理方法,对比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研究分析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选取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动态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持续性护理干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量、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产后出血量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 分析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多举措早期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孕妇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为多举措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后,在产前1d观察组的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94.74%,对照组为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早产、羊水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早期生化检验的诊断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水平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组,两组均进行早期生化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hs-CRP、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血液生化检验指标水平以及尿糖(GLU)、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液生化检验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生化检验联合尿液生化检验准确率98.00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足踝溃疡预后的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足踝溃疡60例,根据患者足踝溃疡是否痊愈,60例患者分成痊愈组和未痊愈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指数、病程、溃疡病程、血压、吸烟史、饮酒史等),溃疡数目、大小、严重程度,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踝肱指数,神经病变,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中治愈48例,未治愈12例.以是否发生足部溃疡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因素作为自变量,经Log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7月该院门诊诊治的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治疗)和观察组(n=42,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联合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汤剂内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81,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物昏花、目睛干涩、五心烦热、气短懒言等中医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2月—2021年4月纳入的12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干预后的患者疼痛及麻木等症状恢复情况及护理有效率、血糖水平、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及麻木、感觉减退症候积分、SAS及SDS评分、FPG及2 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
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发展至今已超过10年.越来越多专科医师参与其中,现时手术技术正被不断突破、完善并优化.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出现是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成果.同时,机器人手术作为医学科技的重要组成,在融入众多的未来科技后,将给传统的外科手术带来更多颠覆性变化.
目的 探讨血栓通联合依帕司他与甲钴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DNP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应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研究组49例在此基础上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功能指标与神经病变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中,研究组为93.88%较对照组的77.5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3,P<0.05).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