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变异性、血糖水平及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fenr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血压变异性、血糖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IM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1 mm),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厚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间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59.43±10.81)岁vs.(64.65±11.45)岁]、收缩压变异性[(12.47±3.79)%vs.(14.73±4.56)%]、舒张压变异性[(16.28±5.64)%vs.(18.42±5.36)%]、Hcy[(11.27±1.76)μmol/L vs.(14.73±2.31)μ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5.43±0.98)%vs.(5.75±0.84)%]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3.91±0.76)mmol/L vs.(5.75±1.23)mmol/L]比较,正常组均低于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IMT厚度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收缩压变异性、Hcy和MAGE是脑梗死患者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收缩压变异性、Hcy、MAGE水平与脑梗死患者IMT厚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收缩压变异性、血糖波动幅度及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密切相关,三者增高可导致IMT厚度增厚,风险增高.
其他文献
数字媒体插画艺术设计风格是指在插画设计过程中通过新媒介技术进行插画元素的应用来自我发现的设计内容.虽然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插画艺术表现出现了与传统插画不同的新表现,但是对于插画艺术来说,设计风格的体现形式对于其内涵表达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夸张、时尚以及写实三个方面入手,介绍了这三种风格对新媒介插画艺术的影响,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视错觉产生于人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的视觉偏差,在视错觉的规律下产生许多相关的艺术设计,将视错觉与游戏交互设计相结合,探究其利用透视错觉,光影错觉,反转错觉,循环错觉四种应用,并总结出视错觉游戏设计的视觉效果,创新思维,交互体验的特点,突出游戏中视错觉带来的全新的体验,注重游戏设计的美学理论带来的创新发展.
为保证应急物资分配的高效性与合理性,使分配方案更符合实际,综合考虑动态物资需求、运输时间以及物资短缺情况下灾民的心理,引入前景理论刻画送达时间满意度、引入不公平厌恶理论刻画分配公平满意度,构造基于满意度的应急物资分配方案博弈收益函数,建立考虑灾民心理的应急物资分配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得出演化均衡方案,并分析风险态度系数、不公平厌恶系数以及比例公平系数对演化均衡方案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灾民心理的应急物资分配演化博弈模型能兼顾灾情的动态性及灾民的有限理性博弈心理,使决策结果更符合实际;灾民的风险态
大气污染抽样数据通常包含较多的属性.在使用聚类技术解析污染源、分析污染特征时,如果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与标准化处理,会损失相关污染信息,并使污染特征不明显.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气污染数据的相似性度量—大气污染抽样数据距离,它既不需数据预处理,又能体现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程度.在仿真实验中,将大气污染抽样数据距离与常用的其他5个距离分别应用于4个传统聚类算法与2个新聚类算法中.仿真结果表明:在同一聚类算法中,使用大气污染抽样数据距离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比使用其他距离得到更好的聚类结果.
目的 探讨并构建572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 25.0软件和R 3.6.1软件及其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 TNM分期为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据COX比例风险模型建立年龄、TNM分期相关预后列线图,C-index为0.682;3年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0,5年生存率ROC曲线AUC为0.830,模型准确性尚可;Calibration
抗生素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型污染物已经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但尚未被有效管控,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对此类污染物处理效果不佳.以磺胺甲恶唑(SMZ)为目标污染物,通过设计氮掺杂石墨烯(N-rGO)研究其对水中微量抗生素的吸附性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吸附-催化氧化”体系以提高对抗生素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N-rGO在60 min内完成吸附过程,去除率为87.3%,吸附过程更加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吸附过程符合Langmiu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中单分子层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57
针对不同集雨面不同时期的窖水水质污染特征和生物降解作用研究薄弱的问题,以西北某农村水泥窖水为对象,通过为期一年的水质监测,考察了常规参数和细菌学参数的变化过程,评价了水质的优劣状况,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窖水水质因时间序列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受集雨面影响较大;以砖瓦屋顶和水泥地面作为集雨面的窖水水质最优;与常规污染因子相比,细菌学污染(细菌总数和总大肠杆菌群)较为突出;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集雨面的不同显著影响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且低丰度菌也可能对微生物群落有着巨大贡献.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FIB-4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患者4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4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1名(健康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Child-Pugh评分及FIB-4指数.以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为起点,2年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分为好转组29例与恶化组1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
为对硫酸盐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进行模拟与分析.利用元胞自动机原理和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特点以及混凝土损伤演变规律,建立了用于模拟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扩散过程与损伤演变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硫酸盐浸泡环境下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将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和Fick第二定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元胞自动机可以用来模拟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和损伤演变过程,且精度较高;硫酸根离子浓度随侵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侵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硫酸根离子沿截面深度的变化
从张掖市临泽县东小口子铁尾矿分离筛选获得2株耐锰的细菌,分别命名为HF-1和HZ-1,通过16 SrRNA基因序列初步鉴定HF-1为阿司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HZ-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菌株培养条件研究表明,HF-1的最适生长条件:培养温度35℃、pH=7、接种量1%;HZ-1的最适生长条件:培养温度30℃、pH=7、接种量1%.在最适条件下,两株菌对锰的耐受浓度可达9000 mg/L,且菌株HF-1、HZ-1对可溶性锰(II)有较高的去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