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从新汶矿区采集的土样、尾矿水、矿井水中分离筛选出溶煤效果比较好的7种菌种。采用这些优选菌种,在沙保劳麦芽糖培养基和改性CZAPECK DOX-medium培养基中分别对氧化程度不同的煤进行溶解试验,考察了培养基的组成及菌种紫外诱变对溶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的微生物溶解程度主要取决于培养基的氮含量和煤的氧化程度,煤中氧含量高有利于煤的微生物溶解;菌种诱变后溶煤时间明显缩短,溶煤率增大。通过菌种生长数码照片和透射电镜图片,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以及煤在微生物表面的溶解情况。在确定最佳溶煤时间后,通过原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