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降低终身带胆道引流管患者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降低终身带胆道引流管患者感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双盲法将80例终身带胆道引流管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46.1±3.5)分、(89.7±10.8)分,较对照组的(50.7±3.8)分、(72.6±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导管脱落、导管堵塞、皮肤感染及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2.5%、0.0%、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25.0%、12.5%、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明显缓解终身带胆道引流管患者焦虑症状,显著提高其知识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进而明显降低皮肤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分析无缝线固定方法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肿瘤化疗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年龄55~75岁,ASA分级I~Ⅲ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
PCR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它已迅速渗透到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其技术自身也在飞速发展.PCR及其相关技术在疟疾流行病学、蚊媒、病原学研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旋毛虫幼虫囊包(营养细胞-感染性第1期幼虫复合体)的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的 初步探讨大型C臂机实时引导下经超细支气管镜肺大疱减容术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例肺大疱患者均在大型C臂机实时引导下经超细支气管镜工作通道先后通过微导管向目标细支气管注入利多卡因、自身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通过患者客观症状、肺功能FEV1、胸部HRCT、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距离等指标评价术式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6例患者中,术后完全有效2例,明显有效1例,基本有效2例,完全无效1
本文就近年来血吸虫跨膜信号转导途径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的患病率正不断上升,其发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主要是宿主免疫系统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特有的结构,在外环境中内毒素几乎无处不在.内毒素对哮喘及特应性疾病而青是一把“双刃剑”,早期生活暴露于内毒素可能对疾病的发展具有保护作用;然而,暴露于高水平的内毒素环境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本文综述了钩虫病流行的现状、宿主对钩虫感染免疫应答及钩虫的免疫逃逸机制,为钩虫病的免疫防治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神经根阻滞方法对带状疱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90例,取得知情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