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年,重庆)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wwd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性脑病是急慢性严重肝脏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肝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肝性脑病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义,对于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也缺乏特异有效的方法。直至1998年,维也纳第11届世界胃肠病大会(WCOG)成立工作小组对肝性脑病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并于2002年在美国肝病学会的学会杂志上发表了《肝性脑病的定义、命名、诊断及定量分析》,至此,肝性脑病的定义才逐步标准化并被应用。实际上,有关诊断和治疗的一些循证医学依据的积累,促进了对肝性脑病诊断和治疗的共识的诞生。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肝性脑病和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多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高,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约40%存在轻微型肝性脑病。因此,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部分专家,根据国际上有关肝性脑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南联合制订了《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本共识的发布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肝性脑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帮助临床医师在肝性脑病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充分了解肝性脑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国际前沿的观点,利用合理的医疗资源,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制订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当然,在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本共识中也加以陈述。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曾联合制订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这次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第2次合作,对肝性脑病的规范诊断和治疗制订共识,由于两个学会的工作范围和内容紧密相关,因此今后还将有更多的合作,以推动行业的规范化。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系膜细胞(G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方法 选择对数生长期GMC,分为对照组、Ang-(1-7)组、TGF-β1组、TGF-β1+Ang-(1-7)组,采用WST-1检测系膜细胞增殖,RT-PCR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外基质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
目的观察中西药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先用西药胰岛素控制血糖,再用中药消渴方加减改善症状,同时配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心理疗法等辅助治疗。结果门诊30例
西北内陆棉区是典型的矮密早种植,常规棉播种量60~90kg.hm-2,收获株数24万株.hm-2。2001年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标杂A1杂交棉试种成功后,2004-2006年,连续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