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娱乐产业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l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电视娱乐节目成为关注热点,“通俗”与“低俗”成为判断电视娱乐节目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看似简单的两个词语暗藏着电视娱乐产业中多方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受众喜好、主流价值观的认可、政策法规的限制、媒体的社会责任等。本文从这些角度出发剖析各方的利害关系、矛盾冲突与产生的原因,对电视娱乐产业的现状做一次追根溯源的考察。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 大众文化 社会责任
  20世纪以来,大众传媒日益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中异军突起的一员,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视不仅仅是一种媒体,它还是一种“娱乐工具”。此处,用“娱乐工具”对本文所将阐述的电视功能进行界定,因为在当下电视已愈来愈成为“娱乐”的代名词——电视为娱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但电视娱乐文化也暴露出一系列弊病——泛化、同质化、低俗化等现象招来“娱乐至死”的追问与批判,同时引起了受众、媒体、政府等多方利益的冲突与纠葛。本文从电视娱乐节目“俗”的特点入手,以如何做到“通俗而不低俗”的思路探寻电视娱乐产业中多方利益冲突产生的各种矛盾。
  电视娱乐节目之“俗”,本该是使电视传播的娱乐内容符合“通俗”的标准,能为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和享用以满足人类适度娱乐的需求。然而,现实状况却是“电视使一切变得浅薄琐碎,助长了情感幼稚病;电视上存有过多的程式化,节目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电视被有限、狭窄的题材所禁锢……电视助长忧虑情绪”①。这些导致电视娱乐节目走向“低俗”的深渊,招致批判和唾骂。为什么电视娱乐节目“俗”的杠杆如此容易失衡?
  首先,电视这一媒介引发的技术狂欢是不容忽视的根本原因。从20世纪30年代电视技术成熟之后,人类的话语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电视技术有自己的话语倾向,即要求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此处的“娱乐”与电视这一媒介自身所具备的“声”、“像”两大特点相辅相成。首先是语言的浅显化。沉醉于电视文化中的人需要一种对于视觉和听觉都没有过高要求的“平白语言”,受众无须经过深度思考便能直接将所获取的听觉信号转换成语言信息接受。再者是图像的生动化。电视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连续的画面来传达信息、制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创造并维持其生命力。图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每一张孤立的图片都独立地传达一种事实、一种客观事物或者一种情况。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电视就是一种利用多幅连贯的图片进行话语表达的工具。这种话语方式造就了人们对电视的思维是“看”而不是“读”。由“读”到“看”的改变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所有信息不再以铅字的方式传输到我们的脑海中进行消化与分解,直接映入眼帘的画面由于其强大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将人们动脑思考的可能性降低。
  因此,我们在关注电视节目内容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电视本身。电视技术的客观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娱乐工具,娱乐工具与对应的娱乐节目一经组合即产生强大的娱乐效应。但在电视中,事物的序列成为纯粹的累进式而不是因果式,无法满足人类进行完整的思维运转的需要。因此我们说电视是肤浅的、是不利于人类智力培养的。这也正是电视娱乐节目带来巨大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保证电视以及电视节目能够带来适度商业利益的前提下,人们在电视娱乐节目中究竟获得了什么?整个社会在娱乐氛围中有哪些进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很难给出一些积极的、有正面意义的答案。
  其次,考察受众在电视娱乐文化中的心态时,我们无可回避地承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草根”的拥护下,大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电视娱乐节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与内容,同时也为其身份与地位“正名”。如果说电视媒介是一种技术载体,电视娱乐节目是一种框架形式,那么引人关注的就是这种载体与形式所构架出的“内容”了。而娱乐效应若想将其社会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必须嵌入合理的娱乐内容,唯有这样,电视娱乐节目才能有血有肉、生动地活跃在人们面前,这种被嵌入的娱乐内容就是大众文化。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电视凭借高普及度成为一种特殊的标签,电视节目及产物潜移默化地进入人类思维中改变着人们的看法、观点乃至意识形态。当然,受众绝非是一群“温顺的羔羊”;当电视娱乐节目输送出的内容触及了大众传统的思想道德底线、引起道德文化冲突时,强烈的抗议声便会响起。正如《非诚勿扰》开播初期曾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批评之声此起彼伏,一度陷入被广电总局勒令整改的境地。为了满足大众对娱乐文化中道德底线的要求、强化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整改后的《非诚勿扰》在嘉宾选择、身份确认、话题讨论、录制审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刻薄偏激、拜金炫富的言论以及低俗浅薄的作秀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爱情、婚姻的憧憬和向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包容与谦和。这种温情的氛围获得了大众的认可。由此可见受众的品味对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产生强大影响。纵使电视娱乐节目需要以“俗”去迎合社会各文化阶层,但“通俗”与“低俗”之间依旧存在界限,一旦“俗”得过了头,电视娱乐节目将不再是大众欢迎的精神佳肴,而成为被排斥和封杀的文化牺牲品。
  然而,电视媒体所面临的责难不仅仅来自受众。在中国,政治环境是塑造电视文化的重要因素,决定着电视文化的宗旨趣味、内容形态、表现方式。中国的电视节目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关。所以,政治氛围和传媒政策对电视娱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随着电视“官办商营”体制以及产业化、市场化趋势的发展,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更激烈,为追逐经济利益,娱乐成为电视节目自我包装、自谋发展的一大利器,这种娱乐模式的膨胀导致了权威思想消解、正统观念退化的恶果,在社会中引起了不良影响。在这种境况下,政府干预成为引导电视娱乐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调控政策和规定上,2011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规定电视娱乐类节目将减产,称净化荧屏是各卫视的重要任务之一,明确表示将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坚决遏制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对娱乐类节目实行总量控制。同时,对于节目收视率,广电总局也明确要求须加强节目收视率调查的管理,“要重视收视率,但不能搞唯收视率。”2011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针对省级卫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问题要求各地方卫视在晚上17:00至22:00间所播出的电视娱乐节目每周不得超过三次,每次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国家广电总局的官方网站上还贴出了《关于2011年5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在这则通知中严肃批评了部分红色戏剧将严肃对敌斗争过分“娱乐化”的现象。这些接踵而至的管理条例充分体现了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建设“喉舌”的作用。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在这些整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电视娱乐文化不仅是信息和文化传播,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问题不仅是热点也是制约电视节目制作的难点。在电视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后,电视台的所有经费几乎都是依靠自身经营而取得,在这种情况下,各大电视台都将“经济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和运作的目标之一。当下,我们正处在文化从理想型主导向世俗性主导的转变期,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消费主义的盛行、个体意识的张扬,一些电视娱乐节目不惜以低级趣味和感官刺激为卖点来吸引受众的关注以牟取收视率和经济利益,而这又刺激社会大众盲目跟风,助长了不正之气,形成恶性循环。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媒体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社会的经济改革、教育文化体制的完善、科学技术的推进、国际竞争中的定位、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关注……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沉甸甸的话题都被“娱乐”掩盖了,娱乐异化甚至造成电视媒体忽视了边缘人群的存在和要求等后果。
  因此,我们在肯定人类合理的娱乐需求以及媒介正当营利的同时,也要呼吁电视节目制作者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现状,恪守媒体责任。电视节目制作者在信息传播中应遵照合法性、合德性、合政策性、合纪律性等标准来评测、确定娱乐内容,再以内容的健康、通俗、优雅、创新形成独具竞争优势的受众群,继而造就节目的品牌公信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提高商业价值。总而言之,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媒体会在传播信息时更多地考虑和顾及到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以公共利益为最高服务目标,勇于担负起社会责任,代表公平正义和社会良知,寓庄于谐,既发挥了“娱乐”的功能又恪守社会公共道德准则与职业操守,使电视娱乐真正做到合情合理,实现受众、媒体、政府、社会等多方利益的平衡与保障。
  参考文献
  ①黄学建,《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②[美]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③[英]斯道雷 著,常江 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张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研究生;卫梦娇,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系研究生)
  实习编辑:孟丹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业的市场化转型步伐日益加快,如何在市场的驱动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原则成了新闻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以“陈永洲事件”为视角,结合“市场新闻学”的观点,探析了陈永洲事件中市场驱动力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旨在为加强媒体自律精神、规范媒介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市场驱动力 新闻专业主义 陈永洲事件  在2013年传媒界热点事件中,“陈永洲事件”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每当回忆起走过的班主任之路,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肖举。肖举,有着白净的皮肤和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从外表看绝对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可他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鬼,只要不是语文、数学课,他便随心所欲,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带头起哄。我多次找他谈话,教育他尊重老师,好好学习。他每次都表示一定改正,可没过几天,老毛病就又犯了。  一次周三的英语课上,肖举拿着小喷壶,在教室里左右扫射,老师批评他,他竟然趁老师板书时朝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媒体传播特点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几个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策略,以培养出更多适应新媒体时代需要的广播电视优秀语言传播人才。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语言应用能力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语言应用能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与做人如出一辙。文如其人,文字是展现一个人品行的镜子。敢于在文章中写真话、表真情,是作者求真务实做人的写照,也是文章感人至深的法宝。“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所谓“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即讲求实事求是,内心真诚,优秀的品质才能表现出来。作文亦如此。人生存于社会之中,文字表达的是内心,折射的却是生活,诚实与浮夸、真挚与虚假,会浸透于字里行间。  一、求诚于心,善积广
在我和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一起学习《再别康桥》时,一个学生在发言中说:“我感觉作者所选取景物的色彩,从一开始的明丽到后来的黯淡,这固然是由于从白天到夜晚的光线变化,但不也是作者感情变化的体现吗?作者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他告诉自己要走得潇洒一些,但是毕竟对这个地方充满了留恋,因此开始的故作潇洒到最后只能沉寂于夜晚的沉默。所以,我觉得景物色彩的变化,不仅是光线问题,而且有着非常重要的情感问题。”我听到这个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日益趋向多元。潮水般不断涌来的新思想、新理念时时让人眼花缭乱,心理尚不成熟的中小学生可能会因此而无所适从。一些孩子意志力薄弱,敏感而脆弱,心理承受力和受挫力较差,自我调节情绪与行为的能力明显欠缺;一些青少年存在逆反心理、攻击行为或自杀倾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当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时,人们很容易就认为,这是家庭教育失误或是学校
大出所料  实验室里响起一阵刺耳的摩擦声。扎克转过身,看到书架整个旋转了一周——原来这个书架实际上是一个旋转暗门。书架后面是一个布满灰尘的休息室,实验室的助手们正坐在里面看杂志,喝咖啡。  門口站着一个身穿实验服的男人。他皮肤苍白,长着一双蓝色的眼睛,眼神冷酷,一头白发蓬乱不堪。扎克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呆立在原地,忘掉了所有的反应。然后他瞥见了男人胸口别着的卡片,上面写着:维克多·达什克博士。  达
君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12月,是郑州市首批成立的50个名师工作室之一。工作室共有12名成员,由领衔人、核心成员、发展对象三级梯队组成。领衔人由金水区实验小学宋君老师、郑州市人民政府督学朱震东和金水区教育发展中心孙红星承担,主要负责工作室的日常工作,以及对工作室教师的专业引领。核心成员共6名,全部是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他们的任务一方面是依托工作室搭建的平台实现自我成长,成为有较高知名度
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安全事故频发。2011年度全国仅校车事故就造成近百名学生身亡,其他如食品安全、溺水等事故也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害。学校安全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里,我们拟从标准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校园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设想,希望用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来规范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安全工作的职能和工作方式,规范学校的各种建筑、设施、装备和用品的建设、生产和
我为什么会鬼使神差接过话筒,在这样一群人面前说那一番话?我根本没有打腹稿,没有在心底盘算,甚至几秒钟之前都没有发言的念头。奇怪的是,就是那么一瞬间,脑子如同短路般不听使唤,竟高举右手请求发言。  事后想起自己这反常的举动仍令我困惑不已,以至于一闭上眼,脑子里就浮现出当时的画面:一百多双充满迷惑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我,他们一定在想——这人是谁啊?在说些什么呢?有没有脑子呀?……还有表情严肃的老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