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议一致性研究

来源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分一致性是衡量同行评议评价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探究同行评议中评审人在研究质量评价上的一致性,本研究基于ICLR会议的公开同行评议数据,使用多位评审人对一项研究评分的方差衡量致性,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对不同研究质量论文评审人评分一致性的差异.结果 发现,同行评审对于质量较差论文的一致性高于质量较好的论文.基于这一证据,本研究提出以“择差”为目的 的“底线评审”的构想,以完善当前以“择优”为宗旨的同行评议制度.
其他文献
军用滤波器组件产品研制项目具有多学科、多领域、长周期等特点,项目管理难度较大.当前,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军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项目组合和项目集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优化和完善军用滤波器组件产品研制项目管理体系,提高军工项目科研生产能力,进而提升军工企业整体竞争实力.
为保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同时保证行业供给,我国传统能源行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相比于传统的煤炭和原油能源,天然气在产生同等能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更少.因此,天然气在工业领域使用比例逐步提高.在液化天然气(LNG)工业链中,LNG储存是关键环节之一.LNG储罐材质通常选用9 Ni超低温钢,其采购金额大、交货期影响现场施工、质量要求高,对项目各个执行环节均具有约束作用.通过调研法、头脑风暴法和两步专家打分法分别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识别出36个潜在采购风险因素,并针对高风险提出应对策略,可为
当前,施工总承包模式仍然是国内建筑行业比较认可的一种管理模式.在业主投标阶段、分包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收尾阶段,施工总承包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以某安置房项目为例,针对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全过程成本费用管控、提高成本测算准确度、择选优质供应商、科学管理现场施工生产、建立健全结算奖惩制度等成本管理措施,以提高施工总承包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提高项目效益.
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是弥合数字不平等的有效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究互联网环境下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过程中的用户行为特征并识别出不同的行为阶段.通过准实验设计,结合实验观察、出声思考法、用户访谈及调查收集了相关实验数据,分析了替代搜寻过程中的信息源选择、搜寻结果类型以及信息沟通的作用.研究发现,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普遍使用多个信息源获取健康信息,他们重点关注日常保健、症状、治疗/检查、疾病原因和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进一步信息沟通的替代搜寻者在搜寻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性以及主观感知的满意度和有用性评价方面显著较高.本
基于核级DCS科研项目特点,从准确界定工作范围、科学制订进度计划、加强过程监督检查、严格控制项目变更、全面验收评价项目5个方面阐述核级DCS科研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项目管理在DCS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核级DCS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目标的完成,同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年代.rn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rn数据已然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正在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数字经济隐然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期刊
需求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目的是更好地交付产品和服务.在项目管理实践中,能否实施有效的需求管理活动十分关键.根据某工程项目需求管理实际,分析需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需求管理相关活动,主要包括需求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需求文档的设置、需求审查和验证,旨在提高工程项目需求管理水平.
针对航天发射场厂房技改施工风险性高、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全面梳理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确定安全管理评分标准,划分安全管理等级,并根据评分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旨在提升航天发射场厂房安全数据化管理水平,为航天发射场厂房技改施工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针对国内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网民短视频可信度判断能力不足的现状,开展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研究,对提高用户短视频可信度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文献调研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影响用户短视频可信度判断的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用户短视频可信度判断的因素包括来源、内容、媒介、外部验证四个维度,并发现四个维度影响因素之间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将为新媒体可信度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为用户判断短视频可信度提供方法参考.
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政策影响力相关理论模型进行了系统文献调研和观点整理,提炼出了知识运用理论模型三级分类体系框架;介绍了四种典型的政策影响力评价框架,逐一指出了不同评价框架的优缺点,并从整体上总结了这些评价框架的共性特征及存在的不足;最后,就社会科学研究的政策影响力相关指导理论与评价框架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就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