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中国动物检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现状,2019—2020年在牦牛养殖较为集中的5个乡镇,采集存栏2000头以上的2个养殖场以及存栏30头以上的56个牧户未免疫牦牛血清1124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牛巴氏杆菌血清抗体检测,并使用R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饲养方式牦牛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个体阳性率为11.57%(130/1124),群体阳性率为89.66%(52/58);养殖场牦牛个体阳性率(12.96%)与牧户(10.92%)无统计学差异(P>0.0
其他文献
摘要: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感染禽类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禽以腹泻、发热、呼吸困难、急性败血症和和炎性出血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死率极高,损害了经济效益,给禽类健康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对近期山东地区禽霍乱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等进行了简要概况,并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养禽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禽霍乱;巴氏杆菌;流行情况;防治措施   山东省作为禽类养殖大省,禽肉和禽蛋加工
摘要:牛隐性乳房炎做为奶牛常见疾病,中草药治疗效果显著。随着我国畜牧业总体经济的发展,奶牛等偶蹄类动物养殖规模显著扩大,为了保持畜牧业市场效益稳步上涨,稳定牲畜整体数量、基本体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牛隐性乳房炎疾病应该得到人们重视。近年来绿色养殖得到提倡,故中草药治疗牛隐性乳房炎逐步流行,本文针对性讨论中草药治疗牛腹泻疾病的治疗方法,为应对牛隐性乳房炎疾病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牛隐性乳房炎
摘要:为了验证阴道整复配合“黄芪多糖、柴胡”穴位注射治疗羊阴道垂脱的效果,笔者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运用上述方法治疗了9例羊阴道垂脱,结果证明通过阴道整复配合“黄芪多糖、柴胡”穴位注射治疗的方法,能够使阴道脱垂的母羊痊愈,该方法疗效显著,为临床上治疗母畜引道垂脱提供参考。  关键词:阴道垂脱;黄芪多糖;柴胡;穴位注射   阴道垂脱为家畜多发的产科疾病,常发生于妊娠后期,但产后易于发生。
2020年11月,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在进行布鲁氏菌病常规监测时发现,某牛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随即湘西州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联合凤凰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场问询、查阅档案和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该养殖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来源,评估扩散风险。综合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判断此次疫情可能是由不规范引种造成的,因养殖人员对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不了解,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导致疫情出现一定程度的扩散。随后通过采取严格的疫情处置措施和持续的流行病学监测,使疫情得到有
摘要:基层兽医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病监测诊断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综合检测能力,本文就目前当地基层兽医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兽医实验室;问题;建议   基层兽医实验室作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更积极推动了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兽医实验室建设虽然
摘要:基层动物疾病预防的有效开展,对于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频率,保障肉制品质量,提高养殖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基层动物疾病预防工作依旧存在许多误区,而这对于其应有作用的发挥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基层动物疾病预防存在的误区及应对思路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疫病预防;误区;思路   动物养殖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但是随着动物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动物疫病日
摘要:兽医病理诊断属于近年来在动物疫病临床诊断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技术方法,表现出综合性和指导性的突出特征。和其他类型的诊断技术比起来,病理诊断所需要的成本相对更低,诊断准确率有很大提升,推广实施更加便利。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研究,探讨了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的意义与应用。  关键词:动物疫病诊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兽医领域的发展,很多诊断技
为了解四川省主要养牛地区腹泻牛群中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感染情况,采集眉山、南充、达州、巴中、雅安、甘孜等6个市州53个场户的牛腹泻粪便样品共387份,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BCoV检测。结果显示:53个场点中,检出阳性场点11个,群体阳性检出率为20.8%;387份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65份,个体阳性检出率为16.8%。从群间分布看,规模场群体阳性检出率(72.7%)与个体阳性检出率(21.4%)均高于散养户(7.1%和3.1%),差异均极显著(P<0.
为加强非洲猪瘟(ASF)常态防控下生猪检疫工作,探索采用红外体温计快速测量生猪体温的方法,用于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等方面的临床检查。以某生猪定点屠宰场存栏待宰的肥猪为试验对象,在晚7时以后(气温12~24℃)生猪充分休息并处于安静状态下,分别用红外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同时检测同一头生猪的体温和肛温,共测量100头生猪;将获得的100组数据筛选后,用Excel软件进行配对,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红外体温与肛温之间存在线性相关,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R2=0.8582,回归方程式为y=4
摘要:随着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的规模和数量获得显著的提高,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种母猪良好的繁殖性能,其中后备母猪的科学饲养对于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后备母猪养殖中主要需要通过做好母猪的发情管理,饲养环境的合理控制以及常见养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措施改善,同时需要把控好后备母猪养殖中的体重和体况,避免后备母猪出现过肥或者过瘦影响繁殖性能的下降。本文将对后备母猪养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