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鸳鸯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肠道疾病诱因的探讨

来源 :动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q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微生物能够调节动物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参与免疫和疾病预防,对于维持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患肠炎病和健康群组鸳鸯(Aix galericulata)的肠道微生物进行对比,尝试揭示鸳鸯肠炎可能的致病菌.鸳鸯肠道微生物共鉴定出2020个相似度97%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健康组和肠炎组共同的OTU数量为564个.健康组鸳鸯的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与肠炎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ann Whitney U test,P>0.05).在门水平,鸳鸯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73.46%)、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11.15%)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72%)为主.在属水平,丰度最高的类别主要包括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01)(29.65%)、库特氏菌属(Kurthia) (24.74%)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12.40%).健康组和肠炎组鸳鸯肠道微生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Adonis,F=3.6087,P<0.05).在肠炎组中共筛选出25个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的类别,其中,狭义梭菌属、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和脱硫菌属(Desulfovibrio)的相对丰度最高(线性判别分析LDA值>5,P<0.05),这3个属的致病菌可能造成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是诱发鸳鸯肠炎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赤潮澎湃,晓霞飞动,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昭如日月的伟业,也是中国电影多次讲述的经典故事.《开天辟地》(1991)、《建党伟业》(2011)等是以中共“建党”为核心事件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不同的历史年代,建党题材的电影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
期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大批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完成了修缮改造和陈展“更新”,重新对外开放.红色文化展馆是对红色年代再回忆的场所,很多红色文化展馆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陈展形式比较单调.但随着大众思想理念、审美标准的提高,旧的陈展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参观的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展馆在面对新的观众时,应创新陈展方式,通过多元化的陈展手段,提高设计、陈展水平,将红色文化展馆高品质地呈现给观众,真正起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讲好有温度的“红色故事”.
期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两部为献礼这一伟大时刻的电影《1921》《革命者》于7月1日正式上映.其中,《1921》讲述了100年前13名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为28岁的革命青年,面对数股复杂的国际势力追踪与监控,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推进下,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故事;《革命者》则是通过转述回忆、还原历史、艺术虚构的手法,以诗意化的反类型结构重塑了一个有血有肉、平易近人、善于表达的李大钊.100年的政党如同青年一般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无疑,当下的青年群体正是这两部影片主要
期刊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篇章,也催生了中国民营艺术表演的再生与发展.上海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1984年率先创办了第一家民间职业剧团——上海多林电子轻音乐团.经过30年的发展,上海的民营艺术表演团体已达到了300多个, 1从业人员达到70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691人,演员达到5754人,分别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38.4%和82.1%.2演出类型也从1984年单一的音乐表演,拓展到了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歌剧、京剧、昆曲、沪剧、滑稽戏、越剧、黄梅戏,以及民乐、交响乐、歌舞、木偶、曲艺、鼓乐等
期刊
当虚拟空间成为剧场rn2020年3月全球剧场与文化艺术公共空间因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而关闭,直至2021年的6月,疫情依然在影响着世界.在公共聚集和集体体验无法在剧场空间实现的封城期间,网络虚拟空间成为各种意义上的唯一选择.
期刊
今年端午节假期,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开场舞《祈》火爆全网.主创团队汲取洛神传说《洛神赋》与《洛神赋图》的文化精髓,突破文艺节目固有的表现手法,把舞台搬到水底,运用将现代潜水科技、水下摄像科技与水中真人舞蹈相结合的全新演绎方式,完成了对神话故事、传统节日、古代文学和绘画等文化瑰宝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艺术实践,让远古女神带着当代的气象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大放异彩.据微博官方统计数据,视频微博话题在播出48小时内已热搜上榜10次,阅读量高达9.2亿,视频播放量超过2000万.
期刊
澜沧江-湄公河作为一条国际河流,是全世界鱼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流域之一,其中中国境内澜沧江流域的条鳅科鱼类共记录37种,由于该类群分类鉴定较为困难,流域内仍存在未被发现、描述或准确鉴定的物种.2015至2019年,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进行多次鱼类生物多样性调查,共发现3种未曾记录的条鳅科鱼类.对所采集到鱼类标本的重要性状进行测量,并与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形态特征比较,分别鉴定为长带条鳅(Nemacheilus longistriatus)、裸背南鳅(Schistura nud
洞鳅属(Troglonectes Zhang,Zhao&Tang 2016)鱼类为中国特有的小型洞穴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贵州和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河流中.2018至2019年在贵州省荔波县境内进行洞穴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采集到4号洞鳅属标本,经过形态比较,与弱须洞鳅(Troglonectes barbatu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yt b重建的系统发育树及遗传距离分析显示,4号洞鳅属标本与来自模式产地的弱须洞鳅高度支持聚为一支;利用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基于16S rRNA和Cyt b的遗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由叶君、萧寒执导,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而拍摄的文博类纪录片.虽然,2016年初这部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CCTV-9)播出时反响并不热烈,但被搬上bilibili视频播放网站后,“视频点击量超过200万,弹幕6万余条,好评如潮,收获粉丝无数.”1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红,《我在故宫修文物》不仅一度成为了学界和业界热议的焦点,更被称为“现象级”纪录片.2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岗位更因此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据悉,截至2016年12月,共有2万人报名故宫博物院文物
期刊
网络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狂飙突进对传统电视节目的冲击相当强大.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节目需探索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定位,与新媒体全面融合,以获得核心提升,增强与观众群体的黏合度,方能实现可持续性长远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在这方面,近年来尤以文博类题材电视节目制作表现突出.以《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故宫100》《上新了·故宫》等围绕故宫等博物馆为基点辐射开来,关涉文物保护、知识科普、文物背后故事演绎、文创互动等,带动了一系列优质文博类节目在线上、线下均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号召力,从《韩熙载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