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的难题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3年国内外发生的几次恐怖袭击来看,笔者所担心的恐怖扩散已经形成。过去恐怖活动存在严重的地域性,例如中亚、中东等不稳定地区,以及非洲的欠发达地区。在传统的反恐研究中,往往认为肃清一个区域的恐怖分子,或者阻断其经济及军事支援,即可在长期的斗争中获得胜利。现在看来这种理论已经过时,恐怖分子的组织结构和传播方式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就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本·拉登创立的基地组织,彻底改变了恐怖活动的行为方式。拉登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手法,没有统一的总部,只有一个个种子单位。任何一名基地组织的成员,都可以成为一个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不同的分支机构之间只有合作关系,而没有上下级统御关系。过去的组织学认为此类组织很容易发生分裂,然而基地组织迄今为止却很少发生大规模的内斗,核心原因在于他们的组织理念和宗教信仰一直被维系。
北京天安门广场旁的特警队

  近十多年来,全球的极端主义恐怖分子在拉登广泛播种的政策下,开始了全球化运动。尽管美军结束了塔利班对阿富汗的统治,基地组织在也门、索马里等地区的分支机构活动却异常活跃,2011年甚至宣布在也门建国。尽管没有任何国家承认基地组织建立的国度,然而这个现象却表明基地组织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极端恐怖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法制和传媒制度中寄生的癌症,尽管在苏联解体前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恐怖主义活动已经被遏制,当时的一批恐怖组织几乎全部被彻底扑灭,然而恐怖主义行为却一直在进化,除了组织结构的扁平之外,现代互联网造成的信息泛滥,也同样给恐怖分子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他们能够不断地通过网络,获得过去不可能获得的情报资源。例如高清晰度的卫星图片、遥控炸弹的遥控装置、大型公共设施的图片等等。除此之外,防御困难的公共场所现在已经成为恐怖分子青睐的目标。
  事实上,一旦袭击行动进入倒计时,此类场所几乎没有任何能力防范第一波的攻击。
  近日连续发生的两起恐怖袭击中,无论是广场还是洛杉矶机场,都拥有大量的武装警力和相应的机动部队。此类单位却只能在事发后控制住事态。使用步枪射击美国洛杉矶机场的枪手,很快被赶来的警力制服,然而其造成的影响却非常恶劣。
  早在印度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恐怖分子已经对劫机兴趣不大,因为航空器成为被高度设防的目标。而商场、酒店、广场等目标的防护则相对较弱,尤其是攻击这些场所外围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同时现代的网络和社交工具已经可以迅速把商场中发生的事情传遍整个世界,这对于恐怖分子而言当然非常有利,因为他们能够更容易地传递出自己希望传递的信息,例如杀伤镜头和政治主张。
  笔者必须强调的是,恐怖分子的内心相信自己一切所作所为的正当性,即便是他们在进行残忍的杀戮和虐待,他们也认为这是实现自己“伟大目标”必须的过程。有些评论称恐怖分子相信他们在天堂会获得72个处女,这大约是实施自杀袭击者最后考虑的问题。
  恐怖组织的杀人者进行最残忍的斩首杀人时,内心会将之非人化。所以反恐专家发现,受过恐怖组织深度教育的成员,你很难通过人间的正常礼法使其改变初衷。因此在发生恐怖袭击前后,舆论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并非唤醒恐怖分子及其支持者内心的善意,而是让民众充分了解到自己所受到的客观威胁,以及理解为了对抗这种威胁而付出的公共代价。
其他文献
[南非]邁克尔·李 著 关成华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年7月出版  未来有两层含义:还未到来;终究会来。未来是不确定的,不确定,容易让人疑虑、担忧。这样的想法你我都有,甚至,现在也没变。不过,未来学家说,从前,先哲预知了现在;现在,我们也可以尝试解码未来。科学地预见未知的未来世界是可行的吗?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精确预见未来事件吗?究竟什么才是人类的未来?
小冯:  这年头给别人写信都没几个人,给自己写这种事,也就你蝎子拉屎独(毒)一份吧。用《甲方乙方》的小说原名说:《你不是一个俗人》。开个玩笑。片子终于拍出来了,19年心血,比两个抗战还长的一条路告一段落,我竟然没有像想的那样兴奋。现在,我很平静。也好,那索性就着冰箱里这几罐冰啤,跟自己说说话吧。  2002年大年初一,那晚上也像这样齁冷。帆子已经睡了,我和震云还在客厅侃。我给他念北岛的散文集《蓝房
看到有人骂出版商给改书名迎合市场,恕我眼拙看不出改前改后的高下,请注意这是一槽两吐,看不出作者那个的好,也看不出书商那个的坏;看不到作者傲娇的本钱,也看不出书商的卖点。  当年在副刊当编辑时,也可以说是懒,也可以说是“尊重作者”——当然主要是因为懒——极少改动作者的稿子。要是没有十足把握比原作者高明许多(原作者当然不会领情、认同),就绝不动人家稿子,恨不得错字都不改。  更有广为人知的先例,改他一
我曾在本专栏写过不止一次,“危机”由“危”和“机”二字组成,说明“危难”与“机遇”往往是一体两面。处理得不好是“危”,处理得好却往往伴随着“机”。这是从造词中凸显的中国人的重要智慧。  对于政治而言尤其如此。最近的日本大地震和随后的核辐射泄漏事故,又是一例。虽然菅直人政府的危机管理可谓劣评如潮,但当中也有乘时冒起的领袖——官房长官枝野幸南。他在危难中成为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网民更索性称他为“枝野首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连锁反应  1858年,在完成人生第一部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同時,马克思专门研究了中英的鸦片贸易史,为的是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出发,从欧洲外部来进行世界经济史的叙述。今天我们的许多观点参考自马克思的论断,而身处英国的他,更真切的感受,反而来自中国输掉战争后对欧洲的反作用。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巨额赔款、大量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和鸦片贸易所引起的
成功男人背后是否都有一个贤良德淑的女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份敢言、不畏权贵、为公众所信任的报纸背后,会有一位同样有风骨的老板。  今天我想说说《华盛顿邮报》以及它背后老板的故事。  《华盛顿邮报》是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之一,尤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越战、民权运动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社会动荡不安时,《华盛顿邮报》一直坚持做好本分,更在“五角大厦文件案”和“水门事件”中,不畏强权,坚持抽丝剥茧,将
在他打造出来的“沙发客”旅行模式中,每个人遵循的是最古老的人际交往法则,收获与奉献,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无关种族、身份与地位,平等而互助    除了在五星级酒店醉生梦死,或是在青年旅社睡上下铺,旅行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美国小伙子凯西芬顿(Casey Fenton)提供了一个答案:一起去睡陌生人家里的沙发吧。  1999年,21岁的凯西还是个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出生于小镇平凡家庭的他囊中羞涩,却从小就
竞选令“腐败合法化”  裹挟着美国政治体系的金钱潮继续上涨。2016年,候选人为竞选联邦政府职位花费了创纪录的64亿美元,同时院外活动集团成员花费31.5亿美元对华盛顿的联邦政府施加影响。这两项金额都是2000年的两倍。  那么,这些钱都买了什么?没有人认真想过美国代议制民主的质量在价值上翻了一番,它反而变得加倍腐败了吗?  美国对政治筹款一直保持一种比西方民主国家更为自由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
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与人笔战能把各种人骂得灰溜溜退避三舍了事。他能被谁欺负?还真有。  许广平先生就曾这样对鲁迅说:“因为你是先生,我多少让你些,如果是年龄相仿的对手,我不会这样的。”但“偶然也会例外,那是因为我不加检点地不知什么时候说了话,使他听到不以为然了”。出现这种情况,鲁迅会怎么样呢?“在白天,人事纷繁,和友朋来往,是毫不觉得,但到夜里,两人相对的时候,他就沉默,沉
企业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可以说凡是企业家能够像雨后春笋般的诞生,并茁壮成长的地方必定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特点是对企业家行为的文化认同以及政府职能被相对严格限制在它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且行为和管理规范,给企业家的诞生和成长留下广阔的空间,造就了肥田沃土。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不创新就难以发展的阶段,需要千千万万的企业家和创新者。故此,必须降低门槛,鼓励大众参与。大众的普遍参与,不仅可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