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实验的考查在历年高考中都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2006年福建省实行新课程后,又进一步加大了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但是我们的学生在这个部分往往是失分最多的。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一线老师高度重视、深刻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 态度 实验复习 有效性
  
  笔者认为,我们在思想上要重视化学实验的复习,认真分析当前复习安排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寻求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以下是我对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几点思考。
  一、态度决定成败,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
  美国作家罗曼·W·皮尔说:“态度决定一切。”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在态度上重视它。在化学实验复习中,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特别是教师,因为教师在教学中的意识、行为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在复习中只是随便照教材复习,这样会给学生在思想上觉得知识点并不重要,可有可无,听课效率也降低了很多,课后复习的时间也没了保障,遇到题目时也不会先好好地分析题目,只是随想而答。所以我们教师要在思想上先高度重视,对教材、材料进行精心的处理,特别是上课前要让学生觉得这堂课的知识点很重要,先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这样学生复习起来事半功倍。例如:在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前,先给学生一道简单的例题(见下面)让学生回答并讲解,同时给学生介绍:“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点考查常以这种类型的题例出现,一道题目分值是6分。”学生通过老师的介绍发现题目简单而且分值很大,便重视起来,相信接下来的一节课学生们都会提起劲来学习。
  例: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D)
  


  A.①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②收集NO气体
  C.③配制100mL0.10 mol·L-1盐酸
  D.④吸收NH3不会造成倒吸
  二、研读高考大纲,提高实验复习的针对性
  我觉得提高高中化学实验复习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对高考大纲进行深入研读,了解实验考查的力度及重难点,同时,还必须对近几年我省及其他新课程改革地区的高考试卷和省、市的模拟试卷进行研究,挖掘其中考查的内涵及信息,并进一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这样教师才能对实验考查的内容、难度、题型、重难点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例如化学基础知识是高考必考内容,题型主要以选择题、综合实验中的填空、简答的形式出现;内容以实验安全操作、仪器正确使用及用途、药品的存放、装置气密性检查和沉淀的洗涤为主;试题考查常以社会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热点为背景。例:2009年福建卷25题、江苏卷6、9、15题、山东卷30题、安徽卷9、27题、2010年福州市二检25题等。
  三、走进实验室,提高实验复习的有效性
  化学实验是学生直接获得化学知识的最好方法。上实验课对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高三化学复习内容多、课时紧、学校的实验条件、实验课容量较小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教师常会弱化学生动手实验复习的方法,更倾向于理论实验的复习,这样的复习效果收效甚微,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了学习的热情,复习起来反而是事倍功半。笔者觉得,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穿插一定量的实验课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我们怎样利用实验课进行有效的复习呢?
  高三实验课不能什么都复习,首先时间不允许,其次学生负担太重。我们的复习要有针对性,根据高考大纲安排一些对学生直观上有复习帮助的实验及一些有启发性的设计实验。笔者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课中重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复习。
  分析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我们会发现试题中很重视实验基础操作知识的考查。化学实验基础操作的主要知识点有:“药品的存放、取用及称量、仪器的洗涤及干燥、物质的溶解及加热、溶液的配制、沉淀的过滤、洗涤和干燥、仪器组装、气密性检查、实验安全问题”等。虽然这部分的知识点比较简单,但由于许多老师、学生忽略这部分内容,失分反而很大。
  我们在实验课上要重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复习,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己去动手,对一些学生平时最易忽视又看似简单的基本操作要及时纠正,对实验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也要反复强调,从而增强学生的重视意识并提高他们的实验基础操作技能。例如:装置气密性检查考點复习时,我们可以在实验课上先让学生组装不同气体制备的装置,同时向学生介绍气密性检查的原理及常用的方法,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装置气密性检查知识点的复习,对气体装置气密性检查类型的考查了然于胸。
  (二)实验课中重视实验仪器的复习,同时要引导学生挖掘仪器的功能。
  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进行实验的前提,要想正确选用仪器,就要对实验仪器的用途非常了解。但是我们很多学生实验基础能力比较差,很多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都不清楚,更别说利用相关的仪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了。所以在实验课上首先要将常用实验仪器摆在学生面前,并向学生介绍仪器的相关名称及使用方法,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进一步巩固仪器使用的基本知识点。
  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实验仪器不单单只考查基本用途,还经常会考查对于同一仪器或装置,通过一定的组合、改进或不同的操作,实现仪器装置功能的拓展。例如集气瓶在制取气体时做气体收集装置,也可以用来做气体的净化和干燥装置,还可以用来作尾气吸收装置,甚至可以做反应发生装置等。这样的考点我们可以在实验课上给学生提供实验的仪器及实验的方向,让学生通过对仪器的自行选用和组合,深入挖掘仪器隐藏的功能。这样通过实验不仅仅提高学生对仪器的掌控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实验课中重视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分析这几年的各地市高考卷及模拟试卷,我们发现在实验考查中加大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考查,例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25题的第(6)小题中Zn质量分数的计算,就要对实验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学生对这样的考点特别怕,得分率很低,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是觉得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学生对实验中的数据“不感冒”,压根就没有实验数据处理的意识。平时实验课中老师和学生更注重实验的现象,往往忽略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学生记忆中没有实验数据印象,更没有了实验数据处理的意识,所以涉及实验数据处理的相关题目便无从下手。我们要根据高考大纲上的要求,在实验课上设计一些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完成,同时引导他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思想上灌输实验数据处理的意识。
  例如: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制250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入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
  (C)在托盘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已润洗过的酸式滴定管中,调整液面并记下起始读数为V1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橙色为止,记下读数为V2mL。
  就此完成下列问题:
  问: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公式是。
  [分析]明确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需要烧碱的质量及样品的质量Wg(已知量),同时分析仪器测定量V1mL、V2mL和烧碱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用V1mL、V2mL代替烧碱的质量的方法。
  (4)实验课上重做典型实验,挖掘内涵。
  高考实验题有一大部分是对书本上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进行改进、创新。所以我觉得在高三实验复习中应对这些典型的实验重新再完成一遍。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实验基础,同时对这些实验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我觉得中学阶段代表性的实验有:⑴粗盐提纯、萃取与分液;⑵氧气、氢气、氯气、二氧化碳、乙酸乙酯等制取实验;⑶有关铝及铝的化合物性质的探究;(4)溶液的配制及酸碱中和滴定;(4)硫酸、硝酸等性质的探究等。
  实验课在高三实验复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其中充满了乐趣,也极富挑战性,学生从亲自参与实验中掌握化学知识,这样比直接从教科书中获得答案更有意义。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实验复习的效果,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我们老师要舍得花时间,有时还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实验,体会实验的内涵,这样复习起来才能够事半功倍。
  四、重视实验题讲解,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现在的实验考查中,一般题目设计得新颖、题目量很大,很多改装的仪器、装置的作用及优点隐蔽性强,学生看到题目往往不知所措。我们在讲解中一定要精讲,注重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正确解题呢?我觉得应该做好下列几点:①找出实验有用资料,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这个实验做什么、能得到什么结果。②分析各个仪器在试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例如哪些是反应装置,哪些是除杂装置,哪些是检验装置等。③对实验中存在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④对实验进行评价,分析实验的优缺点、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如果做好以上四点,就可以对实验题考点成竹在胸、稳操胜券。
  总而言之,我省于2006年实行新课程后,加大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在高考试卷中加大了实验考查的力度,目的是让我们重视实验的教学,重视学生化学实验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师要在依据高考大纲,立足于动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重视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通过归纳、对比、总结规律等复习方法,让学生的知识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以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高考考试说明编写组.2010年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其他文献
摘要:借新课程、新课标试行推广之契机,我们教师应回顾昨日,展望将来,正确透视、把握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教会学生掌握有趣的数学,为他们的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自己捕捉“灵感”的方法。  关键词:自主探索;自主研究;自主学习;创设情景;合作;引导    翻开各类教育报纸杂志,我们不难发现到处都在谈“新课程”,并极力提倡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课
期刊
摘要:语文课备课既要理解编者意图,又要理解作者意图。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分三个阶段安排,分别侧重一般语文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编者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这方面,笔者不想多说。作者的意图呢?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收编的课文都是佳作,的确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的范文,每篇的课前提示及课后的练习,是编者对课文精辟的评析及其教学的指导,作者意图点示其中。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却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分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个单元重点进行教学。按照新课改高考语文的要求。我个人结合教学实际,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三个单元的教学中,从文中所阐述的三个方面去进行。  关键词: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几点心得    众所周知,辽宁的高中课改精神早已深入我们每一名教学工作者的心田。在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过程中,我作为
期刊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研究,本文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另一方面从方法和措施上论述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反思、教研、观摩、培训。  关键词:专业成长;研究;途径    所谓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它包括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增强、人格魅力的提升、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一、以人为
期刊
摘要:语文是时代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与时俱进,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质疑环境;示范引路,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创设情景,扩大质疑空间;引导学生丰富知识,夯实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时代性;质疑方法    200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中,有两道题很值得我们思考。第1题考察读音的B选项中,“吐蕃(fān)”错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迪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就问题的设置、课堂提问的形式、课堂提问的调控策略等方面阐述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新知。  关键词:课堂提问;设计问题;形式;调控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艺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
期刊
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师生关系将产生新的特征。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由知识的输出者逐渐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教师由独立的劳动者逐渐转变为合作者。学生的自主学习者角色;学生的合作者角色;学生的研究者角色。  关键词:角色;合作;研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其直接影响是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
期刊
摘要: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智力发展与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在学习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亡羊补牢;初中数学;解题错误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由于初中生个体之间存在智力发展与学习方法上的差异,知识的接受能力上必然会有差异,在解题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正确的对待,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学习古人亡羊补牢。  一、要有承受错误的心理  有的教师
期刊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着一场极其重大的转变,专业设置从无序走向有序,课程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教学逐渐过渡到实践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青岛黄海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灵活的办学机制不断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对孩子在品德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在关注孩子学业的同时,别忘了品德习惯方面的培养,这也是家庭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家庭教育 做人 看法的转变 习惯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分重视。家长从幼儿园到大学一路关注到底,唯恐哪个环节不留神影响全局。因为如果考上重点高中,就相当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另一种是不屑于教育,发生在一些原本就对教育反感、又没吃过缺乏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