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源弯曲菌多重PCR检测方法建立及与其他方法比较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6S rRNA、ask、mapA和cstA基因为靶基因,基于软件设计引物,建立牛源弯曲菌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引物特异性、灵敏度的验证,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临床样品的检测效率比较,建立同时检测3种牛源致病弯曲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 表明:扩增的目的 条带处出现与预期大小相符的单一明亮条带,引物序列与NCBI的Primer-Blast库已有的菌株同源性均大于99%.应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牛养殖场、屠宰场的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使用传统平板分离法及现有报道的其他PCR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在1375份样品中,多重PCR检测方法、传统平板分离法及其他PCR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5.45%(75/1375)、4.87%(67/1375)和5.31%(73/1375),但3种方法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多重PCR方法与现有报道的PCR方法在DNA水平上的最低检测限:空肠弯曲菌分别为19.23、0.93 pg·μL-1,结肠弯曲菌分别为16.93、1.05 pg·μL-1,胎儿弯曲菌分别为14.37、0.23 pg·μL-1.多重PCR方法检测流程需1~2d,且可同时检测3种弯曲菌.而现有报道的PCR方法检测流程需1~2 d,还需制备不同体系分别验证,材料成本更高,传统平板分离法鉴定耗时更久,需5~7 d.这一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优势表现为操作方便、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能同时检测牛源弯曲菌常见种属,可满足牛源弯曲菌规模化检测的需求.
其他文献
河套灌区位于寒旱区的内蒙古河套平原,具有独特的农业土壤.尽管有关河套灌区农业土壤性质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缺乏对其整体特征的研究.通过文献综述与调查,探索河套灌区农业土壤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规律及其原因,旨在为增效土壤利用及制定土壤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河套灌区农业土壤起源于黄河改道产生的沉积层及其人工熟化,具有周期性的次生盐渍化特征,其pH值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但变化趋势稳定,氮磷含量较低、钾硫含量较高,养分分布不均衡,生产性能多样性,生态性能较弱但趋势稳定,土壤质量具有异质性
松墨天牛是松树上重要的蛀干类害虫,不仅啃食松树嫩枝及树皮,造成松树危害,还是世界各国严密防范的入侵生物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昆虫.为了寻求对松墨天牛高效环保的药剂,采用喷雾法,测定10%高效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并对植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高效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生物活性较95%高效氯氰菊酯原药、92%氯氰菊酯原药的生物活性高,毒力回归方程为y=3.27+1.84x,LC50为8.67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高效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
针对镉超标的土壤,在大豆—小麦轮作系统下研究了不同钝化剂、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效态镉钝化及作物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调理剂LC-L01、宁粮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钝化剂、宁粮矿物质钝化剂和钙镁磷肥可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在小麦季试验中,不同钝化剂处理小麦对镉累积量的差异较大,生物有机肥处理下小麦镉累积量最低;在2019年大豆季试验中,宁粮矿物质+有机质钝化剂处理大豆籽粒镉累积量最低,为0.047 mg/kg.大豆品种苏豆13、小麦品种扬麦20和扬麦27可作为镉低累积品种在镉轻度污染土壤中进行种植生产,研
针对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进行鱼类寄生碘泡虫的分类时需要手动测量各种参数以作为分类依据的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孢子虫参数提取方法,从而实现了孢子虫的分类操作.选取丑陋圆形、山东、野鲤、异形等4种碘泡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碘泡虫在显微镜下的图片样本进行形态学特征参数的计算,从而依据各类参数进行碘泡虫的区分.首先通过Canny边缘提取算法对单个碘泡虫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再对最外层边缘进行椭圆拟合,得到碘泡虫的偏移角度作为将碘泡虫摆正位置的依据,从而计算孢子的长宽与面积.摆正孢子位置后寻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笔者基于行业统计数据、问卷调研数据和典型案例资料,系统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从政府层面政策执行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沟通渠道、自身创业技能匮乏、对创业政策不够了解、创业层次较低等方面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难与需求,归纳了江苏农民工在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平台载体、能人带动、抱团合作、借力“互联网+”、自主创业等典型模式,并重点从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管理制度体系、改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氛围、健全培训体系、增强
基于企业生命力理论,构建家庭农场生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河南省257份家庭农场及199份非家庭农场调查数据,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计算样本的生命力综合得分,然后以所测算样本生命力得分为响应变量,构建计量模型,检验各契约关系人对家庭农场及非家庭农场生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农场与非家庭农场的生命力整体偏低,且家庭农场的生命力平均高于非家庭农场,经营类型为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生命力最强;与合作型关系人建立紧密的契约关系、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经营者、建立与优化债权契约关系、不断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对家庭农场
乡村振兴除了农村经济发展,还有生态宜居.采用空间核密度估计方法,利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2009—2017年农村居民点用地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都匀市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都匀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总体呈扩大趋势,但扩大幅度不明显;空间分布变化中密集区主要在东部地区、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其中原甘塘镇最突出;西南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稀疏.整体上看,都匀市农村居民点呈现“北部地区、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密,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疏”的分布趋势.针对都匀市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变化,在未来
传统的农业灌溉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为了节约水资源并提高农作物的灌溉精度,深入研究了现有的节水灌溉控制方法,提出了PID-LPF控制算法,从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电路设计和无线传感网络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上海市仓桥水晶梨园区的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仓桥水晶梨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传统灌溉系统的控制效率和生产效率,使水晶梨具有更好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研究成果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盆栽模拟淹水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仅秸秆泡田、覆盖、秸秆混施8 cm、秸秆混施16 cm、秸秆混施24 cm和秸秆混施30 cm共7个处理,研究在不同麦秸还田方式下,秸秆泡田耕作过程中0~60 h田面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OD)动态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混施还田处理下,上覆水总氮浓度、硝态氮浓度和COD总体呈下降趋势.仅秸秆泡田处理上覆水总氮、铵态氮、总磷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覆盖处理(P秸秆混施24 cm处理>秸秆混施16 cm处理>秸秆混施8 cm处理.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仅秸秆泡田处理和覆盖处理
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削弱长期连作障碍,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复种方式,综合分析稻田复种轮作系统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稻田CO2和CH4不同季节排放量趋势一致,均是晚稻>早稻>冬作物,而N2O排放与之相反.从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来看,CO2排放总量明显高于CH4、N2O排放总量.处理A(紫云英—早稻—晚稻)CO2排放总量最高,但N2O和CH4排放总量均最低,N2O和CH4排放总量最高的是处理C(油菜—早稻—晚稻).无论是冬季作物生长季、水稻生长季还是全年,3种温室气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