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yyqq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明: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对正在成长发展的孩子而言,兴趣更是他们从事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
  一个人的语文学习兴趣,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现象和语言魅力的敏感,对文字及其声音、韵律、意义的自由的美感体验,还有对这种体验的渴望。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或缘于一堂妙趣横生的语文课,或缘于对某位学识广博、讲课生动的语文老师的钦佩,等等。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一、优化课堂结构
  
  一堂好的语文课,往往会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展现语言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流连忘返、沉醉其中,体验收获和惊喜。
  1.渲染导语
  布鲁纳曾说过:“对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兴趣总是和情感息息相关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渲染导语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我在教学古诗词时,往往是先介绍作者,让学生对诗人或词人的身世、经历、在社会历史和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有所了解,从而自然而然地渴望学习其诗文。如讲《示儿》一课,我这样介绍陆游:“你们知道岳飞吗?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的事迹被人们千古传颂。岳飞之后又出了一位热爱祖国的大诗人陆游。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就被金人灭亡了。北宋的两代皇帝徽宗和钦宗被金人俘虏,钦宗的弟弟康王称帝后逃到临安(今杭州)并在那里建立了‘南宋’王朝,他就是宋高宗。宋高宗对人民的疾苦全然不顾,尽情地过着奢华的生活。但陆游胸中却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他时刻想着自己的祖国,时刻盼望着祖国统一。为此,他写下了九千多首诗词,还驰骋疆场,亲自参加了抗击金兵的战斗,至死不改其爱国情怀。陆游不愧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你们想看看他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的遗嘱吗?”这样,学生对陆游的敬佩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对陆游的作品,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组织课堂高潮
  讲课和写文章一样必须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平铺直叙只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每隔10分钟左右就会有所松弛。所以,要想让他们认真听课,必须在课的内容上下工夫,要不时地组织一个课堂学习的高潮。在讲读《“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文时,我通过组织集体朗读以及对课文的深入分析,已经让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题:正确理解慈祥的爱和严厉的爱。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有些分散,于是我就讲了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小学毕业时,我考了全班第一,妈妈高兴极了,专门为我做了一身新衣服,而父亲却说,别的学校学生最高分比我高出20多分,我到初中后行不行还不一定。当时我很不高兴。为了证明给父亲看,到初中后我发愤学习,终于考上了师范。“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他们议论纷纷,这个说:母亲非常疼爱我,善于鼓励我;那个说,父亲虽严厉,但他是怕我得意忘形,是警告我……我赶紧抓住此契机,总结了中心,效果很好。
  3.精心指导课内阅读
  一节语文课时间有限,课文大多篇幅较长,教师只有加以必要的点拨和适当的分析,学生才能正确体会、理解文章的含义。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倘若学生不体会到诗人乘兴而来却被置之门外的扫兴,就很难读出独特的语气,更无从体会其看到出墙而来的红杏时那种兴奋和喜悦。又如在教学阅读课文《梅花魂》时,学生第一遍读得平淡无奇。于是,我让学生仔细从字里行间寻找:梅花有什么特点?老人为什么喜欢梅花?然后,我再创设情境,讲述一个人离开故土的遗憾和伤感,学生进而体会到老华侨的思国、爱国之情。再次阅读课文时,他们的感情表达变得生动到位。
  
  二、增强作文教学的魅力
  
  当前的中小学生,大多怕写作文,因为他们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所以对作文失去了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千方百计增强作文教学的魅力。
  1.记录生活,课外练笔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水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小学生作文也不例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和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映入学生的眼帘和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至于每周两篇作文写什么、怎样写、写得长或短主要由学生自由选择。以我的经验,此举确实是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如一位女生写了一篇《预备铃响之后》的短文,准确、生动地描写了预备铃响后,老师不在时,同学们各忙各事、根本无心唱歌的场景;另一位同学星期天去工地,捕捉到了有人歧视民工的真实事例,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出了这些人的偏见,表达了对民工的同情。我选出一些好的文章在班会上朗读,激起了同学们更强的写作兴趣。
  2.与学生竞赛“下水文”
  常规的作文方式,是教师出题学生写,日久天长学生便会感到厌倦,于是写作文时就支差应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便自己动手写下水文,与学生展开同题作文比赛,此举果然能激发学生兴趣。当然,在进行此项训练前,我会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自己所写文章的质量,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课外阅读促兴趣
  阅读是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的重要路径,所以,我非常重视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注重从以下几方面组织课外阅读:(1)利用班上图书角、学校图书馆展开交换借阅,要求学生少而精、有选择地阅读,读完一本有一本的收获。(2)引导摘录和写笔记,还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3)重点指导名著、佳作阅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名著名段。每当学习这些内容时,我就趁机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原著尤其是儿童版的原著。比如在教学《小抄写员》之后,我就向学生推荐了《爱的教育》;在教学《厄运中的海伦》之后,向学生推荐了《海伦·凯勒的自传》,等等。这些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他们因而更加喜欢学习语文。
  (责 编 辛 欣)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船舶制造行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船舶的速度性能和隐声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喷水推进器是船舶制造行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其自身有效率高、振动小和噪声低等一系列的优点,日益受到专业人员的重视。对喷水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改进其某些参数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面,也是对其工作性能进行改良的原理基础。  关键词:喷水推进器;水动力性能;影响因素  一直以来喷水器
体积管是由管体、标准容积段、置换器、检测开关、阀和密封转换机构及控制系统等组成。由具有恒定横截面和已知容积管段组成的流量计量装置。位移器(活塞或球)在计量段内沿着一定方向运动,置换出流体体积。体积管两个检测开关之间的容积段称为标准容积段。按置换器形式,体积管可分为球式体积管和活塞式体积管。目前国内生产的球式体积管按照置换器及阀的不同分为一球一阀式和三球无阀式。  体积管作为液体流量检定装置的一种,
介绍了一种自动生产线上的使用的机械手,机械手采用PLC控制,由驱动系统、手指系统、手臂系统和控制系统四个部分组成,详细阐述了四个部分的设计方案,该机械手用于搬运或装卸零件
近年来,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渗入到学校。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仅靠个别谈心、家访等方式已收效甚微,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和紧迫感。在日常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习惯把自己内心的秘密面对面地向老师表达、倾诉。但他们又是天真、单纯、无邪的,心中有什么想法一定要通过某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来。于是,他们选择了作文这一表达思想情感的途径,一吐为快。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需要借助舞蹈的情况。一些声乐课和欣赏课如果能够把知识扩展到舞蹈领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概念教学,重在概括。我所说的“重在概括”是教师充分地让学生感知形成概念的具体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用语言表述出来,形成概念,有效地克服死记硬背概念的现象。教材上的概念性知识,往往以定义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这时,更需要教师站在思维分析的高度来研究和处理教材,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教育实施者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知识.而且要教他们
老子曰:“三十辐为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的孔洞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糅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这段话很巧妙地说明了“有”和“无”的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