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概述

来源 :中外食品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hofp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磺胺类药物残留问题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日趋严峻,不当使用后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富集,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害人的健康。本文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病原学情况、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以100例(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开展此项研究,并利用病原菌微生物进行检验,总结分析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患者粪便的微生物检出率最高,且沙门菌检出率较高,可利用血清学鉴定各类细化的病原菌。结论: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采用微生物检验方法,其可将患者病原菌的情况清晰反映,即病原菌菌株类型、菌株数量以及病毒血清类型,具有较强的辅助成效,可作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临床治疗的可靠数据。
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想有充分的保障,食品检测是关键性和必要性措施,因此必须要贯彻落实食品的检测工作。总的来说,食品检测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性、专业性以及复杂性,也正是由于此项工作具备这样的特点,因此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检测的结果造成影响。基于此,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针对影响食品检测结果的一系列因素展开深入的探究,从而提出有效的举措来解决这些影响因素,只有这样,食品检测的水平才能有充足的保障。本文全面探究并分析实施食品检测的过程当中,对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相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就目前来说,食品安全和食物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必须要引起重视。我们要知道,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是非常多的,每一个环节都很有可能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流通出来的食品一旦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不但会影响到食物的质量,还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司帕沙星(SPFX)是一种典型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剂,能够对革兰氏阳性菌、分枝杆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产生一定的抗菌效果,当前在治疗和预防兽医传染病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虽然司帕沙星能够对拓扑异构酶IV以及DNA旋转酶产生相应的抑制作用,避免微生物DNA的复制作用以及蛋白质的合成,进而达成杀菌的目的,但近年来司帕沙星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滥用情况,所残留的司帕沙星以及对其产生耐药性的细胞会降低食品品质,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当前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做好食品中司帕沙星的检测
目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洗涤方法下的样品进行阴离子洗涤剂残留量测定,建立餐饮具的洗涤方法。方法:模拟食堂就餐后的餐饮具,根据不同水温(40℃和冷水(室温25℃,同下)),采用浸泡和冲洗的方法,制备样品,参照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中的10.2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餐饮具中阴离子洗涤剂残留量。结果:40℃温水浸泡4次测定残留量结果均低于检出限,冷水浸泡4次、40℃温水冲洗、冷水冲洗3种方法测定残留量结果在检出限附近。结论:食堂可优先采用40℃温水浸
高效率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它是在传统液相色谱解析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气相色谱理论和高新技术而发展,具备了高速解析、高效率分离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同时有效进行高沸点的分析方法。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重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被食品药品检测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完成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检测,提高其质量,保障食品药品的安全。
在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食品生产行业近几年取得了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在频频出现,导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产生重大威胁。为了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以及流通秩序,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性,我国正在持续加大食品微生物检测力度,其中质控品属于确保检测结果有效性以及精准性的一个关键内容。基于此,文章便针对食品微生物检测中质控品的运用作出分析和探讨。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及经济的持续发展。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不仅需要政策法规的约束,同时也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作为技术基础,我国近年来食品检测技术正在高速发展,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重点讨论食品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升食rn品的生产质量。
目的:研究了8种植物挥发油成分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研究了百里香、丁香、冬青、姜、柠檬茶油、肉桂、香茅、尤加利8种植物来源挥发性成分抗真菌活性,真菌分别为敏感菌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唑类耐药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结果:8种天然产物均有抗真菌活性,且抗新生隐球菌的作用强于白念珠菌,其中丁香和肉桂对白念珠菌SC5314的作用效果较强,丁香、姜和肉桂对新生隐球菌H99的作用效果较强,普遍对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两种耐药真菌也均有一定活性。结论:8种天然产物均有抗真菌活性,而且对耐药性真菌
由于电子鼻技术和味觉传感器技术的进展,先进的电子鼻技术和电子舌技术也逐渐在食物测量中得到了进一步研发和应用。电子鼻技术由气敏传感器、信息数据处理与模式识别控制系统等主要功能元件所构成。而电子舌技术则是利用类脂膜作为味觉感应器,并以近似人的味觉感知方法测量味觉物质,从而为人们提供相关的数据。文章主要讲述了电子鼻技术和电子舌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并主要论述了它在食物新鲜度测定、水果成熟度评估和饮料、葡萄酒鉴定等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和趋势,并提出了在这种信息新技术实现过程中所必须克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