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

来源 :江苏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65岁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以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65岁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ALT与MS患病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91 889人纳入研究,MS患者30 555人,占33.25%.随着血清ALT水平的增加,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逐渐增加(x2值为45.47~1 177.10,P值均<0.05).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男性:与 ALT<13.9 U/L组相比,ALT在 13.9~17.9、18.0~23.4、23.5~40.0 U/L 组,患 MS 的 OR(95%CI)分别为 1.39(1.30~1.48)、1.83(1.72~1.95)、2.74(2.57~2.92);女性:与 ALT<13.0 U/L组相比,ALT在 13.0~16.9、17.0~21.9、22.0~40.0U/L组,患 MS 的OR(95%CJ)分别为 1.28(1.21~1.35)、1.51(1.43~1.60)和2.33(2.21~2.46).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男、女血清ALT水平与MS患病率均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值分别为0.77、0.46).结论 ≥65岁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ALT水平与MS及其组分相关,且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其他文献
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作为预防缺血性心肌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主要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临床医生仍不能准确把握其应用的时机以及适应证.本文就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SCD的发生情况以及ICD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强调ICD的正确及合理应用,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电图上可见形态特殊的巨大T波,因形如Niagara瀑布的马蹄形开口而得名为“Niagara瀑布样T波”.它的发生机制可能与交感风暴相关,早期识别并考虑脑出血意外的可能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1例心电图出现Niagara瀑布样T波的患者,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出血性脑梗死.
Wellens综合征是心肌梗死前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表现是胸前导联T波呈正负双向或近似对称性深倒置,并不伴有QRS波改变.该综合征是运动负荷试验的禁忌证,犯罪血管是左前降支.本文报告的1例在行平板运动试验的10 d前有胸痛发作病史,但当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均正常.运动试验中患者前间壁出现高耸T波时并未出现明显胸闷胸痛不适感,但医务人员根据临床经验判断此种类型T波属于急性心肌缺血样改变,遂及时终止运动试验并予恰当的紧急对症处理.数分钟后患者T波振幅逐渐减小并演变成典型Welle
隐匿性传导是指激动在心脏中或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中可以传导至足够深处,但又不能走完全程的一种传导受阻现象.隐匿性交界性早搏能使交界区产生新的不应期,对下一次心搏产生影响,使心电图表现复杂化.本文报告的1例患者由于同时存在交界区的前传和(或)逆传阻滞,未能激动心室和(或)心房,导致心电图无可见QRS-T波,易误诊为房室阻滞或房性早搏未下传,需要医生仔细甄别后做出正确判断.
目的 探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在砷化物As203诱导细胞自噬反应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As203刺激HepG2细胞后,蛋白质免疫印迹和逆转录PCR实验检测DAPK1、自噬标志性信号分子和DNA损伤调节自噬相关蛋白1(DRAM1)的表达水平及p53活化能力;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实验检测敲低DAPK1后p53的转录激活能力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DAPK1对As203诱导细胞自噬反应的影响.结果 As203刺激能诱导HepG2细胞中DAPK1表达;敲低DAPK1表达显著抑制了细胞自噬
目的 制备抗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其免疫反应特异性.方法 将ZIKV重组E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用50%聚乙二醇(PEG)融合,经过含有次黄嘌呤、氨基喋呤和胸腺嘧啶的培养基筛选出阳性克隆,采取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株.利用筛选到的单抗作为一抗,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免疫转印试验,鉴定单抗的反应特异性.结果 筛选出1株针对寨卡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命名为13E7-E9),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免
目的 探讨成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CVRFs)及其聚集性,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采用PPS抽样调查邳州市≥18岁成年居民,于2011-2019年进行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登记并核实MACEs事件(包括冠心病事件、脑卒中事件及其死亡).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和吸烟定义为CVRFs,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CVRFs及其聚
为充分展示2021年江苏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增进社会各界对中医药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学会、《江苏中医药》杂志、江苏中医药信息网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经各地各单位推荐、评选委员会初评、复评,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
期刊
本文报道1例胎龄34+6周早产儿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有明显家族史,因胎膜早破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2850 g.出生后心音低钝,心率65次/min,心电图提示2:1房室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右心室变异;排除常见继发原因,且无明显症状,因家属不积极治疗,未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患儿好转出院.新生儿起病的家族性房室阻滞比较少见,在根据其临床特点尽早诊断及治疗的同时,更应加强产前筛查,重在预防.
目的 通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评估新冠防控措施对淋病流行趋势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淋病的报告病例数,采用R语言进行自回归移动平均乘积季节(ARIMA)模型构建及验证,卡方检验分析疫情变化特征.结果 淋病AIRMA最适模型为ARIMA(0,1,1),(0,1,1)12.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淋病报告病例数较预测值分别减少59.67%、12.57%.新冠流行主要导致25~44岁年龄组、流动人口、非综合性医疗机构淋病报病数显著下降.结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性